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以后,生活一地鸡毛。
欲望,它是出自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望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从人的角度讲是心理到身体的一种渴望、满足,它是一切动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
简单说,欲望=需求,根据强烈程度,又分为高欲望、低欲望这两种。高欲望的人具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强烈的追求和目标导向,而低欲望的人不过多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对事业、婚姻、情感方面更加顺其自然。
在高欲望状态下,每天都很忙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琐事,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做到极致,的确取得了他人羡慕的目光,但同时身体也开始频频亮起红灯,工作与生活陷入失衡状态,慢慢开始焦虑、暴躁、不安起来。
不久前,我离开了让我焦虑、暴躁、不安的地方,来到了一个新城市,开始追求低欲望的生活,开始断舍离,清退了无关的人和物,一下子多出来很多空间和时间,开始注重自身的舒适与淡然,减少了对外界的关注,追求独善其身。
简单的工作,让人际关系变得简简单单,没有太多的利益纠缠,大家相处的都很快乐,但同时低薪的收入影响到生活的取舍,不敢长途旅行,不敢生病,不敢社交,慢慢的变成了一个透明人,一个对别人没有丝毫用处的人。
低欲望的生活,慢慢地让我变成一个零社交、零输入、零支出的“三零”人员,越来越感到孤独与寂寞,越来越渴望拥抱、渴望被看见、渴望爱。
在低欲望状态下,活得很累,物质生活匮乏,精神世界也同样匮乏。我发现,低欲望的追求并没有给我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反而增加了重重负担,甚至有时候喘不过气来,我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低欲望真的有错吗?
后来,我发现不是高欲望有错,也不是低欲望有错,而是先后走向了欲望的两端,破坏了生态平衡。一味把低欲望当成了一切从“简”,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缺少了仪式感,思想上缺少了重视,行动上变得迟缓。一味把高欲望当成了事事精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做到自己最满意的程度,休息时间被严重压缩。
一地鸡毛的是生活,而不是欲望本身,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走向两个极端。
首先,正确认知自己的生活处境,全方位进行评估,哪些可以低需求,哪些是高需求,进行分类,计算自己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然后,高欲望和低欲望不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两个极端,他们之间是横向流动的,物质上的追求可以低欲望,精神上的追求就可以高欲望。
最后,正确控制自己的欲望,使它始终处于自己合理的控制范畴内,不要走向两个极端化,规避未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