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是如此的坎坷
刚刚工作时,我还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小设计师,辗转于各种外包设计工作室之间,艰难的混口饭吃。在这个时候认识的P君,他大我四五岁,起点比我还低,也是半路出家做设计。
在我23岁时,P君已经混进小有名气的设计公司了,他看我仿佛看曾经的自己。我们沟通的方式很原始,就用的设计网站上的私信功能,我们大段大段的聊,像是写信一样,他以过来人角度给了我很多指引和鼓励。后面我们都退出设计界了,我隔一阵子遇到人生的困惑还是喜欢找他聊几句。他就像一个温暖的灯塔,总是能给我正向的激励,且他自己也是成功的践行者。
快30岁的时候,我开始变得很焦虑,很迷茫,还时常虚无主义,内耗严重。我向他求助今后路该怎么走,他给我敲了一大段话。后面就遇到了疫情,我不断去思考他的话,心态也慢慢平和下来,遇到的问题也逐一摆平了。
-----------------------------------------------------
一、30岁时P君给我的信
我在临近30岁的时候,很焦虑不安…
刚过30岁时依然如此,甚至还为很多事情感到不公与无奈……
我在30岁离开LKK时,身边的人问得最多的,就是“什么时候去腾讯”
因为当时我做的基本都是腾讯的项目(其实现在做的也是)
当时甚至连腾讯本身的人,问得最多也是 “女王你什么时候来我们团队”、“女王你过来的话,应该是P3-4级别了”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我一直以自由职业给他们做着外包的工作,却一直等不到指标
当时是2017年,阿里在杭州组建了新零售团队,LKK有个和我很熟的高管在里面任职了,然后邀约我过去
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几年我对于大厂真的有一种执念
然后啊,我爸就犯了第一次的脑梗,后面又接二连三犯了很多状况
按当时的情况,我根本不可能离开深圳,只能推了阿里的机会,继续给腾讯做用研
甚至在那段时间,我经常只能白天做访谈,晚上去医院守夜,在病房写报告
30岁以后,除了自己的心态会发生一些转变,我觉得更多的焦虑,其实是来自“环境”的变化
这里的“环境”,来自 “社会认为你在这个年龄应该具备能力” 与 “你实际是否具备这个能力” 之间的差距所产生的焦虑……
这里的“环境”,也来自真切的生活环境,比如父母老了经常生病,比如自己可能要考虑结婚生子买房……
我后来和一些大佬吃饭的时候,问过他们关于30岁的焦虑……
让我很惊讶的是,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焦虑…一个大佬的原话是,他有过为某些具体的事情焦虑,但是从来没有为年龄焦虑…
我突然发现,我在那时的焦虑,并不是来自年龄,而是来自能力……
这里其实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用 “社会认为的” 而不是 “我自己认为的” ?
我自己认为30岁35岁40岁应该是怎样?具备哪些能力?做到哪些事情?
如果我们用“外在”的标准来制定,那么是“外驱”,我们感受到的多数就是压力,也更容易焦虑
但如果能够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定下“内在”的标准,那么是“内驱力”,我们会更有目标感和更强的行动力
如果我可以想清楚,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那么我就可以减少大半的焦虑
假设人生有80年,40岁已经过半
假设退休年龄60岁,30岁也正式踏入后半段
30岁后的职业规划,其实不如说是自己的人生规划,可能更实在
我在思考,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如果我死了,我希望别人怎么评价我?
如果我给自己写悼词,我会给自己写什么?
我觉得,职业生涯也好,人生规划也是一样,如果你盯在50岁、60岁或更远的的时候,你或许有新的想法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慢慢对大厂的执念没有那么强了
我报了自考,想要弥补自己不是本科学历的遗憾(已经考了1年半了,目前只剩下2门科目的学分就可以申请毕业了)
我开始接受除了腾讯以外的用研,尝试接受更多元的研究内容
也开始接受其他的自由职业者,和他们一起做项目,组建自己的团队(虽然目前算上我也只有4个人),尝试和腾讯有更深度、更多的合作
我想要提升自己,努力充实自己,不给自己留遗憾
也想要努力挣钱,挣到爸爸如果再住ICU我可以豪气的对医生说随便住、用最好的药、卡尽管刷
同样的,如果我要对现在是30岁的你,给建议的话——
如果你希望人这一生不后悔,应该找到那些你更看重的事情。
要具体的事情
比如,如果你看重35岁或40岁后,那你是看重35岁或40岁后的收入,还是职位?还是业务方向?还是个人兴趣?
如果你看重收入,那应该要学习理财知识
如果更要看重在职场里的级别,那么你应该要努力向管理层发展
如果更看重未来的幸福指数,那要找到现在做什么能让自己幸福
如果你是觉得,不希望35、40以后,依然在企业里面做一个“打工人”
那么你就要开始考虑,自己有独立“获客”能力吗?自己有行业口碑或圈子吗?
那么你就要开始思考,自己的资源是什么,自己想去做什么
还是那句,如果有外界给予的标准,就会持续焦虑
如果是自己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焦虑就会自然消失,只要向着目标一直前进就好
-----------------------------------
转眼又过去了两三年,我解决了自己的内耗,找到了喜欢的对象并且走入了婚姻。这个时候我再去问候一下老朋友,没想到他却掉到了人生的低谷,但是他依旧给我敲了一大段文字,给我正向的鼓励。真的有点泪目,人生的路,竟是如此的艰难和坎坷。
--------------------------------
二、32岁时P君给我的信
其实我看回前年的、自己发的内容,觉得好远,真的好远,还以为过了很多年,但是一看时间,确实是21年,就是2年前。看完自己都觉得唏嘘,也会感慨,以前的自己真的正能量满满,还能说出这么多大道理
我感觉现在的自己很颓,很茫然,而距离自己说出那些话,居然只过了2年,我还以为过了五六年了
今年你应该32,我是36,我觉得可以再给你一些忠告
总结就是一条,多关心父母,多聊天多问候
细说就是两点——
1、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不要喝酒,最好每年带他们体检
2、另外一定要关心他们的经济状况,远离做生意、贷款、股票、投资等一切具有风险的行为,拒绝任何投机取巧的赚钱方式
先说健康,22年的时候我爸又脑梗了,这次很重,到现在依然偏瘫,一年了依然走不了路,半边身子动不了
因为半夜还要翻身(不然会烂),所以要请24h的护工,一个月差不多1万的花费,还没算其他的康复治疗的费用(还好有社保报销,但是社保不报护工的钱)
也是去年吧,我们团队的菜菜子,爸爸脑出血,直接去世了,没救回来;一起做项目的另一个甲方的同事的爸爸,心梗,也直接去世了
我们团队的另一个女生的妈妈,就在上周心梗,做了2次大手术,现在才刚出院
其实不算巧合,也没有什么多邪门
算一算年龄,就知道了,我们都是35左右,爸妈都到一定年纪了,心脑血管病真的很常见
我外婆在今年5月确诊了牙龈癌,也就是前三个月发生的事情
医生说年龄太大了,做不了手术,建议保守治疗
我周六会去陪爸爸,周日会去陪外婆
看电视、聊天、吃饭、拿着轮椅推下去走走散步
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是一种被抽丝剥茧的过程,一开始会觉得还有希望,但是随着时间慢慢都变成了失望,到最后失望又慢慢变成了一种平淡
其实我爸已经是第四次脑梗,前面三次都能恢复,所以不管是我还是他自己都掉以轻心了,比如他嗜酒如命,疫情风控在家也要喝酒,解封第二天就出去和朋友喝酒,接着第三天就脑梗了,那天是22年4月1日,就像个愚人节玩笑
当然,回想起来,其实就算我叫他不要喝,他也不会听的
毕竟也不是没说过,感觉都是命
我说第二点吧,关心他们的经济,远离一切投机取巧的赚钱方式
这群退休的人,攒着退休金没事就想要再尝试创造价值
还是菜菜子吧,她爸爸去世后,她妈妈领到一笔赔偿金,然后最近她妈妈被人直接骗走了20万,这周她都在公安局,给她弄被骗的材料
然后说我家吧,我看了下,我上次和你聊是21年1月
那时我还说,“尝试和腾讯有更深度、更多的合作”
现在看起来,也有点可笑啊这句话
虽然后来确实有其他合作,最成功的就是和王者做了几次项目吧
21年9月我在成都出差,王者的大本营总部,进行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项目,就是那种调研时,相关事业部leader都会来旁听的重要级别
然后我都还没回来,就在那个月,我姐说,家里被法院贴封条了,说我爸欠了300多万,法院现在将房子作为抵押物
emmmm…我想我的能力还是不够好、心态也不够成熟,我就崩了,那个项目的成果并不好,应该说是王者那边很不满意,我们工作室作为腾讯的供应商,做了那么多年,拿了第一个差评
而最糟糕的事情是,10月我去打官司,也打输了
就是我爸投机取巧做生意,被人忽悠说什么高速公路的项目,用房产证做了抵押,对方证据很足,就是我爸的错
后来在法官的调解下,300万谈到了280万,但我们依然还不起啊
到期还不上,房子就会被法院拍卖,法拍房太亏了,所以我们自己卖了,也就是今年1月的事情
差不多拖了一年才卖出去,因为22年疫情,行业不好,别人连看房都进不来,动不动就风控小区
拖的那一年,钱还不上,但是利息还是要给的,每个月大概1万多,一年还了差不多14万利息
好了,看上去,我说了2件事情对不对
但你对下时间,就会发现,其实都发生在22年,也就是去年
去年每个月我要花超过2万的支出,1万多给护工,1万多给欠款的利息
这种状况一直到今年才改善,因为疫情结束了,房子卖出去了,终于把钱还清了
然后我带着我姐和我外甥,现在在外面租房子住,很小的一个房子,爸爸就暂时住医院吧,要不然,接他回来,还需要给护工准备床,现在租的地方也放不下
我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的35岁真是噩梦一般,生活太难,隔三差五就要找人借钱
而且工作状态基本在谷底,我知道有那么多的花销,我应该更努力工作,但就是提不起状态,完全做不好
调研报告需要很多精力静下心来思考分析,而我基本没办法静下心来
也要感恩腾讯的甲方姐姐们吧,给了很多帮助,后来都是做一些短平快的小测试,没有再碰什么大项目了
我现在还是很迷茫,我本来有着清晰的未来规划,也希望工作室招人扩大,然后接更多的业务,甚至,其实我们那时都在看要租的办公室了
但是真的一切都被打破了,所有计划都被打破了
我觉得生活有变数,是正常的,不可能一帆风顺
只是我没想到,变数会这么大
我上次跟另一个组的人聊天,才说,现在真的为什么大公司喜欢招年轻人、喜欢招海归
如果我现在招人,我也只会招30岁以前的,海归优先
因为真的,30岁以后的人,家庭里的变数太多,他们要承担的风险太多,太影响状态
而为什么要海归呢,因为这部分人有钱出国,说明家庭背景不错、父母经济稳定,那么这些人的家庭即使出现风险,也会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因为我的状态太差,腾讯的姐姐们,给我在这里安插了一个工位,让我每天过来这边上班
一方面是方便讨论项目进度、另一方面也让我有一个工作环境
我觉得我最近的状态有在好转,经济也是,虽然还是欠了朋友很多钱没有还清
但是生活在重新慢慢回到轨道 —— 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我需要重新构建一种 “内心的秩序感”
没有太多的焦虑,更多都是茫然,但也不觉得可怕
好好活着,生活平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