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环境看小出版业——出版从业者应有的基本认知
图文/杜辉
我写文章一直强调要从社会、经济、科技等大环境看传统出版的小行业。经常能看到有人或反驳或不屑这个观点,觉得我干好自己的出版工作就是,关心行业以外的事情干嘛?有什么意义?
没有意义嘛?社会、经济、科技等,那个对出版行业的工作没有直接、间接的影响?你了解行业外的事物越多、越深刻,你越能做好出版,越能让你所在的出版机构盈利、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
前几年印刷用纸价格暴涨还记得嘛?当时国家调整了进口废纸的政策,并对纸浆的进出口税率有所调整,所以造成了纸浆供不应求、原材料涨价,再叠加其他一些因素,造成了印刷用纸价格的持续暴涨。如果你能关注到政策的变化,并对政策有一定的预见性,在政策出台之前或刚刚出台的时候开始囤积印刷用纸,那后面你转手卖纸的收益都比你做书的收益高得多。许多品种纸张在价格最高时都已翻番,如果你对行业以外的事物有足够的认知,那你是不是能躺着赚钱?就算你不倒纸,而是自用,那是不是可以大大降低你的图书印刷成本,是不是能让你的产品竞争力更强,收益率更高?这能叫没影响嘛?
最近几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很大,你做引进版图书,做版权输出你用什么和对方结算?绝大部分是用美元或者以美元计价吧?22年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到了6.3069:1的高点。22年10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到达了7.3745:1的低点,期间波动幅度近16%。2023年在美联储不断加息下,美元1年定期利率最高达到5.5%。如果你能了解,并预测到汇率的变动,提前做一些准备,在汇兑上是不是能减少损失,甚至是省钱、赚钱?有些款项你提前或者延迟汇兑了就是利润,如果你能看到趋势,那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你靠汇兑的收益就能有20%以上。一本书你什么都不干,就能省下20%的版税,你会不会偷着乐?是不是提高你企业的收益率?是不是压缩了你的图书成本?
ChatGPT以及其他平台推出的人工智能应用对从编辑到设计的冲击有多大?一方面是插画师、动漫绘画、美工的大量失业,另一方面则是你企业人力成本的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你如果善加应用是不是降本增效?这是不是科技带给你企业的红利?
要想举例还可以有很多,这就是大环境对出版业的影响。许多影响表面、短期看似只是间接的影响,还不能决定传统出版业的生死。但如果把时间轴线拉到中长期,把视角放在大环境,则是时代、科技、市场对传统出版业的降维打击。
出版业只是大环境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从商业、社会到教育等各个方面,现在传统出版业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小,越来越边缘化。这个社会离开了传统出版业仍然会发展、进步,人类依然会活下去,但出版业一旦脱离了社会、市场,则很快就会枯萎、死亡。
做出版,做出版人,想把出版做好,想让图书出版行业在众多的媒体之中有立锥之地,那就一定要关注行业以外的世界,而且要多关注,用的精力、时间甚至要超过你浪费在出版这个小事物上的精力和时间。视野放宽一些对行业好,对个人会更好。终究行业有消亡,但你要活下去,如果行业以外你半点不了解,半点不懂,等行业衰败消亡后,你拿什么生存?终究其他行业不会关心你能挑几个错别字,你知道码洋是什么这些有用没用的事。其他行业要的是你能创造财富的能力。
多关注大环境,对做好小出版只会有益不会有害。你不关注大环境,只关注小出版,你必然做不好小出版,也终究会把出版做死。
比如我们分析经济大环境对出版业的影响。经济好了,出版行业也许会沾光、销售好一点,但如果经济不好,出版行业肯定会比大环境更糟。因为购书是非必要的开支,在现在科技下,有太多可替代纸媒图书的阅读平台和渠道,且费用更加低廉,使用更加便利,内容更加丰富,如果消费者要缩减开支,为什么不转换平台和阅读方式?我有富裕钱,那买几本书不算什么,那我没闲钱,必然会压缩非必要开支,这里肯定就包括图书的消费。你了解了经济状况,可以预见到经济发展的周期和规律,必然对出版企业在经营上会有巨大的帮助。经济下行周期,你逆周期扩大品种、规模,你承担的经营风险会成倍增加。你顺周期经营出版企业,进行产品线、市场的有序规划和开发,必然事倍功半。这难道说关注经济和做出版无关嘛?
再比如说社会方面的生育率问题。最近十年,新生儿出生数量腰斩。但这个出生率降低,并不是一下腰斩的,而是逐年降低的。在这个人口出生下降的周期下,有多少出版机构在拼了命的开发少儿书产品线?从出版业自身来说,大家一窝蜂做少儿书,必然加剧竞争,造成恶性竞争,让市场卷得不能再卷。而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出生率降低,对应的必然是市场需求的下降。供应增加了数倍,而需求降低了一倍甚至更多,那竞争的惨烈可想而知,出版机构的盈利概率、盈利率必然大幅降低。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许多做少儿书的老牌出版机构都出现盈利下降甚至亏损,你个门外汉贸然闯入这个市场能做到盈利?自信从何而来?2023年我国新生儿出生数量预估在800万左右,比十年前已经下降一半以上,且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这也就预示着未来的少儿书、教辅图书、教材课本市场,都将受到进一步影响。需求端没了,你做个锤子,你的书卖给谁?赚谁的钱去?
当互联网兴起的时候,传统出版从业者没有在意,仍然守着那几张纸。当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传统出版者只是表示了关注,但并没有多少实质的学习和改变。当电子阅读兴起的时候,传统出版从业者坚信电子阅读不会取代纸媒。当自媒体、新媒体平台兴起的时候,传统出版从业者感到了无助和担忧,但只会眼睁睁的看着市场被抢走,仍是没有什么改变。当网店兴起的时候,传统出版从业者指责网店平台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新的商业模式破坏了他们陈旧低效的市场规则,但一切也只限于聒噪,仍然没有有效的行动。当以直播带货为增长点的新的销售模式兴起,传统出版从业者还在争论着低价低折扣这些过时、愚蠢的问题,但其实除了口炮,依然做不了什么。当其他行业分食出版业本就不大的市场的时候,我们这些传统出版从业者自问,我们做过什么有益积极的改变嘛?我们去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嘛?我们有科技创新嘛?我们做了有效的资本运作嘛?我们什么都没有做,要不是混吃等死,要不就是口炮自嗨,但在业务和金钱上,我们什么都做不出来。就因为我们如鸵鸟一般“埋头”苦干,所以在诸位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才会有现在传统出版走向穷途末路的感人结局。
我们作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从事的传统出版业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是在绝缘和真空的环境里存在,我们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是商业中的一个小领域,我们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科技等大环境而独立存在,更不要说发展和生存了。我们现在如果想求生,要做的就是没事少琢磨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少琢磨的地得到底怎么用,我们还是先琢磨如何盈利,怎样生存,怎么能提高自己的认知以生产出能满足消费端需要的内容吧。
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其实对于你的小世界,大世界并不感兴趣,消费者也并不感兴趣,更不会去埋单。那你感兴趣了半天,连饭都没得吃了,这不是忙了个寂寞嘛?读者关心的你不关心,那你做的内容读者会感兴趣嘛?读者懂得都比你多,那你出的书,你让读者看什么?其他行业都玩烂了的商业套路和模式,我们行业还在摸索学习的阶段,你能不被其他行业吞并,挤占生存空间?面对大环境的冲击,我们做过什么有益有效的改变嘛?我能有能力引领需求,引导市场嘛?当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财富都远低于社会平均值时,我们这个行业凭什么生存,还有存在的意义嘛?
睁开眼看看世界吧,这个世界从人文到科技都在日新月异的改变着。30岁的人做互联网都跟不上变化的节奏了,我们这些传统出版的从业者还抱着百年前的东西,几十年前的思维去做传统出版,不淘汰我们淘汰谁?你信写的再好能竞争过电邮嘛?你一本书没一个错字,但你写的内容没人感兴趣,读者会埋单嘛?你以自己的规矩和思维去守着传统纸媒,读者以大环境的眼光去改变消费习惯和需求,最后只能是读者抛弃你。
曾经我们说要做出版就要做个杂家,但那个杂家的含义更多是对各行各业基础知识的了解。现在如果想做好出版仍需要做个杂家,但这个杂家就是你要在各行各业都要有超过平均值的认知力,只有如此你才会有生存下来的机会,对仅仅是机会而不是结果。想做好出版,先要从关心大环境开始,别做鸵鸟了。

-
LM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26 08: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