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写怎样的,学术人生故事
美国南方11月的阳光应该很灿烂吧,最起码那束金黄打在她身上,比首尔温暖。不过那一刻她可能也在怀念故乡的初雪,想着如果有热气腾腾的部队火锅来庆祝,就再好不过了。她是我未曾谋面的韩国姑娘H,但是我听朋友讲起这段故事,但是每个场景却好似自己亲眼见过。
H从韩国名校毕业,来美国读博士,去了专业排名不错的学校,进了大牛的组。本来一切理应顺遂,但是博二那年大牛深陷丑闻,被学校辞退,她和同门流浪到了其它老师那里。学院正处危机,无心照顾博士生;新导师方向不契合,且分到每个人身上的精力有限;然后就是疫情,一切停摆。好在和同学们互相扶持照顾,写完了毕业论文。风雨漂泊的博士生涯,在学术市场寒气逼人之际,终于要迎来句号。
她没有发表,很难找到工作。彼时的男友已经在科技行业稳定下来,他们打算结婚。未来的公婆从韩国过来,探望儿子加“考察“她。H在忙着毕业诸事宜外,照顾公婆的起居出行。未来的公婆觉得她博士毕业连份工作都找不到,何必折腾,安心做家庭主妇,照顾丈夫和以后生养小孩。这虽然不是结婚的前提条件,但是韩国文化里长辈的念叨,总不能当耳旁风,最起码得毕恭毕敬地回应。当然,韩国就业市场之残酷,工作文化之严苛,也让他们俩除了留在美国,很难另作他选。
好在学院一位老师伸出援手,留她在研究中心做一年研究员,也就是博后。她在那一年几乎没有去过家和办公室之外的地方,写了5篇论文(包括博士论文改小论文),发了1篇。剩下的有一篇做得很好,但是还没发出来,就业市场就不认。再上job market,H去了北方一所学校,和丈夫隔了半个美国,但是好歹,有点底气拒绝公婆的要求。
她蛮感激聘用她的学校,踏踏实实工作,剩下的4篇论文陆续出来了。她没想着很快跳槽,但是意外的是,一年后,她丈夫所在州有个我们领域的名校,要招助理教授,方向和她极其契合。她用那篇做得蛮好的,目前在顶刊R&R的文章当job market paper。成果数量质量都有竞争力,方向又很匹配,对方学校直接省略了线上面试,邀请她和另外两个候选人来校园考察。她最后拿到了这个offer。
对于学者而言,故事到这里当然没有结束,未来也会是“越过山丘”,还有更多难关。但是对于一个移民、女性、博士,那段“青泥何盤盤”的路,已经走过了。一步步都是“惊险的一跃”,但是好在该留下的人终会留下。
-
山鸟山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06 08:20:01
-
B612的喵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24 15:50:04
-
B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24 09:31:35
-
万水千山皮皮虾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23 22:53:07
-
豆友188717984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23 22:50:37
秦革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听与说:站在东西方社会规范之间 (23人喜欢)
- 我不是大女主,在越过山丘之前 (29人喜欢)
- 美国大四学生的“求职季” (22人喜欢)
- 心理咨询等候室:我们不说话 (15人喜欢)
- 暴雨倾盆,覆巢之下 (25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