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衣食住行之-行
1、90年代的乡村道路(纯泥路、下雨 下雪天 泥泞坑洼经常滑倒,骑车的都得下车推行,)

当然我们家没有牛,小时候会牵着养

幼儿园时候经常早上路上都是打滑的冰,中午就变成泥泞不堪的这样

幼儿园-小学2年级时候走亲戚,是真的走个把小时到隔壁县

去外婆家都是坐船,5毛钱,口袋掏出各种分币角币,带自行车的贵些

我一般都是车丢在对岸,走过去两户人家就是外婆家
2、95年代的乡村道路(石子路,受益于新长铁路沿线施工需要保证工程-拖拉机等行驶,乡村各级道路同步实现了道路升级)

类似这种,没有这么粗大,跟铁路上碎石一样大小一致相对平整,走路有些搁脚,但下雨不怕滑

石子路上坐在28大杠车上屁股疼

3、1998年左右再后来是水泥路

85-90年代是学生最多的时候,我们都有了自行车,每天窜在乡村各条路上

旧的28大杠逐渐被淘汰,我一直骑到高中毕业,主要是轮子大跑的快。

条件差点就是拿家里的28这么练


凤凰各种美观的自行车

小时候个子矮,跟小伙伴出去玩都得练习跳车上后座,摔地刮腿家常便饭

老人们也开始升级三轮车,走亲访友或者田地干活,我头一次偷骑外婆的车我还歪掉进沟里了
4、2001年左右,水泥路已经非常普遍了,上高中乡镇企业的涌起人们都要出远门升级摩托车了,长途巴士也遍布乡镇。

类似这样的巴士,初中周末等一个-半小时才能等到,差不多45分钟才能到市里新华书店,五星电器;节假日挤不上车,有时候索性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跟哥们几个一起。
5、2005年左右,大家都有或摩托车、电瓶车了;

如今的山区仍然离不开摩托车

踏板摩托车是女性的首选
6、2008年以后,油价上涨电瓶车普及还有很多城市的禁摩令,平原的摩托车基本消失了。

2010年左右普遍家里一部自行车一部摩托车一部电瓶车,到如今3部电瓶车,摩托车都报废了
7、2011年刚工作时候,基本都步行20-30分钟左右上班,少数条件好的同事骑自行车,因为大家都租房在高层没地方放自行车。毕业前驾校练车,清一色都是学生了,每天排队2小时才能练一把

记得在宁波的时候,很多小姑娘早上迟到了就打5块钱摩的赶时间
8、2015年左右小牛N1开启了长途电瓶车的潮流,在这之前每次都要坐公交转车很久再长途车站候车很久,算时间跟骑电动车一样。其车架结构就是原本的本田摩托车,进行改造设计的。俗称电摩,如今的电摩已经越来越普及了。

当初众筹的第一批用户,续航100km,我从家到南通70km骑行3.5小时,屁股都麻了
9、2015年同期轿车也基本普及了,年轻人买车结婚成了标配,国产车10万以内都有选择了,尤其吉利、长城哈佛火了好一阵;

那时候乡镇主力车型
10、2020年至今,油改电的汽车比比皆是,特斯拉引爆了电动车市场,比亚迪冲击中低价市场,太多的家庭已经2-3部轿车了。
蔚来小鹏锂想广汽埃安黑白猫 五菱小电动,大街小巷都是可见。

在2020年1月7日首批国产特斯拉交付仪式上,

大量女司机坐拥model3,在特斯拉降价前欧拉曾一度收揽都市女性

网约车潮流过后,微型家用车深入寻常百姓家,5-6万的价格
11、长途出行的变化

在10年前,绝大多数还都是绿皮火车,包括我大学上学,甚至如今长途江西,往往没有动车,大学第一次坐车的时候真的毫不夸张站着一路。

那年暑假第一次去外省我爸工程地,夜里也像这样蹲在门口打盹了一夜

近5年,动车高铁遍布各省市,高端商务人士很多已经有高铁不选择飞机了。

自驾游,曾经昂贵的房车也已经回落到20-35万太多人有钱消费了,尤其退休大爷自媒体工作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