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染料——黄花蒿


别名:臭蒿,别名青蒿、、桐臭蒿子、草蒿、香丝草、酒饼草、马尿蒿、苦蒿、黄香蒿、黄蒿、野筒蒿、鸡虱草、秋蒿、香苦草、野苦草。
是菊科艾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
大明曰∶臭蒿一名草蒿。
时珍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淡黄,气辛臭不可 人家采以罨酱黄酒曲者是也。
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全草。一年生草本,高达1.5米,全体近于无毛。秋季割取,晒干或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荒野、山坡、路边及河岸边。分布几遍及全国。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在中医药千年的历史中,现今大名鼎鼎的黄花蒿( 又名臭蒿,拉丁学名Artemisia annua L.)连假药资格都没有,因为它的臭味较大,很难当成青蒿( 香蒿)来卖钱。老百姓只是用它来薰薰蚊子而已。如今因青蒿素一鸣惊人,世人皆知。
这种遍地都有的野草在很多时候没有被人注意,或者说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本次受乡村中心的委托,为贫困乡村建设做培训用的教材,有针对性的选择对口的乡村提供的植物做染料制作试验。
经试验表明:这种野草完全可以作为染料使用,在丝和棉布上的效果不错,尤其是色彩上有理想的颜色。分别用两处的染材提取染液后染色,结果差不多。
实验布料:棉、丝绸
染材提供地:陕北、神农架林区
采集时间:五月
染匠黄荣华
这是作者正在撰写的《中国植物染料图鉴》中的一篇,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另外,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动力!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您的家人和朋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