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中国收藏照片集
去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朝圣之旅。
多少年前,当第一眼看见那尊水月观音的时候,我不仅震撼于这尊佛像的美丽,更在心里留下了念想,有一天,我要去亲眼看看她。
这个愿望在这几年变得越发强烈。
于是,这一次,我下定决心,一个人飞三小时,从费城到堪萨斯城,停留三十个小时,只为了去实现自己多年来的夙愿。
看到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我是来对了。亲眼看见的这尊水月观音的美,尤其是在近乎整面墙的广胜寺壁画背景前,在北京智化寺的藻井之下,在精心挑选的金、元、明佛像的胁伺中,在我的心里激荡起无法言说的感动。
言语是多余的,还是看图吧,大家可以自己感受













我一个人静静坐着、站着,看了好久。在彼时彼地,时间的流逝已经没有了意义。
上一次见广胜寺壁画是在大都会,如此大的面积,从天到地,气势磅礴。我一直会忍不住想,如果当年广胜寺的这几墙壁画没有流离失所飘散各地,今天走入寺院中,环顾四望,又将是何等的震撼





我没有什么顾忌的躺在地上看藻井。那一刻,安安静静的,没有其他人,仿佛整个大厅都在为我展开自己全部的美丽


面对壁画的左手侧是一尊元代的观音木雕塑像



右侧是一尊金代的木雕塑像

挨着元代木雕的是一尊明代的观音。造像也是精致的,但放在这些金元的佛像面前,线条、姿态、神情就不免显出有些生硬而程式化的拘谨

我在这座大厅里待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但依然看不够。离开时是满心的舍不得。游客渐渐多了起来。两位老师带着很小的孩子们坐在观音下面讲故事。观音看着他们,炽盛光佛看着他们。我想如果佛和菩萨此刻的心情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应该会是欣喜的

出了大厅,一眼可见的就是易县的罗汉。这是我看到的第四尊易县罗汉。相比于以前所见的,这尊罗汉挑起的双眉和高耸的颧骨,仿佛令他有了一些特别孤傲不群的气质


他的对面,是一尊年代从元到清不太确定的观音,游戏坐,造型比较简单,但是她的脸部也是和紫金庵的渡海观音一样有碎裂感,和她对视良久,也一样的有一种摄人的平静被传到我的身上与心里

这个展厅里其他的空间中以陶瓷类物品为主,唐代三彩尤其多。说实话,大概没有比唐人更爱马的了吧,他们做出的马,或者打马球的身姿,太鲜活有力了。那真是一个绚烂而奔放的年代




宋瓷一如既往的好看,宋代也是一如既往的法度严谨,但自洽。
汝窑


钧窑

定窑



磁州窑

还有以前没见过的辽代瓷器


甚至上溯更早到战国的

紧接着是一些中国历史早期,战国经两汉再到两晋的一些墓葬有关物品
两晋时期。大约用在门两边

介绍好像说是战国的人俑,但我感觉是两汉的风格。线条虽然简单,刻画却极写意出神




这方墓砖石让我忍不住想,挂个鹿头在墙上,看来是人类横贯东西的一种炫耀习惯啊


铺首

走出展厅,以为中国文物除字画以为就只有这些了,没想到转出来一到走廊上,眼睛立刻就被墙上尽头三面的壁画紧紧抓住了。实在是太完美。一看介绍,居然是五代的!想当年在大云院弥陀殿看五代壁画,虽然很有些涣漫不清,但已经是至宝了,而这里的收藏居然如此完整清晰,尺幅还这么大。
这些收藏根据说明是来自河南温县的慈圣寺(还是慈胜寺?)


大家可以注意到壁画中的小的梳妆盒和前两天在弗利尔展示的实物非常类似

中间的一幅是观音菩萨



右边的一幅我原来猜测是大势至菩萨,但是看着头冠上到小佛,我有些不确定了




既然说到了壁画,就顺便看几幅小尺寸新疆地区的壁画



回到那个走廊里,挨着壁画,还有两件重量级的珍品。其中一件是北魏时期的孝子石棺。三面黑色石材的石棺面上,工匠用流畅繁密的线条刻画了一组儒家孝经故事。说明里面讲这是来自Lady Yuan,我只能据此猜测和某位北魏皇室女性成员有关










走廊另一侧则是唐代时期陕西某座佛塔的拱券石,上面的雕刻也非常精彩





回望这并不长的一段走廊里有如许多精品文物,并且完全不设置任何障碍的让参观者欣赏,实话说,这种感觉在国内博物馆很难体会到

我本来再一次以为中国文物部分已经基本看完了,没想到沿着上图中左边的入口转进去,里面不仅陈列着许多精美的来自中国的明清家具、屏风、字画,而且继续往前走,进了另一个厅,居然又是一房间的佛像!我几乎要喘不过气来。看看时间已经一点多了,于是果断决定先休息吃午饭,下午恢复一下体力再继续看。看这个博物馆对于体能要求之高是远远超过前面两个博物馆的。
佛像部分我们先从龙门的开始看起。
进门就是这只狮子,实在是威武雄壮,盛唐气魄扑面而来




最夺人眼目的当然是宾阳洞的帝后礼佛图,保存极好,细节也极清晰。没有任何障碍的看,我都可以感觉到工匠在石头上的力量




然后是天龙山石窟造像。这次出来看到的天龙山石窟造像不多,但是纳尔逊的相关藏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却都很高。考虑到天龙山是隋唐皇家级别的石窟,这些佛造像不能不说也是珍品中的珍品了。下面的造像大多来自于天龙山第四窟和第十七窟。
这一尊佛像我非常喜欢,神似大都会的那一尊天龙山佛头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如果以俯视到方式看下去,菩萨们的面容都显得如此温婉沉静



力士,唐

这三尊是一佛二菩萨,在同一窟内,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值得观察。例如左右两边的菩萨的手中似乎都握着帛带,想想当年的样子应该非常飘逸吧。还有右边的菩萨的双脚,很自然的都向左转,这个身体的细节如此逼真,以至于可以想象出菩萨头部的姿态







这一尊佛像是整个连同身后的墙壁或岩石一起取下,看起来很有些令人唏嘘


佛像的手从披在身上宽大的衣服中伸出来,很有生活中的场景感

这原来可能是一个不高的窟顶的雕饰,我们几乎可以感受到清凉的风从身边忽忽而过




另一尊天龙山的佛头造像,隐然有一种大自在的平静

纳尔逊的响堂山石窟造像不太多,且不算特别精彩

发缯的细节可以近距离看看

这尊怪兽弗利尔有两个,所以我一下就认出它们是来自于响堂山石窟的了。事实证明,多看还是有好处的

必须要特别说说整个大厅里比较有意思的一个陈列是,大厅中间有两方造像碑,一左一右立着,一边是西魏的,造于芮城,一边是北齐的,造于长子。两方碑都是那样的精美,体量也差不多大,如此陈列就仿佛布展人员刻意把一千多年前两者的竞争延续到了这个展厅里一样。
我们先看西魏这方碑的正面









背面


再看北齐这方碑




我个人感觉,纯粹就这两方碑而言,西魏略胜北齐一筹。
北魏还有几个佛像值得看一下。
下面这两个从造型看总给我很强烈的现代感


而这个小的金身塑像是以前没有见过的跪姿飞天形象

在弗利尔看展的时候,由于我对隋代造像所见不多,因此觉得对于其特点把握不准,结果纳尔逊里居然有这么多隋代造像,仿佛就是要给我补课一样,那我当然要认认真真看了。
这一尊从身姿上来说,是不是有点像维纳斯


小尺寸金身坐佛

佛头造像,但头光上有七佛,我以前没见过。而且当时的水波纹法式石受什么的影响?



看到这里的时候,居然已经接近下午五点了。博物馆开始关灯清场,但大量来自中国的珍贵字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像,以及埃及的文物我还完全没有时间看啊!
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真的是太大了


我有些舍不得的往外走。但是我觉得自己此刻是一个幸福的人。收获满满,心愿达成。
堪萨斯城的小雨慢慢停下来。夕阳出现在天际。人生有很多不可预料之事,说不定,我还会再来一次堪萨斯城朝圣呢?

-
巴斯特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3-17 23:13:46
-
笨小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2-05 23:32:08
-
几处溪桥 转发了这篇日记
强盗就是强盗,历史没学过吗?那些国宝搬得动的带走,搬不动的毁掉!没有他们,圆明园辉煌依旧,敦煌经卷犹存,你看那佛像额头的大坑、壁画割裂的缝隙是多么的讽刺!
2023-12-05 22:31:46 -
西湖醋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2-03 20:29:54
-
小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2-01 22:31:29
-
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30 11:35:46
-
臭屁天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7 23:54:40
-
Mini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7 12:05:23
-
瑞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7 08:52:08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7 01:33:00
-
辽阔wuyi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5 22:49:16
-
啊呀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5 11:30:03
-
粗面宝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3 12:42:24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3 10:12:56
空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佛光寺与莫高窟61窟 (22人喜欢)
- 访初祖庵遇风雪小记 (16人喜欢)
- 法王寺与嵩岳寺塔 (12人喜欢)
- 春日谒北宋昭泰裕昌四陵小记 (14人喜欢)
- 访温县慈胜寺小记 (3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