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的思考
“普通正是美丽。我不需要巴黎,不需要炫目的餐厅或者庞大的乐队,些许精妙的合音便足够了。”这个世界上也许需要领唱的,但是合唱之所以是合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规模、成体系,比如还有高唱低吟还有和声。
记得有个高考作文题目叫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就像是陈信宏曾经说过的那样,曾经想考个第一,想改变世界,但最后却发现自己是个普通的人。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打动人心的多半是适应普遍的。唐朝诗人众多,但是高适我觉得是独树一帜的。有时候比起受历朝历代人称颂的李杜,这种坚韧不拔的诗人更加有气魄。人生是无常的,但也正是在其不可琢磨中显示命运的玄奇。
高适的命运最打动人的不在于其成功实现“华丽转身”、有众人喜闻乐见的桥段,而在于真实;比如他一文不名心有羡慕之意地路过繁华、路过长安城,年少时就功成名就的人终究是少数,站在路边鼓掌的才是大多数人。普通是一种幸运。意味着达到了标准,很多时候普通相对于其他的层面来说已经算是不普通了。关键是看和谁比较。
我想,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的也是少数人,如果说每个人都有它的角色要扮演,努力过后坐在地上当一个鼓掌者也好。我也觉得这个世界上鼓掌的人是不可或缺的。有人搭台,有人唱戏,有人鼓掌,如果少了唱戏的人,舞台空荡荡的,不成剧目,如果少了鼓掌的人,观众席空荡荡的,不成氛围。
作为一个观众而不是舞台上的主角,这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吗?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浪费时间这似乎是最奢侈的事情,但我们感到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时刻通常是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小时候我印象中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搬一个木凳,在老家院子里看着雨水顺着屋檐落下,有时候会一看一整天,我从来不觉得那是浪费时间的,只觉得十分的祥和宁静。
还有冬季深夜小伙伴一起玩耍后,我独自在满天的大雪中回去,那样的白雪将四周装点一片白茫茫的,但是我从来不会慌张,因为我知道在前方是温暖的被窝和炉子,有一盏灯光为我亮起。我走在昏黄路灯下的街道,从未感觉是在浪费时间。
我曾经在下着大雪的早晨去上学,那时天虽然蒙蒙亮,但这蒙蒙亮不会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在满地白雪的反照之下,反而映照的整个天地显现出一种辉煌灿烂的亮堂堂。尽管天气寒冷、时间匆匆,我时常会停下脚步,欣赏这南国难得的景象,这是浪费时间的吗?我觉得不是。
无意义的时刻因为这种宁静而隔绝了许多的喧嚣。什么是仰望星空,我想不仅仅是想象着“皇帝拿着金锄头耕地”,而是和自己很好地相处。我从来不觉得盲目地寻找外界的慰藉或者寻求陪伴是正确的事情,因为有时候会由于这种轻率的渴求对人的交往产生一种失落感。
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从宁静中寻找答案,而不是祈求天上掉下来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唯此才可能突破世俗的限制,实现自我的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