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周边消费心理
1
有一个小男孩。想要气球。求了很久很久,但并非委屈可怜那样的求,而是理直气壮。他妈妈才过来问了价钱。小的5块,大的8块。他说想要大的,又求。他妈妈不给,说只能买小的,不然不买。我当时真有点想直接送他大的。但是再想一想,也有可能是不想让他要什么都得到百分百,就是一种家长和小朋友之间“索取-抠搜地给予-过度索取-更加抠搜”的恶性循环模式。
2
非常明显,看上去就很焦虑的家长倾向于只买书。
3
原来真的会有家长因为想要讨小朋友开心就买东西给他/她,大部分是富贵的老钱风白人。
4
很多家长甚至逼小朋友买东西,把所有周边都问一遍,要哪个。没反应的话就自己决定。特别是说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的家长。我真的怀疑是他们自己喜欢。
5
小朋友的能量虽然都是很干净、很快活的。但是眼神却大不一样。
有些小朋友的眼睛天生无欲无求的样子。好像整个世界都不存在,对于玩具的诱惑完全没有任何反应。呆滞,或者是很深的平静,应该还是呆滞比较合理。
6
遇见过一个,大概是德国人。非常有礼貌、非常主动的有礼貌。
7
还有一眼就知道智商很高的小朋友。与之交谈有种和年龄不符但是很舒服的自如感。
8
又是中国家长。8镑的气球买了4个。我以为她有一堆朋友一起来的。结果是为了给儿子拍照显得气派,拍着拍着还想买第5个。
9
今天遇到一个俄罗斯妈妈,小朋友明显有一些语言功能和注意力的问题。印象深是因为一开始她没带包来booth上,但是他抓着风车就不撒手了,我让他带走了之后再来付钱也行。后来看到一半,她俩出来了。应该是小朋友在里面待不住。一直赖在地上,他妈妈一直在引导他再进去看,但也没逼他。Paul主动提出可以带他们去private看电视,但是她俩很快又回来了。
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妈妈没有什么哀伤的神色,怎么看都没有。他爸爸也没有,因为她俩出来这么久,他完全没意识到,还在里头享受小猪佩奇表演…
心态,决定生活质量。
10
我好喜欢小孩。也可能是喜欢看“(中产养)小孩”。但我确实超了出我自己想象,上次卖气球的时候,看一个爸爸跪着给他女儿系在衣服扣子上,入神了。太美好了,被美好击倒。边上要买气球的家长喊了我半天我一点都没听到……幸好没被Paul看见。
11
我们卖的产品里有一个风车,它的走针是发光的软塑料材质。所以经常会因为包装问题有些轻微的弯折,就没那么笔直,但是真的完全不影响转起来的效果,还能掰回去。
我一般都不会递给他们太离谱的弯折风车,但是总有鸡毛家长,稍微有一点点就要换一个。其实我还好,反正换一个就是了。但是我会想到他们的小朋友,生活会有多么痛苦。
那么抠细节的态度,生活真的不会快乐的。永远在为了某些不重要的“标准化”而烦恼。
12
第二次被丢了气球的抠门家长说对小孩不友善。我真…没人能比我更爱小孩了,真的。每次递出去气球我都说抓紧了别松手外面风很大最好系在包上blahblah,到底怎么就不children friendly了我。
上次一个帅气的法国爸爸很不好意思地过来重新买了一个,啥也没说。开开心心的。富裕到不计较的程度,真的会体面和快乐很多。
13
今天遇到了尖叫小孩,finally。
14
分不清是泰国家长还是其他,东南亚语言反正是。被同事狠狠嫌弃了。因为小朋友很吵,随便翻篮子里的东西。说实话,我觉得真的还好。
不过在interval的时候,我提前了一点去royal circle,从玻璃看进去确实全场只有他们几个在滑手机。白人家长无论对小猪佩奇是什么态度,都还是主打一个认真陪伴的。
15
我真的好喜欢小孩。
16
Paul说我天生balloon seller。今天体验到真的是因为我 sell了一个气球的体验。一位先生取完婴儿车走到我边上。我朝他笑了一下,主动say hi(他看着就很chill)。他问多少钱,边问边装婴儿车。我说多少钱,问他要不要(正好不忙)。他付钱,指大堂里他老婆孩子,说能不能帮他给那个漂亮的女士。
最愉快的卖气球体验。我成为了别人幸福的一个环节。
但是他老婆最后觉得气球不实用,换成了风车。救命。感觉这婚姻长不了…
17
上次Paul拿fair跟我说事之后、我对白男白女就笑不出来了。不知道怎么做才算跟白女fair,真的。
但是诡异的是,今天他主动offer下个月的工作,问我要不要去北威尔士。我越来越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