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跑者的首马经验分享
在上周我终于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场马拉松,从准备到完赛持续了三个月,从各种渠道学习了一些知识,整理和分享给也想要尝试马拉松的朋友们:
我的情况参考:29岁,一直以来都会偶尔跑步,一次5km,配速6分左右,年跑量也就100km。这次备赛了三个月,积累了100km的跑量就上赛道了,最终5小时完赛。(我这是反面案例,应该做更多更多准备)
1.跑步的核心是稳定。这是我最主要的经验总结了,跑步的过程中就是在不停地追求各种因素的稳定性,比如稳定的身体,稳定的步频,稳定的心率,稳定的心态等。
首先要保证跑姿,以防受伤。我认为对于新手来说,只要能够保持身体的稳定,有一定核心力量的支撑,不要左摇右晃,手舞足蹈地,都是可以接受的跑姿,作为入门至少不太会受伤了。分解来看,头部要保持平视,不要摇头晃脑;上半身要挺直,要主动往后摆臂,配合好步伐;整体重心要微微前倾,千万不要刹车式跑步。我个人的小技巧是戴帽子,帽沿在视野里是非常稳定的,这会给到我很强的心理暗示,也可以保证整体姿态的稳定,同时这也屏蔽了外界无关的干扰。
其次是步频,这是新手最容易忽略的要素。黄金的步频是180次/分钟,我个人的小技巧是听步频节拍器,这在各种app中都有,比如悦跑圈、咕咚等。通过节拍器把步频死死地控在180,这让我的跑力瞬间突飞猛进。如果想控制速度,应该改变的是步长,而非步频,这是很多新手的一个误区。
然后是心率。当一名跑者开始关注心率的时候,基本上就算是摸到门槛了。我们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心率区间,从1区到5区,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状态。而在不同的心率区间下的运动,会训练身体不同的机能,只有控制住心率,才能将训练的效果最大化。当然,心率是很看个体差异的,每个人的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不同,包括运动时的心率状态也不同,所以必须要根据科学的公式和自身的体感来调整。
其它要保持稳定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稳定的训练,稳定的心态,等等。只有保持着这些稳定,才能长久地将跑步融入到生活当中,持续有效地提升跑力。
2.装备量力而行,磨合最重要。基本上跑步是不吃装备的,有一身衣服和一双鞋足矣。当然,好的装备能够满足仪式感的需要,能够作为激励,也的确能够提升运动表现。在选择上,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最核心的是跑鞋的选择,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比如是否是低足弓,是否是大体重,来决定自己更需要支撑还是缓震,要适合自己的配速;配速低于鞋子的最佳区间,反而不舒服,尤其是新手不要上碳板;价格上量力而行,各个品牌都有各种档次的鞋子,不用担心,都是可以的。我自己基本上没有什么特殊需求,就选了胜利20作为日常跑步的鞋子。袜子最好选择运动袜,我自己买了五指祙,在长距离下比较防磨防水泡。衣服要柔软速干,这个大牌子的跑步服都是ok的,我自己穿的是马孔多,一个平价的跑步服饰品牌;然后我有一个pdd的腰包,二三十极其好用。很多跑者会买运动手表,我觉得在入门之后的确有其必要性,如上一点讲的,需要通过手表来看心率。手表的选择挺多的,我自己用的是苹果表,这个日常也能用,比较经济;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专业的运动手表,比如高驰、佳明等。其它的配件就按需选择了,比如空顶帽,墨镜,耳机等。所有的装备在上赛道之前一定要跑两次磨合一下,否则容易出情况。
3.科学训练,稳定提升。如果想参加全程马拉松的话,一定要训练,一定要训练,一定要训练。如果只是半马,也许靠着平时慢跑的底子+参赛的兴奋+咬牙坚持能完赛,但是如果是全马,没有提前的准备与训练,基本是很难完赛的。训练的话,最重要的就是积累跑量,积累足够的跑量,积累足够有效的跑量。如上一条,要通过控制心率来训练不同的身体机能,根据备赛时间来确定训练的课表,循序渐进,不要过于激进,要稳定提升,确定后要坚持完成,不能偷懒。比赛前两周一定要跑一次60%-80%的长距离,全马的话跑个32公里来感受一下,这也是很重要的心理准备。
4.比赛的一些经验。首先是报名,建议尽量选择大型的赛事,至少也是要有田协认证的(这样成绩才有效),然而现在马拉松比赛参与者很多,所以中签率都不高,在一个赛季里得多报几个,才能保证有比赛跑。以我为例,下半年我报了苏太马,合马,天马,杭马,北京通马,最后只中了苏太马和合马。然后是住宿及交通,中签决定去的话要尽早订,一个赛事几万人参加,周围的酒店溢价都比较严重的,包括机票也会涨价,高铁也不见得好买。一般比赛都是周日,至少周六要到,去领号码布。比赛当天要早起,一般比赛会在7点半或8点开始,周围往往还会交通管制,确定好前往的方式和时间,至少要提前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到,还要检录、存包、上厕所、拉伸等等。比赛开始后,一定要控制好心态和速度,前期一定不要跑快,要比自己预期的还要再慢些为好,不然后期崩得会更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能量补充的节奏,何时喝水,何时吸胶,都要提前规划好。跑的时候注意两边的摄像小哥,后期在公众号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也要注意计时点,要确实跑过去,不然成绩可能就没了。跑完之后及时换衣服,补充能量,进行拉伸。都完成了再去拍照什么的。
5.感悟。其实,跑步并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也并不适合所有人。如果真的不喜欢跑步,没有办法忍受长达几个小时的独自一人,没有必要硬撑的。还有很多有趣的运动,可以健身,可以打篮球,可以游泳,可以滑雪,等等等等。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感受,找到让自己愉悦的运动,毕竟,这才是最初的意义。如果你恰好喜欢跑步,那不妨认真一次,尝试去跑吧,去跑半马吧,去跑全马吧。因为这真的是一种珍贵的体验,可以读一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面有一个严肃跑者的真切感悟。于我而言,跑步是与自己对话的时间,跑步时摆脱掉外界的声音,专注在身体的感受上,专注在每一步上,各种各样的念头在脑海中浮现又消失,直至进入一种空灵的状态,忘记身体的痛苦,忘记时间的流逝,只剩下一步,一步,又一步。跑步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但是却可以成为人生的压舱石,让自己不至于在生活的风暴中被压垮。我决心跑马,是想在破碎的人生里寻求一些稳定,是想让自己与世界仍有些连接,是想在一步又一步中,逐渐治愈自己。如果你生活中也有很多困扰,不妨去跑步吧,只要不停地往前跑,困扰便追不上了。而生活本身,让漫长的时间去治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