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2》,大概率扑街了!

一直等到字幕播完,银幕熄灭,我也没看到后续彩蛋,这版“海王”估计就到此为止了。
这证明了“滚导”{詹姆斯·古恩)决心与之前的DC宇宙彻底做个了断。要不是投资太高,估计“滚导”砍掉这部电影的心都有。
为了尽可能回血,《海王2:失落的王国》(以下简称《海王2》)把票房主战场放在了中国,但华纳的算盘可能要落空,这部片大概率要扑街。
如今的中国观众早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漫威不好使,DC就好使吗?
平庸比烂更尴尬
POST WAVE FILM
你要说《海王2》特别烂,也还真没到那个地步,毕竟烧了那么多钱,怎么着也得让观众看见烧在哪儿了。
但《海王2》现在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比烂更尴尬,因为它太平庸。
如果是烂片,还可以吐槽,起码还有个话题度。可如果是一部平庸的电影,那观众连吐槽的欲望都没有。

《海王2》最不怕的就是剧透,因为剧情完全在预料当中,所有的包袱到最后一个都不响。这也就是电影,换成是相声,台下观众能把“活”都给你刨了(刨活:相声术语,就是剧透)。
然后《海王2》所表达的主题,也是一如既往地“正确”。贯穿电影的一个主题是环保,基本上就是恐吓你,再这么污染环境,早晚大家一块完蛋。
但是他们的目的肯定是落空了,你把电影拍的跟在外星球似的,让我怎么和地球联系起来?

除了环保,《海王2》还有一个主题,这可能是导演温子仁从《速度与激情》片场学回来的坏毛病——伐木累拯救一切。
整部电影下来,就听见海王在那喊,“别动我老婆!”“别动我儿子!”“爸爸养我不容易”“弟弟,妈妈爱你”吧啦吧啦吧啦。
到最后,兄弟之间甚至连王位都能你推我让。那个谁,世民,胤禛,你们两个跟人家学一学。

从主题到细节,整部电影平庸得一塌糊涂。好莱坞就没意识到为啥超英电影不灵了吗?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电影拍成这个样子,我并不怪导演温子仁。因为如果你知道电影拍摄过程如何的困难和抓马,你甚至还想拍拍导演的肩膀:小温,难为你了。
《海王2》硬着头皮上映
POST WAVE FILM
《海王2》的立项很早,可以追溯到疫情前的2019年。这得益于第一部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

在DC电影几乎拍一部扑一部的情况下,事先并不被看好的《海王》竟然斩获了11.48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着实让华纳支棱了一把。
有了这样的成绩,华纳自然要趁热打铁,马上宣布了续集电影的开发决定。
不过当时导演温子仁没有档期。为了等温子仁,华纳干脆把《海王2》的上映日期一杆子支到2022年12月。
正所谓夜长梦多,从立项开始,各种混乱就一路伴随,导致《海王2》经历了三轮重拍和无数次补拍。
首先是高层变动彻底打乱了DC宇宙的布局。《银河护卫队》的导演詹姆斯·古恩被华纳挖过来,成为DC影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渣导”时代结束,“滚导”时代开启。

新人新气象,整个DC宇宙面临重启,过去老宇宙剩下未上映的影片就尴尬了。
对于《海王2》,滚导表示:“不想承诺一个不会完全实现的电影宇宙,也不希望将该片与过去的失败案例过度绑定。”结果蝙蝠侠的戏份被从《海王2》中删掉。片尾自然也就没了彩蛋。
为了达到滚导的要求,《海王2》陷入了补拍、试映、再补拍、再试映的死循环里,而每一次试映的反馈都是“影片在质量上没有任何变化****”。
那感觉就像和面,面硬了加水,水多了掺面,总也找不到平衡,直到盆里装不下。《海王2》的拍摄成本一路飙升,华纳实在是不能继续投钱了,电影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映。
然而不断补拍还不是《海王2》遇到的全部糟心事,在拍摄过程中,主创们展开了一场互撕大战,甚至连埃隆·马斯克都被拉下水。
消失的“海后”
POST WAVE FILM
在《海王2》里,“海后”湄拉的戏份被大幅度删减,除了开头和结尾亮个相,大部分时间基本没她什么事儿。
导演温子仁表示,《海王2》的主题是兄弟动作冒险电影,湄拉的戏份原本就没有第一部多。

但《综艺》却发布了一篇专题文章,标题叫做“杰森·莫玛片场醉酒,被删剪的艾梅柏·希尔德戏份,安珀前男友埃隆·马斯克给华纳发威胁信等等。”

问题出在了湄拉的扮演者艾梅柏·希尔德的身上。在《海王2》拍摄这几年,希尔德因为与前夫约翰尼·德普关于到底是谁家暴了谁的官司搞得自己名扬天下。

场外的八卦自然影响到了电影的制作和宣传。希尔德说:“温子仁大声对我抱怨,‘(因为你的官司)我现在甚至不能在网上发任何关于《海王2》的帖子’——就像这都是我的错一样——我只能说对不起”。

华纳一度打算解雇希尔德,但据说她的前男友马斯克警告华纳方面:你们要是敢解雇希尔德,我就让一切都毁掉。最后华纳屈服了。
相比于给力的前男友,前夫方面就只会落井下石。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德普粉丝付费公开了希尔德的私人心理治疗笔记,里面提到了很多发生在《海王2》拍摄现场的糟心事。
其中提到,男主角杰森·莫玛喝多了,穿着很像德普的衣服,戴着一堆戒指,要求剧组开除希尔德。
当然,这个说法被当事人否认。不过从温子仁删减湄拉戏份以及杰森·莫玛在Ins上取关希尔德来看,整个剧组的确不待见她。

很多吃瓜群众表示,如果把这些疯狂互撕给拍出来,票房很可能要超过《海王2》。
中国观众不打算买单
POST WAVE FILM
然而即便上映,《海王2》恐怕也难逃血亏的命运。因为预售表现低迷,《海王2》北美开画被预测有可能低于《蓝甲虫》(2500万美元首周末)。
北美市场前途暗淡,华纳方面只能把宝压在中国内地市场。毕竟第一部《海王》曾在中国内地市场斩获了超过20亿人民币的票房。
为了讨好中国观众,导演温子仁带着主演杰森·莫玛来到中国玩命路演刷好感。

而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时间还比北美提前了两天,这是有多担心美国观众的剧透影响了中国票房啊。
但这番操作能为《海王2》赢得中国市场吗?恐怕非常难。因为中国观众早已经对好莱坞大片失去了兴趣。
2023年,是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滑铁卢之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前十名一部好莱坞电影都没有。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明显主要责任在美方,片子拍得太烂。
整整一年的好莱坞电影,放眼望去几乎全是续集,越来越保守的好莱坞大厂只想做稳赚不赔的生意,正在失去创造力。
本来片子就不行,他们还要往里面强塞政治正确的东西,黑美人鱼已经有了,长胡子的灰姑娘还会远吗?这让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观众十分反感。

当然,中国电影人也不是没有责任。这几年,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国产电影正在强势崛起,它们挤掉好莱坞大片成为票房新宠。
《海王2》如今在中国市场的对手,是预售票房就破亿的《三大队》和口碑已经引爆网络的《年会不能停》。《海王2》的预售票房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
把这些竞争对手放在一起就会发现,相比于国产电影的丰富多彩,好莱坞大片显得特别单调乏味。
但这好像也不能完全怪好莱坞,毕竟不乏味的电影比如《花月杀手》没能敲开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

或许相比马丁老爷子的硬核电影,引进漫威、DC生产的“游乐场过山车”电影(马丁·斯科塞斯语)更加稳妥。
而对好莱坞大厂来说,持续开发超级IP也要比创造一个全新的作品在票房上来得更加稳妥。
然而,这里外里两个“稳妥”加在一起,结果就是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稳妥地凉凉了。

作者丨牛角
永远的新文化报评论员
编辑丨牛角 排版丨知识饼干
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好 课丨好 物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