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认知——2023110601
预付式消费在促进消费、活跃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此领域中却也问题不断、纠纷频发,尤其是在美容健身、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中,因预付式消费产生了大量民事诉讼案件,不但耗费了司法资源,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首先应当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有关方面应尽快制定、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的法律法规,对前提条件、风险控制、资金监管和违约责任等各方面、全过程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补齐短板,杜绝隐患,把预付式消费纳入法治轨道。其次,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有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深入、持久开展法治宣传和诚信教育,使预付式消费的双方都能牢固树立守法经营、诚信为本理念,携手共进、相向而行,提振信心、扩大消费,共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87733
随着算法技术不断深度介入,根据用户画像、浏览取向进行“量身定制”的信息推送方式,存在于用户被动接收和自主浏览网络信息的很多场景之中。而本应是观点碰撞之地的评论区,随着算法技术的入侵,“差别”的大门被关上,评论区向你推送的评论都在支持你的观点,告诉你:“你是对的!”不同观点、不同世界之间被筑起了厚实的墙壁,使网络用户深陷信息茧房之中。信息茧房一词出自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所著的《信息乌托邦》一书,指的是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己置于像蚕茧一般的狭小天地之中。在新媒体环境下,算法技术更是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兴趣偏好不同的网络用户被贴上了内容各异的标签,接受着算法技术安排的外界信息“投喂”。如此往复,人们所接触的信息会越来越单一,知识面也将停止向外扩展,思考能力会停滞不前,甚至失去辨别真相的能力,犹如井底之蛙,将自己束缚在“茧房”当中,自以为手握的就是真理。当算法技术连评论区都不放过时,信息茧房破坏思维多样性的情况将会愈演愈烈。在算法的操控下,不同网友的评论区千人千面,每个网友优先看到的都是与自己意见一致的同质化评论,长此以往,会反复强化用户的自我认知,形成思维固化,越来越偏执。评论区在这样“被设定”的发展趋势下,将会使社会偏见和分歧越来越大,一旦人们在现实生活遇到持不同想法的人时,便容易吵得不可开交,转而回到评论区寻找认同感,形成恶性循环。——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89173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呈现碎片化趋势,体量轻、节奏快、时长短的短剧迎合了观众节约时间、高效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青睐。小程序短剧让人上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与常见的剧集相比,小程序短剧内容更“爽”,一两分钟就能迎来高能剧情,情绪大反转;二是小程序短剧付费路径简单直接,受众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即可付费观看。每集虽然只有一两分钟,但每集结尾都有小反转;每集虽然收费不多,但想要看完一部短剧也需要几十至上百元。小程序短剧正是在反转高能剧情的刺激下,让人欲罢不能,有人甚至在多个小程序包年卡,花费数千元。 短剧行业一开始被认为进入门槛低,拍摄成本也远低于长视频拍摄,一度被视为“以小博大”的内容类型,甚至有“7天拍完、8天过亿、10天财富自由”的说法。众多入局者都想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其中也存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网络微短剧,采取责令整改或下线处理。对传播违规网络微短剧的“小程序”及其开办主体,视情节轻重,采取断链、下线、下架、注销备案、停止接入服务、吊销相关许可、联合惩戒等相应措施。此举无疑非常必要。目前,多家平台已针对微短剧创作传播问题,制定了相关平台规则,强化价值导向、规范传播秩序、打击不良内容和账号。6月1日,短剧还迎来“许可证”时代,小程序短剧也需要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根据相关审查管理规定颁发许可证,才能上线播出。这也意味着小程序短剧让人上头的“狗血”“低俗”剧情将得到遏制。——http://views.ce.cn/view/ent/202311/03/t20231103_38777569.shtml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考试作弊的打击力度,对于代考招聘笔试的行为依法严惩,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各个网购平台和社交平台也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禁止发布代考作弊信息。在平台上,代考中介经常用“助攻”“上车”等各种各样的“行业黑话”掩饰着自己,等待“懂行人”来下单。平台管理者应通过大数据技术,运用“关键词过滤+人工核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和叫停代考作弊广告,对于涉事账号予以封禁,不给代考?中介生存空间。此外,将作弊考生和代考者纳入失信记录,有助于提高代考作弊的违法成本。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通过作弊参加考试的考生,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并将计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有关部门不妨将非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作弊也纳入失信记录,向社会公开,供用人单位查询参考。如果“一处作弊,处处难行”,考生就不敢再轻易逾越雷池。——http://views.ce.cn/view/ent/202311/03/t20231103_38777562.shtml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写出了彪炳史册的《自杀论》;他指出,当个人与社会团体或者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http://views.ce.cn/view/ent/202311/03/t20231103_38777572.shtml
衷于囤物品,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恐慌心理,便跟风囤积,唯恐落后。二是吃过物质短缺的亏,心有余悸,遇事求稳、求安全,囤点东西以防不时之需。对此,相关部门完全可以对“症”下药。比如,在信息披露上更及时、更充分。再比如,在物品供应上更充足、更高效。以囤积阿奇霉素为例,权威部门、专业人士和主流媒体都要主动发声,回答公众的疑问,打消人们的顾虑,以更好抚慰人心。同时,药企也要加大供应力度,确保热门药品不断货。各种问题都需要做好解读,人们也就不会胡思乱想了。——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3/1020/c436867-4010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