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选相
文侯谓李克说:“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如何?”
【译文】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之前讲过,家里穷,希望有够精打细算的老婆;国家乱,希望有懂管理、会治理的宰相。现在我想找个宰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您觉得哪个更好?”
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译文】
李克先退了一步说:“卑贱的人不讨论高贵的事,地位疏远的人不讨论亲近者的事。我本在宫门之外任职,不敢对这种事情发表意见。”
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
【译文】
文侯说:“这是国家大事,先生请不要推让!”
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译文】
李克说:“国君您只是疏于考察,所以才会有疑惑啊。平常看他亲近的对象,富贵时看他交往的对象,显赫时看他推荐的对象,困顿时看他有所不为的操守,贫穷时看他拒绝哪些不义之财。只要根据以上五点,就足以判定人选,又何必要等我来说呢?”
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译文】
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已经定好宰相的人选了。”
李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您没自己仔细观察,我跟您讲选人的五大原则,基本就知道什么人了,不需要我来推荐——平常待着的时候,他跟谁亲近,跟谁来往过密?发达的时候,他给出去了什么?给了谁?给出去做什么?官运亨通的时候,他推荐了谁?他空出的位置让谁填上了?仕途不顺,使不出力气的时候,他选择不干不什么,还是逮着什么干什么?没钱、没吃、没喝的时候,他不接受什么?知道这五个原则,您就可以确定,这个人是不是有德,有才,是不是能够用。”
魏文侯按照李克的方法想了想,就说:“先生回去休息,宰相的人选我定了。”
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译文】
李克出来,遇见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你去征求宰相的人选 ,到底定了谁呢?”
克曰:“魏成。”
【译文】
李克说:“魏成。”
翟璜愤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己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
【译文】
翟璜立刻忿忿不平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我推荐了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凭借这些耳闻目睹的事实,我哪点儿比魏成差?”
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䘵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译文】
李克说:“你把我介绍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而谋求高官吗?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推断国君肯定会让魏成为相的原因,是魏成享有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都用在了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了家用;所以向东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而你所荐的五个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你怎么和魏成并列呢!”
【比周】结党营私。
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译文】
翟璜听罢徘徊不敢前进,行了两次礼,说:“我翟璜,真是个粗人,失礼了,愿终身为您的弟子!”
© 本文版权归 豆友mi8zckh9Vc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