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楚庄王降服了郑伯,又击溃了晋国的军队。将军子重说话说的不合适。楚庄王回军的时候,路过了申国。申侯为楚庄王预备了饭食,但是一直到了中午楚庄王都没有吃。申侯害怕,就向楚庄王承认错误。楚庄王喟然叹息道:“我听说君主有才能,如果他再拥有军队的话,那他就能够成就王业。君主才能一般,如果他再拥有军队的话,那他就能成就霸业。君主没有什么才能,他的臣子还不如君主有才能,那他除了提桶跑路以外也没有别的结局了。现在天下明明有那么多贤明的人才都不能为我所用,我虽然活着,但是又有什么资格吃饭呢!”像楚庄王这样明明已经击溃了大国,降服了诸侯,仍然怕自己还有做的不到位的,时刻找自己的问题,希望得到贤明的人才来辅佐自己竟然王济了吃中午饭,这就是传说中的明君啊!
02
原文
楚庄王既服郑伯,败晋师,将军子重,三言而不当。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庄王喟然叹曰:“吾闻之,其君贤者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又有师者霸;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君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恐亡,且世不绝圣,国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战服大国义从诸侯,戚然忧恐圣知不在乎身,自惜不肖,思得贤佐,日中忘饭,可谓明君矣。
03
补
楚庄王:芈姓、熊氏、名吕,“春秋五霸”之一。这位爷是楚国非常有作为的国君,使楚国的势力范围扩大到黄河流域。他最知名的典故就是“一鸣惊人”。子重:芈姓、熊氏、名婴齐、字子重。他是楚庄王的弟弟,楚国的令尹。
04
感
查了好久好久,也没查到子重的“三言而不当”是什么。我说一下这个故事的背景吧。楚庄王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的敌人就是超级大国晋国。当时的晋楚争霸的主战场就是卫国郑国宋国陈国小诸侯国。就是说,如果晋国想要和楚国练练,那么晋国就会出兵倒向楚国的诸侯国,等待楚国前来救援。楚国如果想找晋国练练,也是这个套路。小诸侯国想要在晋楚之间夹缝求存,就只能不停的认爹。晋国来打就认晋国当爹,楚国来打就认楚国当爹。等到晋楚争霸出了个结果,谁是爹才能确定下来。晋楚争霸,已经拉扯了很多年,甚至很多代。楚庄王在此之前已经吃了好几次亏了。这次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使郑襄公肉袒牵羊投降自己。和准备充分的楚国相比,晋国内部连是否救援郑国都不能达成统一意见。终于,楚庄王在邲一举战胜了晋国,史称邲之战。此战奠定了楚庄王“春秋五霸”的地位。至于这个故事,呃,我只是觉得因为这样的事导致忘记吃饭就有点过分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