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 | 比较文学的危机 韦勒克 1958
写作背景: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届年会上韦勒克作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挑战性宣言,对当时一统天下的法国学派进行了猛烈批判。
批判的三个方面(重要):
题材和方法的人为划分,渊源和影响的机械论概念,慷慨然而是出自文化民族主义的动机。韦对这三个方面都进行了猛烈批评。
论文梳理:
首先,先说比较文学遭受到的危机,并且讽刺19c的学术界——对任何事实的积累都怀有一种天真的态度,相信积累的东西总有一天能对学术有所贡献。目前的比文学届现象: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课题和一套具体的研究方法。过去的法国学派虽然有一些意见,但是韦认为,这些都是强加的过时研究方法,是19c僵死的唯事实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
题材和方法的人为划分:
韦和法国学派都支持,西方文学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关系交织而成的一个前后一贯的整体。
韦反对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的划分。认为这将比文的范围缩小到文学外贸,将一个整体打碎,形成割裂杂乱的关系网络。这些研究只能立足于渊源、影响、原因和结果,但不能对一部作品进行总体的考察。文学不是一对一的辐射关系。
韦主张不把比文限制于两种文学之间的外来交易关系(这会导致注意一些文学之外的东西,比如二流的作家、翻译、游记、媒介),而是要注意文学。否则就会让比文成为调查外国渊源和作家声望的附属学科。
在研究方法上,法国学派也有局限性。比如伽列和基亚最近想开始做民族的幻想、民族间的想法(阐明研究),但是韦认为这不是文学研究!虽然扩大了文学比较范围,但是也会让文学研究消融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史。
渊源和影响
韦批判了法国学派的核心——19c实证主义的唯事实主义。韦认为,文学是一个整体,一个崭新的结构,不能出现“x发生,y必然发生”的事件,所以比文也不能把文学分解成渊源和影响。
民族主义:
虽然比文的研究者大多都是站在十字分叉路口上的人,但是在他们的作品中仍能看到民族主义的影子。似乎一切都是为了壮大本民族的力量。当然,这些爱国主义不等于德俄的狂热民族主义,这些爱国主义心理驱使下的研究也有意义,但是这样的精神会造成“记文化帐”的情形,学者会尽可能证明自己国家对别的国家尽可能多的影响/吸收。
接下来出现了经典名句(真的说的好重):
在我看来。题材和方法的人为划分,渊源和影响的机械论概念,慷慨然而是出自文化民族主义的动机,这些似乎就是比较文学研究持久危机显露出来的症状。
接下来的呼吁:
三个方面都要调整。“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间的界限应该废除。韦希望简单地说成文学研究或文学学术研究。(因为交往本身就带有比较性)并且“批判”也应当纳入考量范围。不对作者、作品做出评价,本身就写不出文学史。理论、批评、历史三者应该合力,来对一个文学作品做出描述。不应带有文学研究的外部事实主义。
文学应该有别于思想史、宗教、政治观念、情感史的研究,应强调“文学性”。文学研究有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应保有“整体论”的概念,将艺术品视为一个千差万别的整体。
整篇文章从主要都在批评法国学派,重点批评题材和方法、渊源与影响、民族主义。并提出了美国学派的改善观点:立足于文学这个整体,将文学批评纳入研究领域。
个人感觉读下来有一个特别困惑的part就是,感觉美国学派说的都太抽象了。
-
又禾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22 18: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