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读书总结
2023 书单
《Lessons In Chemistry》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作为2023年一月份读书会主持人,想找一本人气高,易读性强,又主题鲜明的书。各大书单都有这一本女性主义题材的小说,于是买了有声书。
推荐指数:***
读后感:小说立意很好,结构也有阴线和起伏,但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过于玛丽苏。大女主身上的女性主义精神和特征仿佛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横空出世,十八般武艺与身俱来,缺乏真实性。可能高评分来自于对完美爱情充满期待和想象的年轻读者群。
《流俗地》:
为什么选这本书:茜茜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马来西亚才女作家黎紫书以身边好友人生故事为原型,细腻生动地呈现马来西亚锡城楼上楼几家普通人曲折的生活故事。很多细小的情节,意想不到的转折和风波,像一幅绵长的市井画,充满熟悉的气息。作者文笔非常细腻生动,很多比喻和描写透着张爱玲行文的灵气,但相较张的厌世和犀利,黎紫书的文字更为温暖和丰润。
“只要不在周末,一日中的这种时分,光阴总像特别黏稠,楼上楼里所有的生物都特别慵懒;蟑螂和老鼠都酣睡在不可及之处,连鬼魂也像被黏鼠板逮住,出不来活动。”
《乌合之众》
为什么选这本书:经典
推荐指数:*****
读后感:一个平庸之人因为是集体的一员而作恶。一个有道德感的人也可以因为是集体之中的一员而作恶。
《长安的荔枝》
为什么选这本书:西雅图文化沙龙一月份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马伯庸的新书。短小精悍,以古反今。职场的腐败,生活的逼迫,利益的博弈,功禄与遁世的选择,一个唐朝末年的故事,却尽是今天生活的困境和选择。很适合读书会大家一起读书讨论。
《Metaphysics Club》2021-2023
为什么选这本书:2021年VV推荐,一直读到2023才读完。
推荐指数:*****
读后感:美国实用主义奠基人的生平,思想,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的影响。读完后写了一篇很长的读后感,这就不赘述了。
《Invisible Women》
为什么选这本书:西雅图文化沙龙读书会二月份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用数字和研究掷地有声地控诉女性被掩盖和忽视的需求和权益。比如药品研发,工具设计,道路交通等都忽略了女性的需求,完全按照男性需求设计。再比如女性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家庭看护工作,都是无形和无薪的劳动。读完这本书,意识到一直忽略或习以为常的女性的需求以及男女的不平等。
《厌女》
为什么选这本书:西雅图文化沙龙读书会四月份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上野千鹤子的作品。从社会,历史,男性,母亲,女性朋友都多重角度讨论厌女的现象和原因。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是作者对女性对其他女性所具有的厌女现象的讨论。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以自己更像男性的一些特征来贬低和歧视其他女性。
《看不见的城市》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书会独有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成吉思汗和马可波罗关于城市的谈话。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但又都存在着。卡尔维诺将时空打乱,重新拼凑成一个个充满寓意的城市。若有若无,亦假亦真。
《树上的男爵》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完《看不见的城市后》,很想读这本。
推荐指数:*****
读后感: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一本书。书上的男爵是那个人敢于做自己的永远长不大的男孩。
《小说写作教程》
为什么选这本书:因为办剧本写作坊又把这本书翻出来仔细读了一遍。
推荐指数:****
读后感: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产生共情,获得身份认同感。而达到这一目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冲突和矛盾的设置,以及对情感的描写而不是陈述。对写作很有指导意义但对于随心所欲的我来说太过于功利和有目的性。
《过于喧嚣的孤独》
为什么选这本书:开车去rainier的路上,听喜马拉雅时的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赫拉巴尔人生中的最后一本书。彼时他被当局打压,作家身份和之前的荣誉都被摧毁。写完这本书,八十多岁的他从窗户跳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一本书。一个在废纸工作站的工人每天要处理几十吨当局运来的废纸,里面包括很多名著和艺术作品。他把那些好书和名画都拣选出来,藏在自己的小屋里,屋里都是书,连马桶上方都搁满了书。书籍让他孤独的世界过于喧哗。里面很多哲理金句,针砭时弊又鞭辟入里,非常喜欢。
《巴比代尔》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完《过于喧嚣的孤独》开始找作者其它作品
推荐指数:*****
读后感:赫拉巴尔另一本在捷克家喻户晓的书,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有怪诞,有温情,还有意想不到的魔幻主义色彩。
《Time Shelter》
为什么选这本书:VV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今年最喜欢的书之一。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老年痴呆症以及记忆所承载的无可比拟的人生意义。作者建造了一栋记忆的大楼,每一层是一个十年的记忆。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住进去的回忆越来越多,从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杀戮到东欧共产的荒谬和瓦崩,记忆不只是赋予个体意义,也赋予集体历史意义。没有记忆,我还是我吗?
《Big Little Man》
为什么选这本书:西雅图读书会五月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十岁和家人移民美国的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不留余地的解剖和坦陈,作为移民遭遇的种种困境和困惑,从家庭到学业到事业。从自我否定怀疑到肯定和接纳,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而作为我最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途径不在于你的肤色,阶层,收入,而是为社区为他人所做的努力的贡献。
《Stay True》
为什么选这本书:青青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成长的回忆录,真诚的文字,珍贵的友情。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
为什么选这本书:
推荐指数:*****
读后感:今年最喜欢的书之一。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想起马尔克斯。如果说百年孤独里奇艺的魔幻现实主义像野兽派狂野明朗的色彩和不拘于线条的构图直入人心,那赫拉巴尔的魔幻主义则更像莫奈或者德加的印象主义作品,明暗对比,远近的透视,含蓄但意味深长。主人公我毕生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餐馆。他最终用妻子以性命保住的一笔不义之财拥有了一个最特别的餐馆,并成为百万富翁。二战,杀戮,被流放,在这些真实荒诞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充满奇幻和悲剧色彩的小人物的一生跃然纸上。赫拉巴尔说,只有成为真正的隐姓埋名者,只有能够摆脱虚假的我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公民。
《Interior Chinatown》重听
为什么选这本书:背包徒步时选了一本手机里下载的图书听
推荐指数:*****
读后感:中国城,人生际遇和种族歧视交织裹挟,两百年里,华裔遭受到的驱逐,不公,和漠视,在作者诙谐的笔触里浮出水面。我们回顾历史,记住历史,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不让这一切再发生在我们的下一代。可惜,历史总是进退无常,我们这一代需要拧成一股绳,继续斗争。
《红拂夜奔》重读
为什么选这本书:在波士顿参观Paul Revere故居的时候,突然想起王小波的红拂夜奔,却左右想不起来任何细节,于是旅途中又读了一遍。
推荐指数:*****
读后感:隔了很多年,忘了王小波那损人不眨眼的贫嘴和浑厚的文学功力。李靖和红拂,王二和费尔马定理。李靖是隋唐的王二,王二是现代的李靖,时过境迁,知识分子的困境依旧是知识分子的困境。
《芯片战争》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书会八月份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广场协议对美国芯片产业的影响,光刻机的制造才是芯片大战的核心,硅谷七贤,爱达荷的土豆片,英特尔拒绝苹果的芯片业务,等等,读完这本书我一个文科生竟能读懂中芯国际芯片制造的新闻。
《最好金龟换酒》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书会六月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作者夫妇辞去光鲜亮丽的投行工作在南美旅游了大半年。最终还是没明白她从旅途中获得的感悟和意义到底是什么,但是读完更想去南美玩了。
《人类群星闪耀时》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书会三月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之前读过一遍,所以这次是听的。依旧很感慨历史的偶然性和故事主人公的坚持。读友说偶然从背后都有必然性。很有道理但又让人觉得悲观。在我看来,偶然性是让生命惊艳的火焰,是一种无限和可能。
《人生的智慧》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书会七月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我很爱叔本华,但这本书过于老生常谈。很多智慧的观点,如果十几岁的时候读会觉得醍醐灌顶。这把年纪再读,只觉得鸡汤太烫爱谁谁。喜欢书里阐述的反对民族之间战争和世界公民的观念。
《分成两半的子爵》
为什么选这本书:卡尔维诺三部曲第二部
推荐指数:*****
读后感:纯粹的坏和纯粹的好都很难存在。每个人都有两面,和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子爵。依旧很有想象力的一本书。
《Poverty By America》
为什么选这本书:VV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贷款制度,税收制度,福利制度的贪婪与腐败让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一直存在全世界最大数量的穷人,贫富差距在科技的推动下更加扩大。作者提出从税收改革,福利制度改革,教育投入等方面来抵制资本的剥削,解决贫困问题。我看行,但资本政治肯定下肯定寸步难行。
《Yellowface》
为什么选这本书:忘了哪里看到的推荐了
推荐指数:*****
读后感:出版界的勾心斗角,书里白女作者的自私,心机,和贪婪被Rebeca描写得淋漓尽致。行文流畅,还有床粉和小粉红这些当红炸子鸡,一气呵成,很有趣。
《影响力》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书会九月份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前人的经验,原价和现价的对比,集体的共同意志,是什么让我们掉坑?书里讨论的坑我都掉过,可见自己小市民贪小便宜爱走捷径随波逐流的愚昧无知。
《The Maniac》
为什么选这本书:VV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本年度最爱的书之一。作为读完《When we cea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后光速膜拜Labatut的迷妹,他的第二本书迫不及待地开读。这本书延续第一本的风格,依旧讲述大脑结构与常人不同的伟大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的故事。不同于上一本的是,这本书重点关注一位天才:数学家及计算机科学之父,约翰.冯.纽曼。角度很新颖,每一章以纽曼的老师,同学,家人,同事,朋友的身份来介绍纽曼在数学上无人企及的秉异天赋。读这本书之前正好看完电影《奥本海默》,于是电影和书里关于曼哈顿计划的部分又联系起来。最后几章主要讲纽曼在博弈论和机器学习理论上举足轻重的贡献,以及alpha go与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精彩绝伦的过招。读完这本书后没多久,chatgdp横空出世,惊叹这本书就是一部神谕。天才的世界离我这个凡人过于遥远,可天才的贡献和影响在我生活里无处不在。
《Babel》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完《Yellowface》后继续跟。
推荐指数:*****
读后感:R.F.Kuang大概是目前最才华横溢的华裔女作家了。有才华已经很难得了,还有情怀和责任感。以鸦片战争为背景,以翻译学为主线,将历史上的利益熏心,贪婪成性,残酷无情进行冷静而客观的揭露和控诉。开篇就被她宏伟的架构,熟稔老成的文风,精美的词汇而震撼。跟朋友们说R.F.Kuang以后很可能获诺贝尔奖。然而读至一半,理解VV说的铺叙过长和哈利波特即视感什么意思。读到最后,有些失望和失落。相对前30%的精心构架和精彩文风,后面故事情节过于单薄,故事结构逐渐疲软。无论如何,读博期间写出这部滔滔巨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为这位冉冉升起的华裔作家之星骄傲。
《Exercised: The Sci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Rest and Health》
为什么选这本书:为了顺利跑马看了作者关于跑步的视频,以及一这本书的推广。
推荐指数:*****
读后感:作为哈佛大学生物学和人类学教授,Danniel Lieberman是光脚跑步的倡导者。他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有理有据地阐述我们为什么要运动及应该怎么样运动。读完后立即推荐给开心爸爸,他读完后马上买了一双bare foot shoes,对脚没有任何支撑的鞋子。对于喜欢跑步和运动的朋友们很推荐这本书。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书会十月份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一个网红群体,一个边缘群体。一个将对生活与未来的期望,将理想与信念都丢弃在三和人才市场的一群打工人。他们来到三和,不知不觉就卷进三和的漩涡,成为打一天工玩三天,吃便宜的挂壁面,喝便宜的挂壁水,睡在游戏厅或街头的挂壁大神。作者客观地记录了一个特殊群体的日常生活和逐渐下沉的人生。最后一章讨论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一代农民工对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却并未获得相应的待遇和回报。对一代农民工的剥削造成了二代农民工的悲愤和反抗。而这种缺乏最基本社会体制和福利保障的反抗将他们的生活卷入一种悲哀的毫无希望和出口的困境。我们尊重三和大神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但更需要的是社会对三和人的关注和帮助。
《Outlive - the science and art of longevity 》
为什么选这本书:邻居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作者之前是癌症科手术医生,因有感于癌症治疗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治疗模式,开始研究第三代医学模式,及预防。一代指用手术等手段进行抢救性治疗,二代医疗使用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三代医疗模式则是从很早的阶段便开始通过对运动,饮食,情绪,和睡眠的关注而进行防范和预料。
《快手诗集-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书会读友借阅
推荐指数:****
读后感:下里巴人的阳春白雪。如同杜尚颠覆艺术的观点,一切的事物都可以是艺术,诗歌亦如此。在所有人都可以是诗人的世界里,每一个文字都诗意盎然。
《艺术的故事》
为什么选这本书:2028年没啃完的一本书
推荐指数:*****
读后感:艺术史经典书籍。名副其实。
《时间的玫瑰》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书会十一月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今年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汪国真曾说,是歌手文学的桂冠。时间的玫瑰讲诉了二十世纪西方九位伟人的诗人并探讨了其作品翻译。我有时候会写诗,但是一种自发状态下的写,不讲究结构也无所谓韵律。读这本书对诗歌所承载的文学性和历史意义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电影《时时刻刻》里,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诗人会死,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加幸福。” 我一直未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读完这本书好像懂了那么一点点。洞见真理的诗人在这个充满规训与惩罚的世界里只能以死来获得最终极的自由,而我们这些平庸度日者则顽冥的活着。
《The XX Brain》
为什么选这本书:公司读书会书籍
推荐指数:****
读后感:女性患老年痴呆症概率比男性大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竟然是激素,因为我们是XX染色体。作者从医学和生理学角度阐述了激素对大脑健康的作用和影响,并从女性生理机能和社会环境生存状态的角度探讨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内容有些冗长,但开卷有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自己身体更了解,才能让身体变得更强健。推荐给女性朋友们。
《赞美沉默》
为什么选这本书:豆瓣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如之前文章里的评价,我读过最好的关于移民生活,精神,心里状态描写刻画最深刻细腻的一本书。摘取一段作者20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感言:
“这种历史不尊重上一个时代的实物见证,不尊重那些建筑、那些成就,还有那些使得生活成为可能的温情。许多年后,我走过我成长的那座小镇的街道,目睹了镇上物、所、人之衰颓,而那些两鬓斑白、牙齿掉光的人依然继续着生活,唯恐失去对于过去的记忆。我有必要努力保存那种记忆,书写那里有过什么,找回人们赖以生活,并借此认知自我的那些时刻与故事。同样必要的还有写下那种种迫害与残酷行径——那些正是我们的统治者试图用自吹自擂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的。”
《那不勒斯四部曲》
为什么选这本书:读友推荐
推荐指数:****
读后感:一本现象级作品。作者自传体小说。从儿童时期到进入中老年,那不勒斯两个女孩的人生故事,一个社会的历史变迁。很带感的一本书,但很多地方过于冗长拖拉。
《The boys in the boat》
为什么选这本书:几个朋友同事推荐及电影刚上映
推荐指数:****
读后感:underdog华盛顿大学赛艇队获得1936年柏林奥运赛艇冠军队的故事。三十年代经济的萧条,来自小镇的Joe Rantz动荡窘迫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坚强的意志,女友的不离不弃,教练在技术和战略的磨练和精益求精,希特勒开始对犹太人的残害,如此多的电影元素终于让乔治布鲁尼十年后将这本书拍成了了一部电影。
《From whisper to a rallying cry - the killing of Vincent Chin and the trial that galvanized the Asian American movement》
为什么选这本书:2021年的圣诞礼物,我随手放书架竟忘得一干二净。2023年圣诞假期读完。
推荐指数:*****
读后感:年末读的今年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1982年6月15日,底特律,提前下班的Vincent Chin临时起意约了三位好友去夜店办他的单身派对。九天之后他将与未婚妻举行婚礼。在夜店与一对白男父子发生言语冲突,大打出手。跑掉的Vincent和朋友坐在麦当劳外面的石阶上,被追赶而来的父子用棒球猛烈的打击了七次。四天后,脑部严重受损的Vincent 去世。几个月后,法官Chalse Kaufman判定白人父子三年监外缓行,3700美金罚款。理由是二人无前科,属于过失杀人。八十年代的底特律,作为汽车城正经历着日本车冲击导致的大失业,很多曾经有着高收入体面工作的白人失去了工作,包括这场事故里的白人儿子。整座城市对日本人和亚裔的仇恨正直高点。Vincent惨遭毒手并非简单的过失杀人,那一次次致命的对准头部的棒击隐藏着对亚裔的仇恨。而法官的轻判也掀起了华人社区的众怒。以Helen Zia,Femg Yee,和Liza Chan为首的底特律华组织发起了一场长达六年的为Vincent伸张正义的亚裔平权运动。Vincent六岁的时候被养父母从中国领养,他的父母一辈子在地下室的干洗店辛苦劳作。母亲Lily Chin一年前刚刚失去丈夫,现在又失去儿子,痛不欲生。可她坚强的从痛苦中抽离出来,一次次上庭,一次次揭开结疤的伤口,勇敢的站在媒体和法官面前为自己的儿子,为正义二战。一次次的游行,控诉,上诉,第二次联邦法院判了罪犯二十五年监禁,以为终于昭雪。却不料对方律师继续上诉,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开庭审判,陪审团决定权罪犯无罪,维持原判。白人凶手残暴打死一位即将结婚的青年亚裔竟然一天牢未进。最终的审判结果太令人失望和心寒,但Vincent的案例对后来的平权运动和法律制定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次案例开启了亚裔平权运动的篇章,也推动了仇恨犯罪法的形成和发展。读史使人民智,平权之路坎坷崎岖,起伏跌宕,作为亚裔,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瓦戈医生》
为什么选这本书:《时间的玫瑰》里多次提到帕斯捷尔纳克因这部长篇小说获得诺奖的书里最后的二十五首诗。
推荐指数:****
读后感:以1900-1950期间俄国经历的几次革命和社会变革为社会背景,讲述医生日瓦戈及其家人,恋人,朋友们的命运。用日瓦戈医生极其家人,恋人,朋友们的人生遭遇描绘二十世纪初俄国发生的重大变革。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临时政府上台,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日瓦戈一次次被抓去前线做军医,随军一路目睹城市被摧毁,乡村被掠夺,红军和白军死伤无数。妻子冬妮娅和家人被放逐国外,情人拉拉参加完他的葬礼后失踪,拉拉的丈夫激进的革命青年开枪自杀,日瓦戈再经历了种种迫害,逃离,穷困,和病痛后终于又可以回到医院做一名在职医生。就在他第一天去医院上班的途中,心脏病发作死亡。最初看了一点电影介绍以为是三角恋爱情片,读完发现是一部俄国五十年的悲惨历史。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作者刻意用散文和诗歌的浪漫情调进行叙事,整个行文过于文邹邹,所有对话都是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在交谈的感觉,优美,哲理,但太过飘散。最后终于读到了广为传颂的二十五首诗,却异常失望。翻译为了押韵和工整,几乎翻译成了七言,读起来像打油诗,缺乏一种诗歌本身妖娆和妩媚的美。这本书由于作者对非理性的战争及后期荒谬政治经济政策导致的人民悲惨生活的无情揭露和描写,虽然1956年完成,但在俄国很多年一直作为禁书,1957年才在意大利出版,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Free Wold》25% 需要跨年读完
2023 年登山记录:
Cable line
granite mountain
mailbox peak
camp muir
mountain rainier
enchantments
enchanted valley
mount Washington
pct:white pass to mt adams
mt baker
cashmere mountain
Guye peak and Snoqualmie mountain
跑步:
布鲁克林半马
super 10k obstacle race
Seattle half marathon
Honolulu full mara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