我的2023年度观影报告
查看话题 >2023,I'm OK——我的年度观影总结
(PS:长文预警。今年分了三part,以下先是一年一度的废话+矫情时刻,正文下拉)
Part1:回顾
2023对我而言注定是意义重大的一年,因为在今年的6月份,我踏进了高考的考场,迎来那场等待十二年的,注定会改变我一生的考试。
走出考场的时候,除了如释重负,还有一股不知何来的迷茫和兴奋,一边想着刚刚考完的最后一科,似乎不难;一边却不知道何来的空虚,就结束了吗?三天原来这么快的吗?随之脑海里充满了疑虑:我的未来会好吗?大学会好吗?它是否像班主任口中的那般灿烂美好,自由无束?还是我压根考不上大学呢?
后来成绩出来,正常发挥,或许有点小失常,但有时就是得认清,“自己本就不是什么优秀的人”,那些去北上广的理想,也就只是理想,于我而言终究只存在于课后十分钟的侃侃而谈和白日梦中。
今年的9月份,我踏进了大学的大门,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
确实,接到录取通知和初次走进大学校门时是非常开心的,但是热情随着一天天无意义的琐碎杂事的消磨后,也不再富余,宿舍是唯一归宿,床是最亲密的陪伴。似乎相比大学而言,初高中的一切都值得怀念了,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考完后就都在六月的炽热中被蒸发,在蝉鸣声中被掩盖,听不到任何一点声音。人总是喜欢美化记忆,看到自己的头像,初中时某日下午拍到的紫色晚霞,想起来那些晚自习前的落日晚霞,坐在教室里,同学们谈论着未来的憧憬,仿佛整个世界都是梦幻且迷人,浪漫而美好。如今身在陌生的城市,周边都是陌生的人,客气但却疏离的关系,以及各种让人无语的人和事,没有了家人朋友在身边的日子,除了水平忽高忽低的课堂和源源不断的任务,陪伴我最多的,好像也只有电影了。
我大概是在2017年时开始系统的观看电影,粗算到现在也有快7年了吧,它陪伴了我一半的义务教育生涯,如今我想也会伴随我的整个大学生涯,日后至少也会伴随我的整个大半生,这点上,我坚信。
熟悉我的友邻应该很多都觉得,我的评分体系是比较“宽容”的,嗯……虽然我不这样认为,我只觉得我口味比较独特,或者说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吧,这可能是我改不了的性格了。所以今年也是一样,所有的作品都是完全个人主观性的选择,自然不乏一些争议之作。
因为复习高考,今年自春节档过后,这个账号有将近5个月的时间处于一个退瓣的状态,直到考完才恢复标记,下半年才活跃起来,虽然我以为下半年可以疯狂报复式观影,但是最后观影量还是创下历史新低,一年只看了166部,嗯,情有可原吧,我争取明年能恢复到曾经的巅峰的水平。虽然观影历史新低,我想我并没有错过今年的任何热门的影视作品,冷门的嘛·······其实我以前看的多时也不是很经常看,所以我想并不妨碍我写下这篇年度总结。
好了,已经说了很多废话了,现在赶快开始吧,今年依旧分为华语和外语。
Part2:年度观影总结
华语
就像我前文所说,我是乐观的,我对今年的华语电影挺满意,四星的给了不老少,或许是因为去年实在是太烂了吧···毕竟所谓“不怕货不行,就怕货比货”,今年选了十五部让我感触颇深的作品,他们构成了今年我大部分的影像世界。
(以下排序分先后)
华语年度十五佳
15.《温柔壳》

导演的首部电影长片,残酷刺痛的现实主义题材,值得肯定。
最后一席的位置其实反倒是纠结最久的,毕竟非常拔尖的作品有目共睹,但除此之外的一些还不错的电影也值得被看见,最后是在身为剧粉的《爱很美味》和本土化极其优秀的翻拍作《忠犬八公》以及这部之间纠结,最后选择这部的原因是导演初执导筒足够成熟的题材掌握能力以及演员精湛演技让人印象深刻,足够动人。
困境里自我保护的倔强;爱情里纯洁美好的相与;残酷现实下的接纳和担当;赋予了人物可信的女性光辉。”
“你是顽皮的孩子;你是担当的丈夫;你是家庭的脊梁;感谢你展现了残缺的美丽,感谢你通过演绎让我们相信了温柔的力量。”
以上是王子文和尹昉分获平遥电影节最佳演员时的颁奖词,她们值得,都是演技俱佳,值得期待的青年演员,希望这样的演员能够接到更多更好的剧本,而不是在烂俗套路的同质情节里打转。
14.《无名》

今年金鸡最大赢家,导演+男主+剪辑尽收囊中,同时成就梁朝伟成为了历史第一位三金男主。
又是一部可能颇具争议的电影,春节上映时就引起很大争论,我个人还是挺吃程耳这套的,即使12月重温发现有些情节其实没必要剪得那么碎,那么装,但还是喜欢他那套美学风格,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享受的,甚至在程耳电影人均面瘫的演员中,王一博也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差,不过他家粉丝的控评能力真可怕,吓死我了。
影片是导演影片风格一次更为成熟的尝试,在视听语言和作者表达上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影像画面唯美精致,非线性化叙事余味深远,在镜头运用,表演把控,场面调度,色调质感上做到了极致之美,展现出导演美学造诣和把控能力。”
以上是程耳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时的评委会评语。
13.《三大队》

华语电影里,今年最好的人物群像了。
电影改编自网易纪实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是2018年网易文学年度点击冠军,被网民“万人血书”求拍成电影。原著很短,推荐大家去看一看,看完之后最大感触就是,嗯,篇幅受限还是有很多能讲的没讲完整,可惜了。
咦,怎么又是陈思诚?这家伙,观众口碑奇差,但确实会赚钱,而且对观众想看什么非常敏感,操盘监制的片子出一部爆一部,他确实还是有点东西的,服气。
12.《野蛮人入侵》

在厦门旅行时看的,如今来看,是这趟旅行最有意义的一个决定。
21年的马来西亚电影,今年内地上映。以洪常秀的方式拍《谍影重重》,但我个人是不吃洪常秀那一套;《谍影重重》只看了一部,觉得没意思也就对续集没兴趣了,但导演用创意将两种类型,两种风格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或许可以简单的看作一个女性的重生之路?当然也可以深入的去探究所谓片名中“野蛮人”和“入侵”的意味,关于这方面,导演在豆瓣有写长评,挺值得看的。
11.《河边的错误》

余华同名小说改编,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原著的诡魅迷幻。
魏书钧今年上映了两部作品,另一部《永安镇故事集》也不错,我尤其“独自等待”,但那部总体还是一部抖机灵的作品,抖得还算不错,但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河边的错误》都更上一层。择日去拜读下原著。
票房拿了两亿还是三亿来着?这样来看朱一龙的票房号召力还行啊,这种片子从“好看”程度上来讲没比《永安镇故事集》高到哪去。
10.《年会不能停!》

先打个预防针,这不是今天唯一的大鹏,现在他在我心里已是质量的保证了。
去年年底刚好被安排了推文文案和排版,我也不知道我一没加部门二没加社团三不是班干这活咋还能落我头上,然后看完这部时立马就给催我交整理好的推文,无缝衔接的那种,大冷天的紧赶慢赶回学校整改,改到凌晨两点,共鸣真的拉满到爆啊。
我没有细查,但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部电影应该是和米未笑果单立人有深度合作,看过《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观众肯定会觉得这部电影很熟悉,因为它的文本结构就像一出大型sketch,加上导演剧组团队对其“电影部分”的润色,最后成就了一部sketch风格和电影相融比较成功的作品。
喜欢最后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改编,虽然挺扯淡的。
9.《命案》

郑保瑞继《智齿》后的又一力作。
我非常喜欢银河映像这个厂牌,香港电影最后的门面,一个自我表达和商业赚钱两不误的厂牌,理想和面包,它都要了。郑保瑞作为现在“硕果仅存”的还在拍片的银河映像的导演,忘掉他拍的垃圾西游记,他还是那个生猛如初的作者导演。
“命运”是银河永恒的主题,这部也不能例外。
希望有导演剪辑版,想看林家栋仰天长笑五分钟的痴狂戏份。
8.《涉过愤怒的海》

曹保平蛰伏四年的新作,黄渤+周迅的阵容和“十八岁以下谨慎选择观看”的宣传语确实拉满了期待值。用最简单的语言概述的就是:“披着《烈日灼心》外衣的《狗十三》。”
一种无解且绝望的亲子关系和社会关系。父女线拍的很好,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关键的基底:黄渤和周依然全片一场对戏都没有,但是父对女的压制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一个“愤怒”的父亲,一个活在这样父亲阴影下压抑的灵魂,娜娜眼中的老金才是她无法涉过那条愤怒的海,直到他上吊在海上的线杆,她才涉过那条海,只是这一切,只存在她的梦境中,一个被父权压抑的灵魂。
但是我并不是很喜欢电影的后半段,反转较为无力孱弱,且这个主题吗······也不是说不行,只是和我的预期不符,我或许还是更期待一部完全体的,周迅和黄渤斗法的片子。
哦对了,这片子还有一个删减的结尾,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比现在的强加的片尾字幕版要好很多。
7.《保你平安》

就这么说吧,看了三遍,今年看过最多遍的电影。
大鹏迄今商业化和个人表达结合最好的作品,完成度非常高,从一个农村草根出身,玩低俗黄色的段子手,凭着努力、气运与实力一步步做到今天的成就,从打擦边球的猥琐男士到如今实力稳健,有表达有追求的导演,这一串经历实在太让人佩服。
在我心中他已是现在华语电影市场最优秀的类型片导演,待会大家还会再见到他一次。
6.黄骥 大冢龙治导演影片
没什么特别好说的,就另外说一句
典礼是一晚的事情
但热爱电影,是一辈子的事情。”
5.《不虚此行》

这部开始都是私心五星的作品了,四星手松可能经常给,但五星就不一样了。
大致上可以算是一个治愈系拼盘吧,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讲生死的电影,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是导演刘伽茵任教十余年,将自己对创作的想法结晶集合,拍出了这部关于创作的电影。
4.《宇宙探索编辑部》

作为华语科幻片,不失为一次有意思的尝试。
今年热度颇高的华语作品,孔大山,王一通初出茅庐就备受瞩目了,金鸡真是瞎了眼,最佳导演首作不给这部给《毒舌大状》我也能接受,妈的竟然给《长空之王》。
表面上是探索宇宙的奥秘,里子还是对人心的挖掘。记得当时是扫完墓无缝衔接去看的,看完后就觉得“真好,药神后最好的华语电影。”当然现在回想那会儿是情绪激动,有失偏驳,这部当然还是有一些问题,但是我愿意为中国年轻的导演一点点力所能及的鼓励。
3.《热烈》

看完之后,更加坚定了,大鹏就是现在华语电影最优秀的类型片创作者,或许日后,他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电影创作者。
运动体育题材难拍,近十年几乎没有打动我的华语作品,街舞又算是相对小众的运动,双重buff下大鹏还能拍出一部如此到位的作品,我很佩服。
它并不是上述几部那种文艺调儿的电影,它就是那种“好看”到很简单的商业片,不需要带任何的包袱,不需要纠结任何技法,人物关系浅显易懂,只需要享受120分钟内电影带给你的快乐,就足够。
2.《流浪地球2》

比首部更加宏大,也更加优秀。
这部是看了两遍了的,让我意外的是,两遍竟然都没有“怎么还没完”的不耐烦,今年大于2个半小时的电影层出不穷,大多看的都让我很痛苦,此中不乏老马丁雷公这种顶级大导演,倒是郭帆做到了他们都没做到的,近3小时的观影顺畅无比,观感俱佳。
其实这部电影很大的现实意义,应该是给此后科幻题材的作品留下了足够的各工种人才,有了这些人才,行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更何况他们的成功我们有目共睹。
1.《梦的背后》

其实是18年的纪录片,恰巧今年和日版的《风雨云》一起出了支援,两部结合在一起看,对《风雨云》观感维持原状,但是这部幕后纪录片拍的实在是太好了,它不仅是一部纪录片,还是一个剧组的运行逻辑,更是一个中国导演的倔强和艺术追求。
真正爱电影的人或许才是最应该看的,一部电影的背后除了热爱和激情,更多是一地鸡毛和各种杂碎,这样来看,拍电影真的真的好累啊,怎么会有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一件如此消耗生命和灵魂的事情?所以他们才值得我们尊敬。
特别提及
以下是一些同样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考量没有选入的作品,它们同样值得瞩目。

应该是今年争议最大的电影了吧,虽然如此还是有一些很戳我的点,另外,周冬雨真是个好演员。

今年金鸡把女配给了黄米依,是它今年颁的最好的奖。

期待剧集第二季,近几年难得优秀的女性群像刻画。

今年那么多的翻拍,这部是最好的,而且好的很突出。

电影院看了两遍,有缺陷的地方,但还是值得鼓励,期待第二部。

就是那种俗套的好看,期待明年金像奖有所斩获。

张律回归母语创作的第二部,比起《漫长的告白》更喜欢这部,辛柏青很好,黄尧很灵。
外语
今年外语片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出手的大导不少,一部比一部的不喜欢(不是),今年的外语片水平相比去年总体一致,虽然有很多都只能线上观影,但好作品依然不少,日影格外突出,占比很高,而且几部我都非常喜欢。同样的,也是选了十五部。
(以下排名分先后)
外语年度十五佳
15.《银河护卫队3》

滚导带来了今年最好的终章,也算是给如今的MCU“风光大葬”了。
如今想来真是感慨,曾经的漫威死忠粉如今的粉转路,以前死忠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海王》第一部上映时我甚至希望它大扑特扑,即使它拍得不错,害那时真是太幼稚了·······不过如今两家倒是挺默契,携手电影越来越难看。
14.《留校联盟》

复古型治愈系电影,老派传统的东西当初为何流行?我想在于它确实有力量去打动人。
今年很大概率会写一篇奥斯卡预测,我是更偏爱希望这部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的,而不是基莲或库玻。
13.《铃芽之旅》

新海诚的新作,不仅入围了柏林主竞赛单元,票房也刷新了日影在内地的票房记录。
看了两遍,我个人认为这是新海诚的一次突破,虽然不是脱胎换骨的那种突破,而是在基于观众对于它普遍认知情况下的有限突破,突破自然指的就是跳脱出少男少女的爱情,去表达一个关于日本社会的创伤的故事;但他也没有完全丢弃掉观众熟悉的男女主相处模式,套路重复的情感联结,这些都是他的标签了。
12.《完美的日子》

欧洲顶级电影大师维姆·门德斯的新作,却是个日本电影,不仅打败《怪物》《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邪恶不存在》代表日本参加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竞选,而且也让役所广司一举拿下戛纳影帝,成为继柳乐优弥后的第二位日本戛纳影帝。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他有个很值得细细品味的多面性。
11.《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

花甲之年的阿汤哥,依然老骥伏枥。这也是今年少有的让我完全沉浸在观影中的院线电影。
由上世纪的老式谍照特工片衍变到如今契合智能时代的派头,碟中谍系列始终在与时俱进,不同于碟影重重的凌厉冷峻,亦不同007的落寞英式辉煌,该系列以阿汤哥为第一代名词,经历7部作品的沉淀,已在剧情和娱乐性上达成相当高的融合度,保证了独属于影院的绝对体验。期待明年第八部,也期待之后的续集。
还有就是,以实际呈现效果来看,其实跳崖实拍效果并不算特别好,用特效绝对可以完成的更好,但是可能阿汤哥就是喜欢这种有难度的挑战吧,谁让他是阿汤哥呢。
10.《芭比》

整个2023自然年绝对的热度之作,全球票房年冠,迄今唯一一部女导演年冠。
其实这部上映前我是相当怀疑的,百分百笃定是烂片的那种,没想到被实在的打脸了。
不过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点其实远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喜欢这部电影的美术设计,粉红泡泡的塑料感,既幼稚又有趣,看好拿下明年奥斯卡的最佳艺术指导(或许《可怜的东西》也会有竞争力,但这部现在也看不到,那就先押宝《芭比》)。
9.《惠子,凝视》

这种电影是我心中最好的那档励志片,它告诉我不一定要赢,不一定要活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教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哪怕会失败的比赛,也要竭尽全力。
8.《下一个素熙》

韩国的电影工业无疑是完整的,但今年韩影集体哑火,除了年底来的太迟的《首尔之春》,好像也就只有这部上了8分了。
今年的青龙奖,虽然好几个奖颁的都奇奇怪怪的,但是这部的最佳剧本最是实至名归的。它是一种常态,看完之后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卡在脖颈,吐不出来只能自己消化致使痛苦更加。
7.《鱼之子》

23年的最佳童话,献给每一个成年后的宫仔。
说是童话,观影过程却是悲伤的,其实这个“鱼”可以指代任何曾经的热爱,但是成年之后,好多的回忆似乎也都扔在抽屉的某个角落,不再想起。
正巧最近有在看《海女》,虽然抓海胆变成了抓章鱼,但能年玲奈还是和十年前一样,眼睛里有光。
6.《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

2023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感谢霉霉为2023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类型很难界定,说是或不是部电影都能商榷,我个人将其介于纪录片和贩售式DVD的某个中间值吧。看的时候自然是完美沉浸,不过看完后回味一下,这部和我看过的那些视频网站的那些经典演唱会,除了观看方式以外有什么区别吗?形式上好像也没特别的地方,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同的主角,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魅力。毕竟“演唱会电影”百分之90都是粉丝支持,偏向于一种粉丝宣传手段,如果哪年重映94红磡,谭咏麟大球场,03陶喆SP这些我必买票去影院支持。
这部就是去看霉霉的,全球影响力top级艺人,绝顶的个人魅力,推荐去看看一部关于她的纪录片——《美利坚女士》,看完之后更加感叹,霉霉不火简直天理不容。
5.《红色天空》

柏林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会大奖。
可以当成一部讽刺性极强的爱情小品,但我更宁愿将这部电影理解为一个剖解现代人心理的寓言故事,男主有无数次的机会打开自我,但是他始终封闭自己的内心,压制自己的愤怒,最后外显,伤害了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这也是一种自负吧。
4.《蜘蛛侠:纵横宇宙》

好像说工作量太大今年看不到续集了······想骂脏话了······
个人认为这部是优秀的承上启下作,绝对没砸第一部最佳动画长片的招牌。虽然明年奥斯卡碰上宫老爷子胜负未知,但是这绝对不是一部空有外表的电影,相反,我觉得故事很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3.《奥本海默》

诺兰蛰伏三年的新作,混了这么多年的诺兰已然成了当今电影界的金字招牌,现在电影市场无论华语外语都很难有数年如一日口碑票房都收获的导演了。
今年引进时出了不少风波,还好最后有幸电影院相见了,至于p了个睡衣啥的我个人还算能接受,环境就是这个环境,一时半会改不了,不过这睡衣p得还挺有质感的······
一部非常不“诺兰”的人物传记片,90%都是台词密集的文戏,所以这部给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正常,是那种工整的好,踏踏实实的好,可以类比前两年的《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虽然故事走向基本预料之内,但过程就是能让人聚精会神的观看;而不是《盗梦空间》那种“我去!原来还能这么玩”的好,甚至没有《敦刻尔克》里的反复切换的三线叙事,只是有条不紊的双线叙事,还特意做了黑白画面分辨。既然这样也没法避免“僵化”“老套”的批评,当然这种声音相对于褒奖还是较少的。
明年奥斯卡,诺兰差不多也该多年媳妇熬出头了,天时地利人和。
2.《灌篮高手》

我是没怎么看过《灌篮高手》动画的,这些年零零碎碎刷到一些也没深刻了解,观看之前大致去了解了一下人物关系和前情提要,没想到啊没想到,竟然可以缔造一部几乎可以不看原著也能这么棒的电影。
1.《坠楼死亡的剖析》

23年戛纳的金棕榈,也是我心中继19年后颁得最好的一届金棕榈,前两年的《悲情三角》和《钛》颁的什么玩意儿。
无疑问的,23年全球范围内都是最好的作品之一,过两个月上映时我一定要去电影院补一张票钱。
私心来讲,明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女主、原剧、剪辑我都希望是这部拿,当然这不现实,奥斯卡也不是我喜欢谁谁就能拿的······
特别提及:一些旧的影像

有一些老作品,也让我印象深刻。
《福尔摩斯二世》和《未麻的部屋》里令人叹为观止的创意和想象力;《榴莲飘飘》里熟悉的过去和陌生的现在;戛纳金棕榈《出租车司机》和威尼斯金狮《断背山》;让我深感“原来电影还能这样拍”的《用心棒》;芳华绝代的《胭脂扣》;璀璨一霎也好过庸碌无为的《千钧一发》;简单但却美好的《花与爱丽丝》。
Part3:结语
2023我的关键词是“接受”,接受生活里的不满不堪,接受新的环境和新的人,接受无法改变的大多数,我的2023就这样伴随着这么多的“接受”过去了,虽然这样无法控制的状态不一定带给我了什么伤害,它并不糟糕,所以我才会在标题里说到I'm ok,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在希望新的一年,我的关键词是“改变”,不是去说改变那些我无法触及的事物,只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以前想做却没做的事情,多看点书、去看陶吉吉和陈老师的演唱会、去旅游,如果有机会的话,去一场电影节,和友邻线下面基?总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丰富自己。
以前老是说要现实一点,要务实一点,现在在硬条件下也是如此,但是人就年轻一回,年轻人理想主义一点也没什么不好是吧?有些事总不能让它只存在于待办清单上,趁着可以承担犯错结果的时候尽情的试错,毕竟以后就很难有现在的精力了。
当然电影依然会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大部分时候我把它视为简单的娱乐怡情,但也有那些为霎那的影像魅力而倾倒的时刻,就像我说的,我是个乐观的人,新的一年,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新的一年,电影依旧相伴。
風•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第97届奥斯卡深度分析and预测 (77人喜欢)
- 2024年度观影总结|All Things Must Pass (53人喜欢)
- 2024年剧综总结,我的小荧幕十佳 (2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