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桑怿出仕的时候以右班殿直的身份担任永安县巡检。明道末年,京西发生了旱灾蝗灾,所以出了二十三个人的犯罪团伙。枢密院就将桑怿召唤到京师,将团伙的名单交给桑怿,要求他将这个黑社会团伙一网打尽。桑怿说:“这个黑社会团伙畏惧我的名声,一定会逃跑。他们逃跑了就难以一网打尽了。我看还是先装孙子迷惑他们好了。”桑怿到任以后,就命令手下关闭大门,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出营。过了几天,士兵们不知道桑怿的深意,数次请求外出抓贼,但是都被驳回了。晚上,桑怿就和几个心腹穿上强盗的衣服,跑到强盗活动的区域。当地的百姓都四散奔逃,只有一个老太太给他们做饭,就像对强盗那样。桑怿回营,三天后又一次来到老太太家,让她给自己做饭,剩下的就留给老太太了。老太太以为桑怿一行人是真的是强盗,说话的时候就说到强盗的事。老太太说:“他们听说桑怿大人来了,全部逃跑了。最近桑怿没有出兵,他们觉得桑怿也不过如此,现在已经回来了。谁谁在某处,谁谁在某处。”桑怿过了三天又来了,还给老太太带了很多物资。将真实情况全盘托出:“我就是桑怿。你现在帮我侦查这个团伙的情况不要省长,我三天以后再来。”三天以后,老太太已经将这群团伙的情况掌握的非常清楚了,全部告诉桑怿。第二天,团伙中的普通成员都交给手下人,桑怿则去收拾团伙的骨干成员。故事出自桑怿的传记。按:桑怿首先闭门不出以欺骗黑社会团伙,让他们不四散逃跑。然后请求老太太去调查团伙的具体情况,神不知鬼不觉的。然后将这群团伙一网成擒,这用的都是兵法。后汉虞诩担任朝哥首长的时候。有贼人宁季率领几千人攻杀长吏,落草为患多年,当地机关都没办法处理。虞诩到任以后,先引诱宁季外出抢劫,然后伏兵劫杀。又派遣会裁缝的穷人,去给他们做衣服。然后让他们在衣服上坐上记号,贼人们穿上带有记号的衣服招摇过市就会被官府抓住。贼人惊骇莫名,都认为虞诩犹如神助。故事出自后汉书的传记。虞诩这一套用的也是兵法。他们抓贼的方式方法都是真实的,到底用了以后有什么样的城郭都是能够查到的。把他们的故事收录进来就是给大家参考。
02
原文
桑怿崇班,初以右班殿直,为永安县巡检。明道末,京西旱蝗,有恶贼二十三人。枢密院召怿至京师,授以贼名姓,怿曰:“盗畏吾名必溃,溃则难得矣。宜先示之以怯。”至则闭栅,戒军吏不得一人辄出。居数日,其下不知所为,数请出自效,辄不许。夜与数卒服盗服,迹盗所尝行处,入民家,老小皆走,独一媪留为治饮食,如事群盗。怿归,闭栅三日,复往,自携具就媪馔,而以余遗媪。媪以为真盗,乃稍就,与语及群盗,媪曰:“彼闻桑殿直来,皆遁去。近闭营不出,知其不足畏,今皆还矣,某在某处,某在某所。”怿又三日往,厚遗之,遂以实告曰:“我桑殿直也,为我察其实勿泄,后三日复来。”又三日而往,媪尽得居处之实,以告怿。明日,部分军士,尽擒诸盗,其尤强梁者,怿自驰马取之。见本传。按:怿先闭栅谲贼,使不走;乃因媪迹贼,使不觉;然后悉擒之;皆兵法也。后汉虞诩为朝歌长时,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诩到官,既诱令劫掠,伏兵杀之;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线缝其裾为识,有出市里者,吏辄擒之。贼遂骇散,咸称神明。出后汉书本传。是亦兵法也。然于迹贼之术,悉皆有所考焉,顾用者如何耳,故并着之以备采择也。
03
补
桑怿:北宋低级武官,考了好几次进士都没有中。他最后战死好水川。他还有一个故事,在“218桑怿得衣”,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索历史消息。明道:宋仁宗赵祯使用的第二个年号。虞诩:东汉大臣,官拜尚书令。虞诩之所以到朝歌上任就是因为领导给他穿小鞋。他在上任朝歌以前还贡献了一个“盘根错节”的成语。
04
感
桑怿的故事以前讲过了,这次又出了一个。窃以为像这样的故事就应该多收录一些。就是说桑怿的整套操作都是可见的,而且其精神我们也能够领会。很多故事虽然收录了,但是对我们没有什么帮助。第二个虞诩的故事是第一次出现。虞诩的故事在智囊中收录了不少,尤其是其增灶倍道破羌。虞诩这个人,在地方上,在军事上,都有非常卓越的表现的。那时候文武都是不分家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