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中,要准备准备开始干正事儿了。随便记录点…
近两个月主要是在修养,看一些综艺,看些书,听听歌,每天都在练长笛。
没有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的搅扰,确实也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理想生活。
练乐器的时候很开心,是一种可见的即时的成长。线下老师(居然是个搞笑网红哈哈)人很好,总是鼓励和理解,让我没有那么大压力,上课途中和上课期间整个过程都很愉快。线上陪练老师意外地能解决很多线下老师没有解决的问题,一堂课下来也拥有了很多意外收获。
可以说,近期主要的心流都来自于长笛了——没有不耐烦——大概会是那个被称为“生命的乐器”的东西。
关于音乐是觉得自己能做好的心理。
但是好像设计并不是,并没有那种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信心。(虽然通常是做前觉得自己不行,但是通常又能做出来。)
总感觉设计是一个范围很宽,大到逐渐无法看到边界的东西,觉得自己能做的越来越少,看看别人的各种品牌全案,得心应手的插画设计……各种焦虑(年龄、技能水平)浮现。
但想想又觉得,很多人并不是什么都会面面俱到的啊。建立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踏实且努力是对自己最大的好处。
前几天和小伙伴约图书馆顺便找了个树荫聊了会儿天,她说她准备存一定钱之后买个相机,开始学摄影,然后再存一年的钱,这一年就只做自己的账号了。年轻又努力的样子。谈到得赚钱,几个月不工作就揭不开锅,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生存状态了吧。
(之所以忽然有些低落是今天开始投简历了……【内心os:今天外界天气晴,热死了11月了杭州居然27℃,穿长袖去上长笛课的路上暴汗。今天内心天气阴,就是投简历给闹的。】
之前在电商TOP3女装品牌工作,然鹅女装的电商几乎没有双休的岗位,最后这几个月关于设计的输出又非常少,主要集中在疲惫的基础活里。(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小领导的做派都并不让人开心。)
投简历的过程就是一个你看不上它,它看不上你的过程。在服装行业里HR看到这个简历立马跑来橄榄枝,但是对我这种不想再单休的人来说,换工作意味着换行业,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在拥有基本的生存 安全需求保障的前提下,在舒适区作图相对成长就少一些。找到对口的工作会很难,而且临近双十一了招聘更不会那么顺利。偶尔心情会有点差,会来吐槽一下伤心一下逃避一下。但还是会努力调整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