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竹编艺术的台湾年轻艺术家范承宗
我们一直在讨论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一位年轻的台湾艺术家范承宗,显然已经找到了他的答案,他采用中国传统竹编艺术创作的一系列大型装置作品,完美的将传统工艺扩展成了新的城市艺术,大家如果还没看过他的作品,可以赶紧看过来。

Cheng-Tsung Feng 范承宗
考工记工作室
《考工记-春秋战国时期,现存最早的手工技术书籍》《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鱼筌以竹藤手工制作而成的古老捕鱼工具,在许多族群的文化中都有这样的器物。通过收集与研究来自各族群的鱼筌后,能看见它们在造形和尺寸间的差异不 小,进一步探讨造成变化的因素,发现造形和尺寸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在环境中容易取得的材料,企图要抓取的猎物,所设置的环境,以及各族群的审美等等。


从传统学创造
身体里住着老灵魂的年轻创作者,着迷于挖掘隐藏在传统器之上,以时间凝结变成的智慧。不舍这些无形资产将随便一件一同逝去,致力以设计继承,从传统,学创造。

筌屋Fish Trap House日月潭伊达邵码头
Sun Moon Lake, Ita Thao向邵族长老学习制作鱼筌(放置于河流中捕鱼的竹制陷阱),将鱼筌的制作方法用作一件装置艺术的创作,通过工作坊活动,与二十多位游客共同制作, 此我们不抓鱼,要用它来捕捉人们的关注与脚步,驻足片刻,静静欣赏日月潭与邵族传统文化的美好。





海胆是澎湖常见的海生动物,模样可爱,看起来是静止的,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活动着,我想以竹藤材质和传统鹰架构筑方式来诠释它,海风则是赋予它灵魂的 关键。
在每格结构间装设了很多金属片,它们会因海风吹袭而摇曳,旋转,除了发出声响之外,同时不断反映着草地的绿色,天空的蓝色和夕阳的金黄,看见它的 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样貌,它像是个活着的大型生物在海边驻足,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活着,动着。








陷阱 Trap


那么他最近还在忙碌一个新的装置作品,来看看工作现场......



筑巢计画 II 青背山雀,范承宗
来自山林间的青背山雀,是栖息于中高海拔山区的台湾特有亚种雀鸟,因黄绿色的旁边羽毛而得名青背山雀,在日月潭也能见到它们。在每年春天,青背山雀会 寻觅岩壁缝隙与树洞作为巢位,以苔藓,松萝,兽毛,树皮,枝叶等材料编织成碗状的巢窝。



台湾艺术家范承宗的筑巢计画,向自然里的动物建筑师学习筑巢,这次他在日月潭的创作关注着青背山雀的筑巢方式,将其筑巢的流程与方法,以人类的木绳构造技艺诠释,在伊达邵码头为登岸的旅人筑起一座小歇片刻的巢。





为百年历史的新竹州图书馆所创作的空间装置作品,他所关注的替代是中式线装,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手工书装帧方法。
范承宗将其安装帧技术自平面变形建立体,成为数千本浪形书册单元,他欲唤起一把磅礡的书海 ,涌进沉睡已久的馆舍中。

在为期半年的预定结束后,作品将被细心拆解,回到几本书册的模样,并在封面手工随机印上创作幕后的图稿与编号,这些书册将随有人一起放在馆舍, 前往各地开始承载起各种故事,一如百多年在此更迭轮转的人书历史。


Dragon Palace (2020) by Cheng Tsung F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