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在境外大量消费购物
拥有惊人消费能力的中国内地游客,去年成为英国和法国第一大旅游消费群体。中国还紧随俄罗斯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境外消费国,且是境外消费额增长最快的国家。只知其标不知其本的肤浅的西方人怎么会懂得其深奥的内幕?那是一种被长期压抑着的近乎疯狂的购物消费欲望的释放的过程.西方工业产品制造巨头们对此又惊又喜,天底下居然有如此怪异的好事?当他们慢慢缓过神来发现还真是天上掉馅饼了,而为西方工业巨头奉献这又大又香馅饼的人就是国内消费市场被扭曲到了不正常程度的中国和他们消费者.
全球著名退税机构环球蓝联集团(Global Blue http://www.global-blue.com/zh/ , 原名“全球回报集团”)近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内地游客2009年在该集团英国加盟商店的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26%,成为英国第一大退税购物群体。
此外,中国内地游客在该集团法国加盟购物商店消费约1.58亿欧元,同比增长47%,取代俄罗斯人跻身法国第一大旅游消费群体。
全球退税购物份额排第二
环球蓝联集团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购物退税服务体系。近年来,中国游客在英国购物总额和平均消费额均快速增长。去年,中国游客在英国的平均消费是490英镑,比上年增长29%。
在英国购物额紧随中国消费者的,是阿联酋、科威特、沙特、尼日利亚和俄罗斯等国游客。但其他国家游客的消费额增速远逊于中国,排在第二的阿联酋同比仅增26%。
而在更大范围内,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境外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
环球蓝联集团的数据显示,去年截至11月,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7%,是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俄罗斯游客在全球退税购物额中的占比为15%,居第一;中国人紧随其后,占12%。
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统计数据,2009年1--11月,我国公民出境4341万人次,同比增长3.3%。据此推算,全年出境人数约为4750万人次。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表示,中国公民出境旅行人数从2002年的1660万人次到2009年的4750多万人次,6年里增长近3倍。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即便是在全球旅游业最不景气的2009年,中国出境游客数同比仍保持了4%的增长。而去年,全球出境游客数减少了4%。他认为,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游客开始涌入欧洲和亚洲;到了80年代,日本人开始大规模出国旅游;而到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出境游的“新生力量”变成韩国和中国台湾游客。如今,中国大陆的旅游者日渐成为出境游的主力军。境外购物金额高出亚洲水平100美元.在一项针对亚太地区旅游者消费的调查中,维萨(Visa)公司发现中国消费者在境外旅游时,通过免税商店购买的商品金额平均为333美元,比亚洲平均水平高出约100美元。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专业研究机构艾威联合旅游顾问有限公司去年对15个省市约3000名出境游客的问卷调查显示,除支付给旅行社团费外,中国游客在境外还人均消费1435美元,其中购物消费991美元。
购买奢侈品成为多数中国出境游客的目标。对中国内地游客来讲,5年前香港可能是最流行的购物目的地,而最近一两年的新趋势表明,一些中国游客去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就是为了购物。
欧洲国家较低的退税起征点更是刺激了这种消费。法国的可退税最低金额为175.01欧元。而爱尔兰的起退额为0,德国的起退额为25欧元。
中国从1994年开始对部分商品征收消费税,其中奢侈品的税率在3%-45%之间。国内政府指定央企和特定利益集团与外国制造商包括外国制造商直属的出口销售公司达成战略同盟,垄断该品牌商品销售渠道,造成进口品牌商品价格奇高,让国内消费者要买只有这样一个统一价格,没有其它选择,盘剥国内消费者,他们共享高昂商品价格带来的滚滚税收和销售利润.这在进口豪华汽车销售上尤为明显.它事实上也违反了反暴利法和反垄断法.但它往往打着保护民族工业的幌子来实施的.另外,国内消费税和境外退税的存在,也造成了同样的商品在中国的价格远高于国外价格的现象。据AC尼尔森公司的调查,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国外购买奢侈品的原因是价格较低。汽车境内外销售价格大部分都相差2-3倍,最高可相差4-5倍.境外个人是无法购买汽车运回国内的,因为政府不允许没有特许情况下进口的.所以,我们没有看到过到海外去旅行后带一辆汽车回来的事情发生过,而金融危机也成为退税购物的契机。金融危机以来,欧元贬值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人在欧洲的消费。
除价格因素外,对于品牌原产地的信赖也是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AC尼尔森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在国外购买奢侈品可让他们放心——产品是来自正宗厂家。本国公民喜欢选择到境外消费说明自己国家消费环境不理想,品种少而不齐全,质次价高,服务,诚信,不能使消费者满意.原本在国际市场上定位低档汽车已经趋于淘汰的桑塔纳只卖4000美元,在中国最高曾经卖到17万人民币,而且还要缴纳"扶贫税".与此同时,桑塔纳的销量创下世界级记录.中国政府的行政能量是惊人的强大,任何的愚蠢的盲目低估将带来灭顶之灾.加入WTO后进口商品就降低了吗?不全然!奔驰顶级车系S600在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卖10万美元,各种税费都在了,相当于人民币70几万,而在中国大陆裸车就要卖259万,想要提车最起码再追加40万税费.非但如此,还常常断档缺货,以致于总部位于斯图加特德国奔驰制造商巨头们欣喜若狂,感叹中国真富有啊!他们都无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这在完全市场化的西方国家来说简直是太神奇了.全世界男人女人都喜欢的看上去年轻漂亮性能极佳的德国宝马硬顶敞蓬车330i在美国和欧洲卖折合人民币28万到30几万,在中国大陆裸车就要卖到72万,想提车再追加12万税费.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宝马的董事们原本按国际惯例应该把技术含量最高的7系移至中国生产,并向中国的合作方提供一定的技术转让,但现在看到汽车如此的旺销,他们就渐渐放弃这种打算了.这种现象几乎涵盖所有商品,有时甚至包括房产!(一些地方的执政党偏偏就是很喜欢兼任"地产党",可以留点标本,体验大手笔话花钱,尝尝当投资家的快感.也许还能捎带些超级大礼包,已经被拿下的号称"钱多,房多,女人多"的杭州前副市长许迈永就是明证,在极少数媒体公布事件之前,善良的人们哪里知道发生了这么大这么多的祸国殃民的事,据说当时只有什么级别以上的干部才传达到.).商品价差只是程度不同罢了.黄金,白金,钻石,高档手表,移动电话机,笔记本计算机等等都是这样.要知道国外的人工成本远远高于我们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售价依然高于人家.去杭州以天价吓人而闻名的奢侈消费场所--杭州大厦走一走看一看就明白,这那里是卖国际名品,分明是抢钱!LV就是路易威登,漆皮女拎包16000,英国手机76000等等举不胜举,考验着您的消费欲望和神经,来到杭州大厦您就会感觉到自己赚钱速度慢,赚钱本事低,所以想要与国际接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您会在潜意识里想下一次自己去香港日本欧洲美国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还正宗,只是花点路费时间再加累点,这样至少可以不做冤大头!于是被压抑数年甚至一辈子的一个家庭甚至数个家庭的消费闸门就被打开了,超级消费大礼包就送出去了.我们呼吁改善国内的商业环境,公平诚信,引入公开公平竞争机制,反对特许垄断吸取暴利,为民造福而不是盘剥国内消费者.中国公民能不出国门在自己的国家里就能买到世界顶尖优质商品,加一定的税可以,但别太离谱,更重要的是别老拿保护民族工业大旗吓唬人.那种保护措施其实是在保护特殊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让他们堂而皇之地盘剥国内消费者,从而攫取高额垄断暴利.应该放开进口汽车经营许可权.中国汽车工业保护了那么多年,现在与世界水平距离有多大,大家都清楚,应该象搞"两弹一星"一样把中国的汽车工业搞上去.让中国公民的消费行为真正拉动内需,而不是都拱手送给外国的产业了.
全球著名退税机构环球蓝联集团(Global Blue http://www.global-blue.com/zh/ , 原名“全球回报集团”)近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内地游客2009年在该集团英国加盟商店的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26%,成为英国第一大退税购物群体。
![]() |
此外,中国内地游客在该集团法国加盟购物商店消费约1.58亿欧元,同比增长47%,取代俄罗斯人跻身法国第一大旅游消费群体。
全球退税购物份额排第二
环球蓝联集团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购物退税服务体系。近年来,中国游客在英国购物总额和平均消费额均快速增长。去年,中国游客在英国的平均消费是490英镑,比上年增长29%。
在英国购物额紧随中国消费者的,是阿联酋、科威特、沙特、尼日利亚和俄罗斯等国游客。但其他国家游客的消费额增速远逊于中国,排在第二的阿联酋同比仅增26%。
而在更大范围内,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境外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
环球蓝联集团的数据显示,去年截至11月,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7%,是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俄罗斯游客在全球退税购物额中的占比为15%,居第一;中国人紧随其后,占12%。
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统计数据,2009年1--11月,我国公民出境4341万人次,同比增长3.3%。据此推算,全年出境人数约为4750万人次。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表示,中国公民出境旅行人数从2002年的1660万人次到2009年的4750多万人次,6年里增长近3倍。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即便是在全球旅游业最不景气的2009年,中国出境游客数同比仍保持了4%的增长。而去年,全球出境游客数减少了4%。他认为,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游客开始涌入欧洲和亚洲;到了80年代,日本人开始大规模出国旅游;而到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出境游的“新生力量”变成韩国和中国台湾游客。如今,中国大陆的旅游者日渐成为出境游的主力军。境外购物金额高出亚洲水平100美元.在一项针对亚太地区旅游者消费的调查中,维萨(Visa)公司发现中国消费者在境外旅游时,通过免税商店购买的商品金额平均为333美元,比亚洲平均水平高出约100美元。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专业研究机构艾威联合旅游顾问有限公司去年对15个省市约3000名出境游客的问卷调查显示,除支付给旅行社团费外,中国游客在境外还人均消费1435美元,其中购物消费991美元。
购买奢侈品成为多数中国出境游客的目标。对中国内地游客来讲,5年前香港可能是最流行的购物目的地,而最近一两年的新趋势表明,一些中国游客去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就是为了购物。
欧洲国家较低的退税起征点更是刺激了这种消费。法国的可退税最低金额为175.01欧元。而爱尔兰的起退额为0,德国的起退额为25欧元。
中国从1994年开始对部分商品征收消费税,其中奢侈品的税率在3%-45%之间。国内政府指定央企和特定利益集团与外国制造商包括外国制造商直属的出口销售公司达成战略同盟,垄断该品牌商品销售渠道,造成进口品牌商品价格奇高,让国内消费者要买只有这样一个统一价格,没有其它选择,盘剥国内消费者,他们共享高昂商品价格带来的滚滚税收和销售利润.这在进口豪华汽车销售上尤为明显.它事实上也违反了反暴利法和反垄断法.但它往往打着保护民族工业的幌子来实施的.另外,国内消费税和境外退税的存在,也造成了同样的商品在中国的价格远高于国外价格的现象。据AC尼尔森公司的调查,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国外购买奢侈品的原因是价格较低。汽车境内外销售价格大部分都相差2-3倍,最高可相差4-5倍.境外个人是无法购买汽车运回国内的,因为政府不允许没有特许情况下进口的.所以,我们没有看到过到海外去旅行后带一辆汽车回来的事情发生过,而金融危机也成为退税购物的契机。金融危机以来,欧元贬值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人在欧洲的消费。
除价格因素外,对于品牌原产地的信赖也是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AC尼尔森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在国外购买奢侈品可让他们放心——产品是来自正宗厂家。本国公民喜欢选择到境外消费说明自己国家消费环境不理想,品种少而不齐全,质次价高,服务,诚信,不能使消费者满意.原本在国际市场上定位低档汽车已经趋于淘汰的桑塔纳只卖4000美元,在中国最高曾经卖到17万人民币,而且还要缴纳"扶贫税".与此同时,桑塔纳的销量创下世界级记录.中国政府的行政能量是惊人的强大,任何的愚蠢的盲目低估将带来灭顶之灾.加入WTO后进口商品就降低了吗?不全然!奔驰顶级车系S600在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卖10万美元,各种税费都在了,相当于人民币70几万,而在中国大陆裸车就要卖259万,想要提车最起码再追加40万税费.非但如此,还常常断档缺货,以致于总部位于斯图加特德国奔驰制造商巨头们欣喜若狂,感叹中国真富有啊!他们都无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这在完全市场化的西方国家来说简直是太神奇了.全世界男人女人都喜欢的看上去年轻漂亮性能极佳的德国宝马硬顶敞蓬车330i在美国和欧洲卖折合人民币28万到30几万,在中国大陆裸车就要卖到72万,想提车再追加12万税费.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宝马的董事们原本按国际惯例应该把技术含量最高的7系移至中国生产,并向中国的合作方提供一定的技术转让,但现在看到汽车如此的旺销,他们就渐渐放弃这种打算了.这种现象几乎涵盖所有商品,有时甚至包括房产!(一些地方的执政党偏偏就是很喜欢兼任"地产党",可以留点标本,体验大手笔话花钱,尝尝当投资家的快感.也许还能捎带些超级大礼包,已经被拿下的号称"钱多,房多,女人多"的杭州前副市长许迈永就是明证,在极少数媒体公布事件之前,善良的人们哪里知道发生了这么大这么多的祸国殃民的事,据说当时只有什么级别以上的干部才传达到.).商品价差只是程度不同罢了.黄金,白金,钻石,高档手表,移动电话机,笔记本计算机等等都是这样.要知道国外的人工成本远远高于我们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售价依然高于人家.去杭州以天价吓人而闻名的奢侈消费场所--杭州大厦走一走看一看就明白,这那里是卖国际名品,分明是抢钱!LV就是路易威登,漆皮女拎包16000,英国手机76000等等举不胜举,考验着您的消费欲望和神经,来到杭州大厦您就会感觉到自己赚钱速度慢,赚钱本事低,所以想要与国际接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您会在潜意识里想下一次自己去香港日本欧洲美国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还正宗,只是花点路费时间再加累点,这样至少可以不做冤大头!于是被压抑数年甚至一辈子的一个家庭甚至数个家庭的消费闸门就被打开了,超级消费大礼包就送出去了.我们呼吁改善国内的商业环境,公平诚信,引入公开公平竞争机制,反对特许垄断吸取暴利,为民造福而不是盘剥国内消费者.中国公民能不出国门在自己的国家里就能买到世界顶尖优质商品,加一定的税可以,但别太离谱,更重要的是别老拿保护民族工业大旗吓唬人.那种保护措施其实是在保护特殊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让他们堂而皇之地盘剥国内消费者,从而攫取高额垄断暴利.应该放开进口汽车经营许可权.中国汽车工业保护了那么多年,现在与世界水平距离有多大,大家都清楚,应该象搞"两弹一星"一样把中国的汽车工业搞上去.让中国公民的消费行为真正拉动内需,而不是都拱手送给外国的产业了.
-
Jumpfishyu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26 06: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