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摩游记-5:多尔玛巴赫切宫(新皇宫)、贝勒贝伊宫、加拉太塔
三个清真寺看完,继续乘有轨电车1号线到亚洲区看新宫。多尔玛巴赫切宫新宫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沿岸上,宫殿建筑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绵延600米, 基本上是帝国走向衰落的建筑作品,完全的洛可可、巴洛克欧式风格,用重金堆砌,完全丧失特点,土豪一样的存在。。不像老宫(托普卡帕宫)是个独特的伊斯兰风格存在,能真切地感受到帝国的文化艺术和恢宏气势,隐约透露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



新宫拥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会客厅,犹如迷宫。门、窗和天花板都经过精心装饰,有些地方还用黄金点缀。其中最大的厅堂由56根圆柱支撑,吊着一个重达4.5吨、由750颗灯珠晶体构成的巨大枝形水晶吊灯。
宫内还收藏有不少名家名画,分布于大厅及客房。新宫的后宫建筑更加气派,尽显豪华,让人叹为观止。浴室和卫生间全用白色大理石镶嵌,所有的门窗都是优质木材精雕细刻。卧室宽敞明亮,摆满豪华家具,一张巨大的铁床摆在房间的显要位置。门口台子上摆放的两个来自东方中国的精制大花瓶格外显眼。





出来有些失望的,也在犹豫要不要去贝勒贝伊宫(夏宫),做了攻略介绍很值得一去,但不在交通线上,需要打车过去,而伊斯坦布尔的出租车是被人普遍诟病的,宰客太厉害。好不容易拦了一个车,报价300里拉,肯定是贵了,想想还是去。贝勒贝伊宫,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紧邻1973年修建的博斯普鲁斯大桥(现改叫7月15日烈士大桥),位置非常好,有观赏海峡景观的绝佳位置,海风凉爽,视野开阔,海鸥很多。





贝勒贝伊宫(土语:Beylerbeyi Sarayı),它是伊斯坦布尔最著名、最美丽的宫殿之一,也是此行最值得看的,最有帝王之气!它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由奥斯曼帝国第32任苏丹阿卜杜勒-阿齐茲(Sultan Abdulaziz)一世下令兴建。它始建于1861年,1865年完工,由奥斯曼帝国时期著名的Balyan建筑师家族设计。它用作帝国苏丹的夏宫以及招待外国贵宾的宫殿。1869年,法国的欧仁妮皇后在前往苏伊士运河途中,参观了贝勒贝伊宫。温莎公爵和公爵夫人也曾访问贝勒贝伊宫。
这座宫殿由白色大理石建造,极尽奢华的内部装潢,奢华低调考究,,,富丽堂皇!规格、艺术价值远远超过托普卡帕宫和多尔玛巴赫切宫,,让人感慨苏丹的富庶和审美非同一般,,到底是世界十大宫殿之一,可惜内部禁止拍照。宫殿庭院中还曾种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如同梦境一般的贝勒贝伊宫也被称作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美妙的一角。


加拉太塔(Galata Kulesi),是拜占庭皇帝阿纳斯塔修斯在507年修建的灯塔,最初用木头建造,后来在十字军东征时被焚毁,直至1348年由热那亚人用石料重建复生。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塔还曾身兼数职:警卫塔、监狱、天文台。加拉太塔是伊斯坦布尔的至高点,,从加拉太塔上可以鸟瞰伊斯坦布尔全城。












奥斯曼帝国航空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发生在加拉太塔。据说,1609年至1640年,赫扎芬·艾哈迈德·切莱比(Hezarfen Ahmed Çelebi)生活在奥斯曼帝国期间,他通过研究鸟类飞行制作出了一对翅膀,之后他戴着这对翅膀从加拉太塔顶跳下。他成功飞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终降落在于斯屈达尔。
事实上,根据土耳其著名旅行家埃夫利亚·塞莱比(Evliya Çelebi)在他的《旅行记》中所说,这次飞行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洲际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