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内经课笔记(105) - 刺法论遗篇之三:神游失守位(精神病)与臓腑神失其位之刺法
七十二-7、神游失守位之刺法(精神病治法)
原文: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法。
岐伯稽首再拜曰,昭乎哉问。谓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
只如厥阴失守,天以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邪干厥大气,身温犹可刺之。刺其足少阳之所过,复刺肝之俞。
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可刺手少阳之所过,复刺心俞。
人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土不及,青尸鬼邪犯之于人,令人暴亡。可刺足阳明之所过。复刺脾之俞。
人肺病,遇阳明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人,令人暴亡。可刺手阳明之所过,复刺肺俞。
人肾病,又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水运不及之年,有黄尸鬼干犯人正气,吸人神魂,致暴亡。可刺足太阳之所过。刺足少阴之俞。
倪师注释:
黄帝问道,人在极虚时,会心神失其位而出游,以致外在鬼神必干扰之,终成病灾夭折,如何可以用刺法,来保全其真元?
岐伯叩首起立再拜答道,皇上问得非常好。如果是心神因虚而离位,虚在体中,仍不至死。只有病邪乘此虚而入时,方有夭寿之虞。
譬如厥阴之脉气虚,天气又虚,无法养肝,人体中肝气虚,又外感天气虚,此重虚之致,再遇木运衰弱之年,终而魂离肝而上头。此时若病邪干扰厥阴脉气,病人身体温者,犹可以针治。可刺足少阳脉气所过之经穴坵墟,再刺肝俞即可。
如人之病为心气虚,又适逢天时相火之运失守其位,造成心火虚,三焦心包相火亦虚,心神必上出百会。再遇火运衰弱之年,火运一衰,则水必犯之,令人昏厥。可刺手少阳脉气所过之经穴阳池,再刺心俞即可。
如人之脾病土虚,又适逢天时太阴之土运失守其位,因而重虚。土运过虚,再逢土运过虚之年,肝木必犯之,必令人昏厥。可针足阳明脉气之所过经穴冲阳,再刺脾俞即可。
如人病肺气虚,又适逢天阳失守,金气益虚。再逢金运过虚之年,如此则火邪必犯,也会令人厥。吾人可刺手阳明脉气之所过经穴合谷,再刺肺俞即可。
如人病肾气虚,又逢天运太阳失守,水气更虚,此重虚之成。再逢水运不足之年必发病,土来犯之,使人神魂不守,终至昏厥。吾人可刺足太阳脉气之所过京骨穴,再刺肾俞穴即可。
课堂笔记:
1.“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法。”这一段讲的是针灸课里曾提到的精神病的针刺治法。
2.“只如厥阴失守,天以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邪干厥大气,身温犹可刺之。刺其足少阳之所过,复刺肝之俞。”当一个人魂不守舍,即讲话胡言乱语——精神病人就是胡言乱语,魂不守舍——这时我们可以先刺此人背后肝的腧穴,即肝俞。再刺“足少阳之所过”,即足少阳胆经的经穴丘墟。



3.“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可刺手少阳之所过,复刺心俞。”如果有个人跟你抱怨说,我每天晚上看到一个黑黑的鬼影,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是心虚。因为火运衰即心火不足时,水的气会跑到心上来,人就会看到黑色。这时可以刺“手少阳之所过”,即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阳池,再刺其背后的心俞穴。
4.“人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土不及,青尸鬼邪犯之于人,令人暴亡。可刺足阳明之所过。复刺脾之俞。”如果脾臓有病时,人会看到青尸鬼。故病人跟你讲他看到青面獠牙的鬼时,你知道这是木克土——因为脾虚,肝气乘虚而入。这时刺在“足阳明之所过”,即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冲阳,再刺脾俞穴。
5.“人肺病,遇阳明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人,令人暴亡。可刺手阳明之所过,复刺肺俞。”当肺虚时,火会克金,火邪会过来,所以病人会看到全身全脸都是红的赤尸鬼。这时我们知道病在金,你可以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合谷,再扎他背后的肺俞。
6.“人肾病,又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水运不及之年,有黄尸鬼干犯人正气,吸人神魂,致暴亡。可刺足太阳之所过。刺足少阴之俞。”如果是肾臓虚造成的精神问题,病人会看到黄色的鬼,这是水虚土乘。这时刺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京骨,再刺背后的肾俞穴。
7.根据精神病患所陈述的不同鬼神的样子,我们就能所诊断出哪一臓虚,即可采用的相应针刺手法让他的神归位。

七十二-8、臓腑神失其位之刺法
原文:
黄帝问曰,十二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圆,恐邪干犯,治之可刺,愿闻其要。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至理道真宗,此非圣帝。焉究斯源,是谓气神合道,契符上天。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可刺手少阴之源。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可刺手太阴之源。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可刺足厥阴之源。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可刺足少阳之源。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可刺脾之源。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可刺胃之源。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可刺大肠之源。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可刺小肠之源。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刺其肾之源。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刺三焦之源。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刺膀胱之源。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
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
倪师注释:
黄帝问道,十二臓腑各有相司,一旦神失其位,必令精气不利,此时恐邪易犯之,希望能闻老师刺法要诀何在?
岐伯叩首起而再拜,答道:皇上问得至善至美,非是圣明之君主,是无法了解此至理之真道也。十二臓腑之源是气神相合,互有常态之盛衰也。
心臓,是君主之官,神明出此。神虚则心焦不守,可针刺手少阴之原神门穴。针用补法,出针扪穴不使气出。
肺藏,是相傅之官,治节出此,人体中之节律由此。一旦肺魄因虚不司其职,可针刺手太阴之原太渊穴。用补刺手法,出针必扪针孔。
肝臓,是中正之官,谋虑出此。肝虚则魂失其守,可针刺足厥阴肝经之原太冲穴,用补刺手法即可。
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此。胆虚则令人疑虑不决,可刺足少阳胆经之原坵墟穴。
膻中,是臣使之官,喜乐出此。膻中虚使人神志恍然,精神不聚,可针刺手厥阴心包脉气之原劳宫穴,用补法即可。
脾臓,为谏议之官,智周出此。思绪太过脾气必伤,可刺脾经脉气之原公孙穴,采用补法来刺。
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此。人吃东西时暴饮暴食,胃气必伤。可刺胃经脉气之原冲阳穴,采补刺手法即可。
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此。一旦失守,无法传导秽物。可刺大肠脉气之原合谷穴,用补刺手法。
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此。一旦失守,谷物之精华无法生化为体用。可刺小肠脉气之原腕骨穴。用补刺手法。
肾臓,作强之官,伎巧出此。一旦肾气虚,必使志竭,可刺肾经脉气之原太溪穴,用补刺手法。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此。一旦失守,水道决渎不利。可刺三焦脉气之原阳池穴,用补刺手法。
膀胱,是州都之官,精液藏此,尿经气化乃出矣。一旦失守,气化不足,必致癃闭。可刺膀胱经脉气之原京骨穴,采用补刺手法即可。
以上凡此十二官,绝不可有一位缺失,其互相制衡,互相支持,循环不已。
因此针刺之法,有使其神全、养其真元之妙;也有修炼身体呼吸吐纳之术来保养健康,皆非用在治病之时。所以人能修养精神,为预防灾病之道也。预防疾病之道,贵在精神内敛,巩固精气,使精神不散,欲念不生。神不能守,即有形体,亦无法生存。神能守,则疾病不生。
健康之要道在胎息,回归孩提时代之全真,神守在丹田,每息皆入此生命之源,命名为“归宗”。
课堂笔记:
1.“十二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圆,恐邪干犯,治之可刺,愿闻其要。”十二臓腑都有它的神在。如果神亡了,一定会精气不利,这时病人很容易犯邪。神就是情志。神为什么会亡?原因很简单:受到惊吓,或者过度悲伤。
2.中医认为人得病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外来的,比如风寒暑湿燥热、时疫和意外伤害;第二种是内发的病,情志和精神受损都会造成神失其位。神失其位时,精气一定不守。

3.“焉究斯源,是谓气神合道,契符上天。”如果神失守了,我们要让气和神相合。这个气神合道的方法是什么呢?
4.阳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古人用阴经的俞穴来取代原穴。所以病在阴经时,我们扎俞穴,病在阳经时,我们扎原穴。

5.“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可刺手少阴之源。”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心神不守时,我们可以扎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再扎他背后的心俞穴就好了。
6.“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可刺手太阴之源。”如果肺的神不守,可以扎手太阴肺经的俞穴(井荣俞经合的俞穴)太渊,代表它的原穴。
7.原穴可以让人的神留于臓中,不会往外丧失。人一失神,精气一定会往外泄。所以说人一定要有神。
8.我们常常说不要过喜、过怒,也不要过忧,就是怕神伤。神伤了,气也会被伤到。
9.如何让神归位,就是用针刺法。看他是什么神失掉了,就扎该臓(经)的原穴。每一个臓的神都不一样。但我们都用原穴来治。

10.“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道家和佛家修炼身体、打坐,并不主要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是让精神能够内练敛,让神守、神归位。如果精气神都能守在身体里,这个人是没有病的。所以我们常人要修养和神,让情绪变得非常平稳。
11.“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什么叫万源归宗?按照中医的理论就是,人要随时随地保持胎息,用腹式呼吸来振动丹田(关元)。回到本元,这就是归宗。胎息是最健康长寿的方法。所以诸位没事就练习胎息,不论在什么环境下,走路或坐车,白天或睡觉,随时都用肚子来呼吸,。你刚开始可能不习惯,练习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就习惯了。

12.如果我们能够让精气神统统守在丹田关元里,一个人基本上就长寿了。如果神不守,气和精也会失守。
13.整本《黄帝内经》从头到尾都在讲人应该如何保养自己、发病时如何调整阴阳平衡,平常要吃什么食物,重视五味。它的理论里包含了生理病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所以诸位在读《黄帝内经》的时候,没有必要很深入,你要掌握到大原则,例如至少要了解阴阳。配合针灸课的基础,你看《黄帝内经》就很轻松。
14.等到了解完《黄帝内经》以后,我们进入《神农本草经》,我教诸位如何选取、炮制和使用药物。到了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时,你就知道处方是怎么来的了,自然天成。
15.我个人认为,修习中医、研究中医,正统最重要。大家学了DVD(倪师的整套课程)以后,一定要把我们千年以来的这些寒温之争终结掉。因为绝大多数的温病派,没有办法看好病。我们要改变温病派的想法、观念以及研究中医的方式。
谢谢大家,《黄帝内经》的全部课程到此结束(撒花✿✿ヽ(°▽°)ノ✿!!!!
感恩倪海厦老师!
-
无倪师,如长夜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26 10:42:58
-
Yzzisme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2 17:47:27
-
无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0 07:55:15
-
豆友gYBF1p18QQ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7 04:10:45
-
無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11 21:20:50
-
豆友r9bEQCeiX8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7 12:10:58
-
杉树的天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9 21:36:15
-
pol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4 08:29:49
-
gg2023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09 19:04:12
-
淼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06 16:23:10
-
亦泽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01 11:52:47
-
豆友WO4mgGaZw0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1 08:35:22
-
ycfz1108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08 01:10:57
-
AKS的羊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07 21:08:25
-
xe4wQ2x7Uw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17 18:21:55
-
极乐谷路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16 15:32:41
-
喵嘞个咪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16 10:57:28
-
躬行猪🐷过河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15 23:59:13
-
拙愚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15 22: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