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辣酱炖排骨,冬天里的小暖意
前两天我妈说,桂林的辣椒今年格外便宜,天气冷了,就去赶圩买辣椒,剁辣椒酱。我在苏州还存着半瓶去年从家里带来的辣椒酱,一直抠抠搜搜、小心翼翼地吃,因为吃完买不到的。
虽然桂林辣椒酱作为桂林三宝之一,是常年四季有卖的,但农家自己的辣椒酱,却是只在冬天才做。
冬天是辣椒变红的季节。在特定的日子,去桂林人认定的盛产好辣椒的集市,用蛇皮袋装上十几斤又大又红的朝天椒,拿回家洗净,在冬日暖阳下晒干表面水分——因此做辣椒酱必须挑选好天气。
大蒜、豆豉、刀豆,这是我家最常用的辣椒酱配料,各家都稍有不同。把它们跟红红的辣椒混在一起剁碎,边剁香味儿就边溢出来,闻着都要流口水。
从前正阳步行街十字路口,有家桂林菜餐厅,每天派一个人在餐厅门口剁辣椒酱。只见此人左手是一把大刀,右手也是一把大刀,马步一扎,核心收紧,左右开弓剁得辣椒香气扑鼻,路过的人都忍不住要买——这样剁上个把小时,是要点功夫的呢。
辣椒和配料剁好之后,拌上盐,再加一点桂林三花酒,装在瓶子里,留一点空隙给它们发酵用。最后垫上剪得圆圆的一片小荷叶,或是小粽叶——我也没搞懂这是为了增添农家趣味或视觉美感,还是有它真实的功能,或许是没有保鲜膜的时代用来隔绝空气的——再盖上瓶盖。
装辣椒酱的瓶子通常不会专门去买,用吃完豆腐乳的玻璃瓶就行了嘛,装过蜂蜜的瓶子也是极好的。所以我经常拿到外面写着“花桥腐乳”或“高级蜂蜜”,但里头装着辣椒酱的瓶子。这样的瓶子会被反复使用很多次,有时超过十年——再放放或许要成传家宝了呢。
有钱人家传玉石金银,普通农家传个辣椒酱玻璃瓶,小孩子长大了也一直有美味的辣椒酱吃,这也不赖。
做好的辣椒酱要放一个月,里头的植物和菌才能充分发酵,把辣椒刺激的辛辣变成更醇厚的辣。放越久越香,前提是不能有生水和油混进去,所以挖辣椒酱一定要用最最干净干爽的筷子。
我这瓶放了一年的辣椒酱,可算是陈酿了。做火锅汤底放一点,炒青菜放一点,煮面煮粉放一点,炖豆腐白菜放一点,做啥都能放一点——只要这个菜想加点辣。它也可以作为蘸水来吃,混上一块豆腐乳,肉类豆制品蔬菜,蘸一下都能好吃加倍。
今天的苏州像桂林冬天常见的样子,阴又冷,需要一点热度和辣度,那就来做个辣椒酱炖排骨吧。
准备好排骨、蒜头、干辣椒、猪油、辣椒酱,啤酒。
猪油一大勺烧热,蒜头干辣椒扔进去爆香,再挖一大勺辣椒酱到油里炒一炒,香气四溢。排骨下锅,大火翻炒,直到排骨滋啦滋啦冒油,颜色变成微黄。这时一整罐啤酒倒进去,盖上盖,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吧。
炖个10分钟,往里倒点酱油翻一翻,让排骨上色,继续小火炖。中途如果水炖干了,也可以再加水。
炖到筷子一戳就能戳进肉里,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点盐(有时辣椒酱放得多,加上酱油的咸味儿,盐不放也行),就开饭了!

热气腾腾的辣椒酱炖排骨要趁热吃,又热又辣,马上就能冒汗。一冒汗,阴冷天气带来的心理阴霾就少了很多。
发酵后的辣椒酱,复杂香气浸入排骨,加上排骨本身的味道,还有啤酒跟肉起了化学反应带来的滋味,又辣又香非常开胃。吃完剩下的辣油汤,第二天加一杯水,炖豆腐白菜粉丝,煮米粉面条,都是很好吃的,一点儿不浪费。
如果家里有笋干、梅干菜、干木耳、萝卜干之类冬天常囤的干菜,也可以提前泡一下,放进去一起炖,都很好吃。
在没有空调暖气的年代,西南阴冷的冬天,桂林人就靠烧炭火、吃辣椒酱,来给冬天增加暖意。我也继承了这种习性,不爱开空调,爱吃辣。
既然家里新的辣椒酱已经在做,那我珍藏的这瓶陈年辣椒酱就可以在过年前放心吃完了!日子又有了新盼头——这是需要花时间等待的发酵食品带给生活的可爱小情趣啊。
-
要跳舞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2-02 01:04:43
X316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江浙行记30】在丽水看龙泉青瓷、龙泉宝剑,参观浙大旧址、青瓷博物馆、香菇博物馆 (16人喜欢)
- 语言与不平等 (133人喜欢)
- 【江浙行记29】逛丽水松阳半岭上田村,寂静无人的美丽小古村,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大民宿 (16人喜欢)
- 【江浙行记28】逛丽水松阳古村杨家堂,深山里的立体古民居,在山中古道沿溪水徒步 (13人喜欢)
- 【江浙行记27】在丽水松阳县深山里的农家乐,逛老村赏冬柿,喝端午茶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