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变成六天的沈阳游乐
大雾,航班取消,延误一整天,晚上到沈阳,连夜泥炉烤肉。
第二天早上荡记荡记走去馅饼羊杂汤,羊杂汤可以无限续,继续走路去沈阳故宫,给沈阳带去一点你沪人民的非物质文化特产city walk,路上仿佛穿行在《白日焰火》场景,看到煤堆和大烟囱,穿过某小区,到大帅府,“广场”顿时有了景点的意思,继续向前走到沈阳故宫,游客变多,许多穿马面裙和清宫装的姑娘拍红墙雪景照,化妆好看,服装材质不行。
故宫左中右三路景观大不相同,确实是一个家族的兴盛史。站在大政殿看向十王亭,来时路过的那座大烟囱在远处。
天气预报十点有雪,离开故宫还没下。在故宫买美式28元,走去车站坐公交去北陵公园,公交等很久,等车时终于下雪。在车上看街景,到北陵公园雪越下越大,好看,没有从正门进,穿过大片松树,走进昭陵,肃杀清冷,联想到好几出京剧里探皇陵的感觉,不知道雪算不算大,问管理员,管理员把自己撑着的五彩伞给我,让我摆姿势给我拍照,“南方人去北方玩雪,北方人玩南方人”。
晚上西塔吃晚饭,等车时在北陵公园正门口遇见了陆续集合来铲雪的铲雪车,大震撼在东北雪属于要清运的干垃圾。
回酒店零点抢刘老根演出票,380抢不到,买480一张。
第三天早晨中街兑刘老根演出票,十点过一点到的,冷,门口有人排队,门售有少量180和680的票,网售没有。
取完票,有朋友在盛京龙城做漫展,去玩,路过瑞幸,瑞了美式一杯,9.9。参观商场,有上海豫园城隍庙加盖的感觉,不愧是沈阳,尽量减少露天时间,朋友说我是《重生之我在东北做二次元》。
东北Coser真是种族天赋,都好高,真漂亮。碰到有个Coser出坤坤,问能不能拍背影,Coser还摆了造型,沪友说“东北二次元都宠南方小土豆”。
再回到中街望了一眼,感觉充满了对王府井、南京路的想象,有点无趣,去铁西区,路上看到几座更大的大烟囱,冒白烟,查了是“第三热力供暖公司”。
工业博物馆休整中,占地面积巨大,外观看起来像沪上各种展览中心,担心里面到底会不会有意思。去旁边奉天工厂文创园,约等于空壳子厂房,有点无趣,但能玩雪。
走路去红梅文创园,完全是厂房改建吃喝小清新商业体,更无聊,立刻打车去工人村建筑群,几乎也只有建筑外观,遇到几个雪地打太极的爷爷,是附近居民,说这里已经几乎没人住,也没东西看,推荐我去大帅府故宫甚至某影视城。
打车再回中街,买五块钱麻酱味中街大果一根,站着看对面“中华巴洛克”建筑。中街老字号上海特味鸡排竟然一直在排队,本来还很想试试呢。
天黑,走去刘老根大舞台,亮起灯的大舞台外观热烈隆重富贵满溢,像一座巨大牌楼,正门口玻璃门内有画东北生活场景金色大屏风,观众需从边门绕行进入。
门厅迎宾就开始敲打弹唱,又是热烈的田间艺术之感。演出开始前,主持人和观众聊天互动,正式演出时全场不设主持人,演员歌舞之余承担报幕、介绍搭档、互动的职责,乐队也会加入表演,不停有演员跳出角色,以“代入”观众心理的视角与表演者对话,打趣、挖苦、揭穿、嘲弄表演者,或引导观众为表演者喝彩。整场演出没有一个节目是单纯的歌舞,都加糅了“小品”、杂技、逗趣,所有“冷场”的段落都能有招,没有一句话能掉地上,满座尽欢。是想让沪上演员都来留学的程度,戏曲史里学过的“百戏”“瓦肆勾栏”的现代化想象不过如此。
演出结束走路回酒店,听说了中街被跨年人流挤到水泄不通。
第四天,因为是元旦,辽博周一也开门,一大早就去了,寄存完外套和包,再坐电梯到顶楼,已经累了……真大,名不虚传,特展是齐白石,布展有些迎合一切以“出片”为先的打卡派,也感受到随便“举个例子”连旅顺博物馆都要甩出几张八大山人的技痒难耐。
看完齐白石,体力已经到了极限,在辽博食堂吃了鸡架和盒饭,难吃。
再返回三楼看古代辽宁展厅,好看,和精品罗列式的博物馆不同,辽博的古代辽宁展陈出辽沈大地的文明潮涌。但是看不动是真的看不动,博物馆离机场只有两站地铁,决定离开前再来一次。
看展的时候看到很多小朋友买了文创本子在不同展厅盖章集章,老阿姨梦回世博会,又觉得能有个活动能让对看文物不感兴趣的人也得到快乐,增加来博物馆的总人口也挺好……
出博物馆想先回酒店换厚衣服,晚上去夜市,下地铁一看导航离酒店两公里不到,还能沿河逛逛,真冻到不行了再打车就好了,发现只要不露肤直接吹风,好像真没有那么冷,立刻打车去老北市。老北市和长沙文和友之类的灯箱林立的小吃摊集合没什么不同,同质化程度太高,而且引导规划混乱,好多商铺也已经关了,还不如白天来看锡伯族家庙和皇寺,逛了几圈也没有见到所谓表演(当然本来也不很期待),决定打车回酒店,达成一条牛仔裤在沈阳的冬天零下闲逛的成就,震惊我的沈阳朋友。
回酒店试图打电话问洗浴中心要不要排队,连打两家电话都没能接通,在抖音搜了一下,人气高的某家排队两小时起,作罢。
原定在沈阳最后一天,本想早起快速通关一下大帅府,醒来想到行李还没理,翻身睡了个回笼觉,打包退房。
在前台寄存了行李,去附近小南天主教堂逛逛,吃了个可能有一斤重的煎饼果子。
穿过板桥巷就能到教堂,在完全想不到的地方竟然有一家咖啡店,一推门进去老板连连抱歉空调坏了,我说喝一杯热美式就走,而且昨天只穿了一条牛仔裤晚上去了北市,也不冷,老板震惊“我们本地人真来不了这个”,咖啡不好喝。
教堂正门口大门紧闭,没有任何标识指示入口在哪里,绕教堂走一圈,发现入口在某巷子里,门口三三两两站着一些游客,门口指示牌写下午开放时间是一点半。冰天雪地,虽然我是抗冻的南方人我不冷,但是零下的温度游客就这么露天站着,我不理解。看看隔壁尔滨,沈阳你可长点心吧!
教堂内部不开放,依旧只有建筑外观,回去拿行李再去辽博,看完所有古代辽宁部分,准备拉箱子走一公里左右去吃饭,发现还是天真了,积雪的人行道箱子根本拉不动,准备提前打车去机场,司机不给搬行李,说因为看起来箱子挺轻的觉得我应该搬得动,网上隔壁尔滨可不这样啊!
到机场,沈阳大雾,所有航班取消……来去都碰到大雾取消航班,是不由得反思可能是我有问题的程度。紧急申请停课一次,坐着大巴去酒店,航空公司安排是两人一间,可能少有女的单独出游(还是最晚一班飞机),一个人睡了一间家庭房,先是睡不着,后来也睡得不好,但早上起来奇怪感觉也不太累,这是不上班的奇效吗。
被早饭通知敲门叫起来,看到窗口街边的树上全是雾凇,坐大巴去机场的路上看到白雪覆盖的郊野,还是想说沈阳多谢款待。
虽然沈阳的建筑真的好大,去哪里都是狂走,我的腿显得更短了,大多数门真的很重,渺小的南方人如我推不动!酒店的浴袍直接拖地……
一个人玩,多了很多和陌生人对话的机会,不用担心同伴会不会没劲玩得好不好,没东西可玩的地方只要有心理活动,也有的是趣,真是“我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旅行。
最后我想说,这延误可真是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