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失去的,得到的。
若每天都是新鲜和未知的,时间就会变得充实且充满期盼吗?
可为什么小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感觉要等很久很久才能盼到过年,工作后却觉得使时间飞速,日历一页页飞速翻过,不知不觉间年末已然悄然而至。。。
年初突然被病毒打倒,失去健康的打击彷佛一棍子挥过来正中后脑勺,整个人脑袋嗡嗡响,眼前冒金星。不到一周的时间,全家人以及认识的大部分朋友全部都病倒了,青岛几乎处于空城的状态。“病来如山倒“的形容太贴切了,前一天还兴高采烈的去吃高空景观早餐,晚上回家体温就飙升到39度了。平时精力满满的却连用电饭煲煮个粥都觉得好辛苦呢。几天后明明症状都消失了,却持续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都时不时觉得胸闷气短。。。
再好的同理心,也比不过一次亲身经历更能理解相同处境下他人的感受。当我浑身酸痛,每一次活动都忍住不哼唧出声的时候,理解了一些老年人每次站起坐下时发出的”哎呦哎呦“的叫嚷;当站着超过半小时就感觉头晕眼花需要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懂得了体力不支时脆弱的感受。
九月姥姥离开了,失去亲人的伤痛是漫长且持续的,看似日常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却感觉什么都好像变了。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姥姥一生圆满没有什么太大遗憾,我明白在八十六岁的高龄安详的离开是“喜丧“,还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会感到悲伤:在吃辣椒炒肉的时候,想起姥姥年轻离开家乡长沙再没有回去过,却一生没有改变吃辣椒习惯。在吃到豆沙馅月饼的时候,想起这是姥姥喜欢的口味。经历过的朋友发来信息“至亲的离去,是一时的暴雨,也是一生的潮湿“。
见过太多聚散离合的姥爷说“花开就会有花落,开的开盛,走的走好。“前半生多是经历新知和相聚,后半生越来越多体味怀旧和离别,是大多数人一生的历程。
遇到难过的事就眺望未来,拖长时间线后发现当下的烦恼或许可以不那么困扰自己。生死离别的痛很扎心,可在时间的长河里,人生再长不过百余年的时间而已,让相聚相伴的时光好好度过,是对“终有一别”最好的治愈。
回想自己和姥姥的相处虽一直伴有争吵,但爱和陪伴从没有缺席。给她买了电子书并时常按照她提出的阅读清单更新,和她一起学习了国际象棋边吃零食边下棋,帮她给莫斯科动力学院写信并要到了她丢失的毕业大合照电子版。。。相伴的经历构成的回忆将陪伴我之后的岁月。朋友提到童年时父母把好吃的留给客人不舍得给自己吃的委屈,把时间拉长回看,或许当父母在做“好客“还是”宠爱“孩子的选择时内心已承受了巨大的煎熬,委屈依然会存在,却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刺痛自己。还可以把时间拉长向前看,对于无法改变的过去最好的放下,就是把握好自己能控制的未来,宠爱自己,宠爱自己爱的人,也是一种对曾经伤痛的治愈。
遇到开心的事就关注当下,是将喜悦的瞬间拖长的妙招。大龄学琴进步很慢,可每一次练琴感受到的放松却可以将喜悦感持续很久。朋友的老公彩票中了个小奖,为了庆祝她请大家喝奶茶,欢声笑语间每个人都真实感受到了“分享幸运,喜悦翻倍”。到熟悉的餐厅吃饭,如朋友般亲切的工作人员送一份甜品,一整天都是甜甜的感觉。
花开时只关注开盛就好,自会有赏花的慧眼和纷飞的蝴蝶被吸引来。想做一件事就着手去做,神奇的缘分会伴随发生。英国上学的时候想练琴,莫名就和退休的音乐治疗师老奶奶做了邻居,一次学校活动认识了掌管琴房钥匙的保洁大叔,没人用琴时帮我开门练习,更巧的是认识了即将换学校读研的同学,直接把他的电子琴送给了我。现在正式开始学琴,在小红书上认识了同样大龄学琴的北大毕业学霸,跟着她一起认识了很多分享琴谱和练习经验的可爱的网友。
有得有失是人生常态,释怀失去的,珍惜得到的,可以让无法改变的时间和经历变得更通达一些。想做的事就勇敢开始,不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幸福感就会更多一些。想哭的时候就畅快的哭一场,然后擦掉眼泪,笑着面对接下来的每一天。
D @青岛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