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小红书博主方方:回到小县城后,如何从0到1成为全职博主?
采访100个离开职场的自由职业女孩No.7

方方 坐标湖北
自由职业2年
小红书全职博主
01
“在成为全职博主之前,我做废过三个号”
方方的小红书账号一共有267篇笔记,粉丝12万。全职博主两年,她的所有付出和写作,凝结成了具体的数字。
在这两年间,小县城温厚又狂放的生态保护了她内在的创作语境,而博主身份则托举了她的视角,让她可以自如收缩自己的视野。
小时候,方方的梦想是当编剧或者导演。后来她大学本科读的专业是英语翻译。那时候,她最大的念头是想要赚很多钱。
大学毕业后,因为月薪过万的诱惑,方方去菲律宾从事了翻译工作。

方方在菲律宾的工作照
在国外工作期间,方方在国内的对象远程向她求婚。而她在此时正动了转行的念头,想要去试试新媒体。
当时的她,是这样给自己规划新媒体职业路径的。
第一份工作做运营助理,月薪3k,主要任务是学习加工作;第二份工作转运营岗,等到工作基础能力提升后再去大厂的运营部门,然后继续往上升级。
按照她的规划,在新媒体这个职业她需要花一年半的时间去打磨自己,直到拿到入场券后,继续去到更高的台阶,实现月薪过万。
但是,她忘了一件事,生活是随机波动的,充满不确定性。
回国后,在规划新媒体职业路径的时间线里,方方顺便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
正准备在新媒体领域蓄势待发的方方,因为有了宝宝,她很快便切换到了回小县城待产的准妈妈生活,每天被婆婆花式补给各种大补汤。
生完宝宝后,此时的方方职业断层一年半,闷在家里的她觉得不工作的日子如何也提不起劲头,于是她再度回武汉找了份新媒体的工作。
聊到为什么离开职场,成为真正的自由职业者时。
方方告诉我,她从四川嫁到湖北算是远嫁。婚后,她发现作为一个上班族,想要回一趟家太难了。
“国庆只有7天假,而这还要被砍掉三四天。一旦到了过年,在哪边过又成为一个问题。”
对方方来说,如果无法拥有陪伴自己亲人的自由,那么奋斗的意义仿佛也被削减了大半。
于是她萌生出了想要做自由职业的想法。
后来出于偶然的机会,她在刷小红书的时候,刷到一个关于女性成长的账号,其中的表达风格和形式触发了她的写作开关,她想着,自己好像也可以试试。
“没想到第一天就爆了。”
小红书「斗志满满的小方」运营不到三个月涨粉过万,不到2年的时间,方方的月收入实现从3k到3万的转变。
但方方告诉我,在这个账号有起色之前,她做废过3个自媒体账号。
她的第一个小红书号,做到百粉的时候就因为违规而被封号了。但这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她想着,「下一次一定争取做到千粉再被封」。第二个小红书号做到了万粉,但她发现这个账号因为没有留任何广告位,想要变现很难,转型也更难,所以她选择了注销。
当时,她想的是,「既然自己有做到万粉的能力,为什么不可以再做一个能够接广告的小红书号。」
第三个小红书号做到九千多粉,方方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方向,于是选择了停更。
而如今这个号,她用了三篇笔记起号,主要方向是女性成长,如今粉丝已经到了12万,光靠广告已足够支撑自己的生活。
方方在总结这段经历的时候,这样收尾。
“如果你跌倒一次可以爬起来,就能打败50%的人。
如果你跌倒两次还可以爬起来,就能打败80%的人。
如果你跌倒三次还可以爬起来,就能打败90%的人。
如果你可以不断在泥坑里跳出来,还一边学习了一些新知识,那你就可以打败99%的人。”
聊到这段经历,方方会默默给自己比一个大拇指。
在所有的英雄叙事里,方方的故事不一定荡气回肠,但在这个过程中积攒的燃料足够让她一生都相信「事在人为」这个朴素真相。
她知道,只要熬一熬,就能看到更为清晰的生命图景在向她敞开,如果不能,可能一辈子都只能活在二维的扁平叙事里,被命运拿捏。
02
“一年有三个月不工作,我怕是最慢吞吞的全职博主吧!”
每天早上7点,方方会按时醒来,用上午的时间写小红书选题。图文相对来说产出会快速和简单,而一条短视频从写脚本到拍摄剪辑大概在4小时左右。下午她还有别的副业需要完成,比如代运营企业账号。
到了下午五点,是一天的分界线。这个时候,她偶尔会去接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放学,或者和丈夫一起去爬山散步。

方方在小县城的闲暇时间
方方的老公是一名教师,到了寒暑假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带着女儿回四川生活。这几个月,她会按下全职博主的暂停键,选择把时间留给家人。
她告诉我,自己算是比较悠闲的全职博主,每天工作到下午五点,一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几乎不工作。
有时候,她也会反思,相较于其他博主,她们大部分时候忙着开疆辟土,同时运营几个账号,自己是否过得过于悠闲。
后来,她转念一想,「自己赚钱就是为了好好的生活,能吃饭穿衣,能把孩子养得好好的,当这些基本条件都做到了之后,自己还需要做什么呢?」
在事业扩展方面,她尝试过做小红书培训课,帮助一些想要做小红书账号的新手起号。
而用三个月时间研磨课程的方方,最终在坚持几期陪跑后选择了搁置。
想要做好一门课程,让对方出成绩,对导师来说会有很重的交付压力。
一期小红书课程方方会收大概20个学员,每个学员都需要一对一指导。
除了专业上的支持,还有很多隐形情绪劳动,比如,帮助对方缓解因为流量等问题带来的焦虑。
细想下来,她觉得这件事带来的压力并没有单独写广告来的轻松。

当我问到,她接触过的学员,能够坚持做小红书的人多么?
她说,大部分新手做自媒体最大的问题,是在一篇笔记发出去后,如果看到效果不好,便感到心灰意冷选择放弃。而有的人报名后,她再也没有看到对方的回应。
作为全职博主的方方,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曾有过数据焦虑的困扰。
有段时间,每发出一篇笔记,她都会忍不住一直看,她喜欢看着笔记发出去数字开始不断飙升的感觉。
“我应该是入魔了。”
为了戒掉自己的数据焦虑,她试着在发出一篇笔记后,让自己不带手机出门。但她发现,自己虽然走在外面的街道上,但是心里还是会想着小红书的事情。
“我会想,现在笔记发出去了吗?有人在发现页刷到了吗?有人会喜欢这篇内容吗?”
小红书仿佛具有很强的向心力,牢牢地牵引着她赶快回到家打开它。
像这样焦虑的时候,在刚开始做小红书的时候经常出现。想不出选题的时候,她没有心思做别的事情。
她会不断思考,下一个选题应该出什么。
也会思考自己的选题受众人群大不大,如果受众大的话要怎么写,提供什么信息和内容,才能让普通人觉得有价值并且好理解。
如果一条笔记发出去的数据不好,晚上看到数据后的她并不会觉得沮丧和内耗,而是会开始思考,明天需要写一篇什么样的笔记可以把数据挽救回来。
有时候想到半夜,她会爬起来把自己的灵感记在备忘录里。当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后,又会因理性的回归而选择否定,原来晚上并不适合创作,它们大多昙花一现。
在2年间的磨合中,方方的心态已经生出了老茧,数据再也无法让她感受到强烈的痛楚和焦虑。
03
“95后宝妈,全职博主,复杂生活的简单解法”
伍尔夫说,女性创作需要的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大量的独处,以及不间断地写下去。
一开始,每当她打开电脑工作的时候,女儿都会跑过来,吵着闹着要用她的电脑看动画。
后来,方方决定租一间房子。白天工作的时候她会待在出租屋。等到工作结束后,她才回家。

方方在家的写作地方
婆婆为了让她安心工作,白天的时候会帮她带女儿。
方方告诉我,女性同时周转家庭和事业其实是伪命题。她身边也有全职博主在家工作,但是因为缺乏家人的助力,她们不得不奔波在育儿、家务、工作之间。而博主工作只能在孩子入睡后才可以进行。
博主是需要巨大创造性的工作,一旦缺乏外在的营养补给,更多幽深细致的疲惫会攥紧人的神经。
有段时间,方方的婆婆生病住院,她需要自己带着女儿独自工作。
“更新公众号文章是小朋友睡着后敲出来的,剪辑视频是趁着小朋友沉浸式玩玩具的时候剪辑出来的。”
当奶奶不在,她称那两天生活简直乱了套,在处理时间方面,自己变得笨拙又琐碎。
做妈妈后,方方对妈妈这个身份有过一段时间的生疏。
在生下女儿的第一年时间里,她和女儿交流的时候很难说出「妈妈」这个称呼,她觉得「妈妈」二字像是个她者,而她如何也说不出口。
成为妈妈后这三年,在别人看来,她的生活仿佛没有什么改变,还是和婚前一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只有她知道,有了女儿后,自己多了很多隐形羁绊。
有段时间,她很想拿着自己的存款去创业,但因为考虑到创业失败,会波及到女儿的教育和未来,她因此而作罢。
“其实这个时候我个人的一个人生价值,它会被砍掉一部分。”
有时候她也会希望有自己完全独处的空间,比如出去痛快地玩耍一回。但每次当她这样做的时候,看到小小的女儿跟在身后好奇地问「妈妈要去哪儿」,她立刻心软了,于是每次短暂的逃逸都变成了一家人的亲子游。
说起这些,方方更多是轻快的口吻。
她曾在笔记里写,女性想要过得痛快要学会像男人一样思考。
她建议女性朋友在家庭生活中,不要过于大包大揽。至于人生排序,她把自己排在了首位,而爱情排在了末尾。
这些具有棱角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她的创作心力。更多时候,方方还是方方,没有被「妈妈」和「妻子」身份撕裂的方方,她不会让情绪在自己身上停留太久。
在每天睡前,她眯着眼睛想的最多的是,明天要写个什么样的选题,构思开头如何写,中间写什么样的内容,结尾如何引流。只等到第二天早上7点起来的时候就开始执行。

对于方方来说,在小县城生活,它的系统十分温厚,阻隔了各种繁杂的欲望带来的压力。它又很单薄,以至于任何一个稍微不同于传统生活方式的个体,都能瞬间被揪出来放大。
方方在笔记里吐槽,在小县城做自由职业,误会她的人很多。
“一些亲戚会觉得我是无业游民,连个正经的工作都没有。”
但因为信息上的鸿沟,阻隔了她想要解释的欲望。
“你说你在家做自媒体,人家会说你就在家直播啊,年纪轻轻的不能光靠脸吃饭啊。”
方方暗自腹诽,「我倒是想靠脸吃饭,奈何没美到那个份上。」
有时候,当她再度去到武汉,看到周边的高楼大厦带来的压迫感,让她有一种陌生和渺小的感觉。
为了不和新鲜事物脱节,她会参加一些线下活动,和不同的人在一起交流,哪怕只是短暂的相聚,也能让她感受到生活的新鲜感。
小县城给了她更多生活张力,她选择在这里扎根,偶尔像是出去掠食的鸟,带着吸收到的营养一次次从大城市回归。
04
“全职博主,不一定要做一辈子”
在聊到未来生活规划方面,方方觉得,全职博主并不一定会一直做下去。
对审美和电商感兴趣的她,未来希望可以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里面卖一些具有自己独特理念的衣服和物品,为那些拥有慢节奏意识的人提供服务。
方方有一个出书梦。
她已经想好了,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书希望写关于自己一路成长的故事。
之前有编辑邀请过她写书,在她看来,自己现在阅历还不足够支撑她开始动笔写自己的东西。她希望把这件事放在35岁之后去做。
那时候随着事业和阅历的提升,应该可以写出更具有深度的东西。

大学时代,她见证过公众号的兴起,而她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未选择入局,眼看着一些人成为潮流中的分子,而她却未能将自己的写作付诸于实践,在这里结出果实,而这,让她对公号有着很独特的感情。
即便在公号写作带来的收益并不多,她依然坚持更新着。在这里,她会写很多关于自己婚姻生活、做小红书经历的碎碎念。
我们在聊到小红书写作1000字的限制时。
方方语调激动,“作为创作者,你也应该有过在小红书创作方面的苦恼吧!”
在她看来,小红书的调性会让人不得不压缩自己的表达欲,为了让内容更具有可读性,会写的更碎片和花哨,这让她最早的时候会感到有点郁闷。
后来她选择把更详尽的表达放在了公号的文字里。
但她非常感谢小红书,让她得以被看见,并生出了更为强大的力量。
“其实说白了我现在的工作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所以我工作起来会觉得很有干劲,很开心。”
在她看来,写作是一件可以表达自己的事情,从源头上和自己切实紧密相连,并不会带给自己折磨或者磨损。
未来,即便不会做全职博主,方方也会继续写下去。
或许,在流量、身份以及产品的背后,最让写作者们心动的,是写作本身,唯有写作,是不灭的。
采访后记
在采访方方的两个小时里,我心中早就设定的故事航线已经偏离了许多。
我采访的很多女孩,大多都拥有一个更大的故事容器。比如,逆流而上心怀热望;又比如历经困境,守得云开;亦或者不断求索才释放天赋活出真我。
而方方的故事原型属于另外一种。
她豁达而乐观,生活在一个平实而稳健的语境里,她身边的每个人都朴素善良,互相编织而成安全的叙事氛围。这让她在全职博主、新手宝妈、远嫁女儿这些身份中,活得全心全意。
从前吸引我的,是大部分女孩在社会结构碰撞下,对自我的求索,是一连串朵乌云再伴随着一段晴日的节奏。
而方方吸引我的,是女性如何像水流一样,耐心地穿越每一个成长节点,保持自己活泼的心境。
在写的过程中,我心中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为什么需要女孩子一定要有核心困境呢?她就不能是这样明媚的,不需要抵御的状态么!
她当然可以。
而这,才应该是生活的常态。
希望每个女孩,都可以不必以抵御的姿态进行生活。
也希望你的梦想,不会淹没在平凡的琐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