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故事看人性的选择
偶然参加一个查经班,学习耶稣被捕的经文。耶稣被捕是一个关键性事件,这一事件最终导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这段耳熟能详的故事我很早就听说过,众人的讨论启发我关注耶稣被捕时众人的反应如何,然后我发现有三类人。
第一类人是犹大,他拥有自由选择的意志,最终选择了背叛。
马太福音26:14-16(CNVS):
14那时,十二门徒中的一个,就是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说:
15“如果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甚么呢?”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银子。
16从那时起,他就找机会把耶稣交给他们。
我们知道是犹大出卖耶稣。那么,耶稣是否知道犹大将会出卖自己?
答案是肯定的。耶稣是神,他预见到未来。
问题是,耶稣为什么明知犹大会背叛,仍然一直把犹大带在身边?
因为神给人以自由选择的意志,直到最后一刻,犹大仍有选择的权利。
他可以选择顺服神、也可以选择背叛真理。但最终他选择了背叛耶稣。
哪怕耶稣是神,也有遭人背叛的时候。这充分说明了人性的软弱和局限。

第二类人是众使徒,面临恐惧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逃跑,后来经受住恐惧的考验回归信仰。
马可福音14:50-52(CNVS):
50门徒都离开他逃跑了。
51有一个青年,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着耶稣。
52众人捉住他的时候, 他就丢掉麻布,赤身逃跑了。
人天性是软弱的,耶稣的众使徒,在遭遇大难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是逃跑,与你我并无二致。
真正的勇气并非不会恐惧,而是在经受恐惧后仍然选择回来,坚守信念,正如后来回归的众使徒。
腓立比书说work out your own salvaltion with fear and trembling.经受恐惧的考验是信仰的必经之路。

第三类人是彼得,从拔刀护主到三次不认主,最后羞愧悔改,成为信仰最坚定的圣人。
马太福音26:69-75(CNVS)
69彼得坐在外面的院子里,有一个婢女走过来对他说:“你也是和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
70彼得却当众否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甚么。”
71他出到门口,又有一个婢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人是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
72彼得再次否认,并且发誓说:“我不认识那个人。”
73过了一会儿,站在那里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和他们一伙的,因为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
74彼得就开始发誓,并且指着起誓说:“我不认识那个人!”立刻公鸡就叫了。
75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公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耶稣被捕时,彼得血气冲动,拔刀削掉一个士兵的耳朵。强如彼得,在耶稣被捕后的当夜也曾三次不认主。
最后一次否认后,公鸡开始啼叫,彼得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感到深深的悔恨和羞愧。
尽管他之前曾发誓愿意与耶稣同死,但在关键时刻,他没有能够坚定地站在耶稣身边。
即使是虔诚的信徒也可能在逆境中暂时失去勇气和坚定,重要的是能够认错悔改。
彼得经受了考验后信念坚如磐石,拥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最终成为基督教会的基石,罗马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就是纪念他的。

这三类人其实是同一种人,都是天性软弱容易摇摆的普通人,也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我们都拥有自由选择的意志,我们最终做出的不同选择决定了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人性的软弱是普遍的,但信仰和勇气可以在苦难中培养。
所谓得救是指因信称义,你的信念在多大的程度上是坚定的,并体现在行为选择上。
Wilson
20231202Sat
Madrid
PS.
北京时间每周日14:00-15:30组织线上读书会,主要分享领域是管理、心理学和历史。
欢迎有长期阅读和分享习惯的同学联系微信nihaohuawei并备注“周末精进读书会”。
© 本文版权归 Wilson Jia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