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读书一览
迟到了几天的2023读书总结。和某平台一样摆烂了。
比起去年,读书的数量更少了。读书究竟对于我意味着什么呢?至少现在,我知道它是一个逃离现实的避风港。但应该还有更多吧。
每本书有一个一句话瞎扯+稍微长一些的胡言乱语。
————
可能因为其中的拆解重构和隐喻都是宗教相关的,所以现阶段的我并没有多被这些构思和设计打动到…另外一直把这本书当偏现实的小说来读,读到一半发现是魔幻现实,于是有点不知道该用什么姿态读下去。但是也还是读完了。读完了有点难受吧,跟去年《人生复本》给我的感觉差不多……
真的太美了。金爱烂真会写。散发着潮湿味道的腐烂,被圈住的人和停滞的生长。生活是牢笼是困境。全书最爱的是《那里是夜,这里有歌》,和题目一样诗意的美,全篇都浸在透明的夜色中。
另外,因为读的还算比较多的另一个韩国女作者是韩江,所以忍不住做一下对比。比起韩江,我个人觉得金爱烂更温和,更柔软。这里说的是金爱烂更有“人”情味,她写的故事更加专注于现实中的琐碎情感,从她的文字中便能感受到,她观察每一个个体,对每一个个体都抱有情感,或者说悲悯(包括对男人)。韩江则是更专注于自身的精神世界,笔下的人物大多超脱于现实,有种宗教式的直觉。与其说是真实的小人物故事,不如说是韩江将自己一部分的灵魂与精神寄托于他们,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探索。
人物的故事风格有些同质化,基本都是疏离的、聪慧的,但瑕不掩瑜,很好看。比较喜欢的一点是谭恩美很少去强调一些隐喻意味很浓的细节,而是选择不做解释地用一些特别的词汇,或者干脆轻描淡写过去,在三两行文字中总能读出一些被时间稀释、或者刻意放下的伤痛,这样反而使它们更惹眼了。
居然就这样读了第二本郭强生。这本里的文字本身已经够缠绵哀伤,滥用的逗号快把这种氛围搅拌至难以接受的粘稠,在小锺和姚的故事里,比起爱人的错过,更让我反复咀嚼的是姚在狠心的割舍,多年的布局,锲而不舍的追逐之后,一切依然在他眼前轰然倒塌。“我们都失败了。”到最后什么都不剩。
最喜欢、印象也最深的是《红花丛中》。“难道他能找到,无论明暗总是准确无误地坚守在那里的心灵深处的那个位置吗?/火光。它知道自己是火光吗?知道自己曾盘踞在红花之中把它们照亮了吗?”读到这两段时,几乎要落下泪来。孤身一人,却又铿锵有力。写下这一段文字的韩江,是否想起了那个“只祈祷不要失去这颗心”的自己?所以才会选择写作。哪怕这样写会加重晦涩也要写,哪怕这样写会让故事变得平淡也要写,哪怕不被理解最深刻的痛楚也要写。因为她就这样一行一行地写着,因为当她抬头时,总有一盏烛火也照亮她的脸。
第一本李碧华。这种文笔的天赋真是羡慕不来,一小行连着一小行,像流水一样顺畅。但过度强调命数反而削弱了那种宿命感,被推搡着走向定好的结局,其间似乎没太写过挣扎,甚至很多地方有一点点牵强的感觉……也可能是我的爱情呕吐症又犯了。
难说。读到第四章的时候甚至松了口气,在大量的有实验性意味的文字之后看到这么写实的文段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李渝太喜欢跨过故事,直接与读者对话,导致读的时候时而觉得有一只手在一层薄膜后来回挑逗,时而与一张细节清晰的脸面面相觑。 但是也还好。感觉现在的作品很多都非常私人,道理和故事都讲完了,文字变成作者的实验场。写一写吧,不放任自己去写,那谁还能流泻出这样的文字?总觉得很多作者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写的。
虽然没有很喜欢《金丝猿的故事》,但居然也连着读了第二本李渝。《待鹤》太打动人,整本最震撼的一刻,就是在觉察这一整篇故事都是克制又私密的爱人絮语的时候。隔着时间的长河,她盼望着与郭松棻再次相遇。
还注意到的一点是,李渝偶尔会有意无意写一些种族相关的情节。可以理解,放在那个时候,书里的配搭应该值得一写,但放在现在来看,这种带着神秘意味、故弄玄虚、不可张扬的强调,多少有些景观化的意味在。
文字很美。每个篇章都很短,跳跃但不凌乱,因为是互相连通的。不太了解背景知识,所以有些地方靠猜的,但也稀里糊涂地读下来了。总感觉其他文化里的爱是顺其自然的,是一种永远会回归的母题,没办法解释也不用去解释。我就总想给爱找一个起始的理由。
(2024.1.4:现在我也意识到了,对于我来说,爱可能真的没有一个明确的起始。爱的种子在我没有觉察时种下,萌出脆弱的芽,撩拨我的心。那之后的一切,都是爱的养分,滋养它,让它生长。)
不是一本尽善尽美的书,但是对于韩江来说,绝对算是掏心掏肺。总觉得韩江是那种会穿着深颜色的冷调大衣,坐在冬日的江边,望着江水出神的形象。这种融入了作家本人的作品经常可以打动我,因为这种文字总会有点失控,比起那种游刃有余的精巧故事,我更喜欢这种被作者信任的感觉。
人物写得很鲜活,张天翼肯定是个擅长观察人类的人。《纪念日》那篇实在是幽默,读的时候笑得死去活来,眼前浮现了很多人。总而言之可以读一读。
对现实里真的发生的事情,总觉得无力也没有没有权利评价。
同上。除此之外,一边感叹日本的厌女同样严重,一边又明白清水洁可以出版这两本书这件事,就让这份“同样”有了一些不同。
书名实在是太美,带着叹息、遗憾、释怀,欲言又止,所以在阅读之前,我对这本书抱有非常大的期待。应该是因为这个,我总觉得内里的故事没有预想中的好。描写得非常柔软,非常温柔,不乏一些精妙的巧思,能看出金草叶的想象力与思考。但貌似也就只有这些了。
肃穆的文字。留给24年的自己吧。
真的还能读完吗?实在是太难阅读。
等我换到付费卡了就会继续读的。
感情写得太细腻了。什么都思考,什么都介意,什么都放在心上。希望被读懂的心,渴求被共鸣的想法。不好读,但是绝对会读完的一本。
应该很快就会读完了。但是到现在依然没觉得有很大的惊喜。书名很好。
慢慢咀嚼。或许很多年后还会在翻阅吧。
————
24年想多读一些经典的作品,至少作为一个主线来进行吧。现在的阅读似乎没什么章法。虽然阅读不用有这些东西,但是我想给自己找一点出来。
-
LM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7 15: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