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常生活
曾今如数家珍的90年代好莱坞获奖电影,最近观影过程不太愉快——或快进或中途中段,一种直观的感受式——假。电影当然是假的,但让我难受是一种套路的假——一系列精巧设计的drama后,主角们得到了各自的救赎,一切豁然开朗,欣欣向荣的样子让我极度乏味。这是成年人的童话故事,面对当今内卷的东亚社会,吞吐着窒息的气息的我真的不需要糖分这么高的甜点了,反倒是愿意吃下那口毒苹果,长眠不醒。
逐渐理解大众对于奈良美之那些带着邪恶气息的娃娃的喜爱,理解滨口龙介《夜以继日》里诡异的音乐,理解村上村书书中淡漠冷库的少男少女们……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感觉,有时像浓雾中各自在各自孤岛举着照明灯,光线被雾气弥散,模糊的人影,潮湿的空气,将人间隔的湿冷海水……
《此时此刻》这类都市爱情电视剧的出现,到是看得我很开心,让我喜爱的不是剧情本身,而是它力图要建立起的一种“新常态”:捕捉那些平常生活瞬间,将其夸张放大成一出张力的戏剧,点到为止,不至于上清晰的价值或完美地救赎。当代都市人有太多的欲念、不甘、期待和破碎和妒忌,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等车的瞬间、工作奔溃的瞬间、周五结束加班归家的瞬间、伴侣手机出现奇怪信息的瞬间弥散但又转瞬即逝,仿佛不足挂齿……如同电视剧中嫖客对妓女的爱,出轨的夫妇之间的情愫等等,那些不能被讨论的,但往往在脑海中闪现过得瞬间的“邪念”被编剧巧妙地截取,延续,编成一个精彩的故事,呈现在我们面前,等着我们指摘,或饶有趣味的幻想。
普通男女之间若无其事的清新浪漫之中身上潜藏着激荡的社会变革。
沃尔夫笔下的《达洛维太太》,记录了主妇克拉丽莎一天的生活,我们在她一天的各种欲念中游走。她喜欢老公带来的上流社会的一切,跳舞、骑马、晚会,没完没了的闲聊。但今日突然被一种无名的恐惧和空虚笼罩了,她感觉“自己成了隐身人,不为人所见,不为人所知”,甚至想到了死亡。她开始对这无可指摘的生活产生了怀疑,表面上仍在笑脸迎人,内心却觉得“日子难挨,危机四伏”。
又似《再见爱人》中我们热烈讨论几对夫妻呈现的当代亲密关系新困境——窥见在经济与文化双轨推动两性平权过程中,随着都市社会中父权意识的减弱和女性地位的提升,传统的夫妻权力模式逐步消解,两性权力关系开始进入真正的博弈后带来的新困境。困惑的女性——外出工作的同时仍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庭事务活动,发展出了看似“平权”,实为“夫权”的传统夫妻权力模式。无所适从的男性:一边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改变,承担起以往传统女性的工作,艰难地适应,一边又因父权制带来的巨大思维和行为惯性,使得他们难以发生真正的改变,无法消解“强者位置”被剥夺的失落感。
时代在完成它的更迭,我们都被裹挟其间。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