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谁才是凶手?
前两天去看了朱一龙主演,改编自余华老师小说的电影《河边的错误》。
你在看到我这篇解析的时候,我猜你可能已经看完这部电影,并且大概率感到困惑想要去寻找答案。
在解析这部电影之前,我想说一件事。
我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疯狂的和同伴讨论,疯狂找各种解析,想要去寻求答案,然后突然反映过来,原来我就是“马哲”。
那个一心想要探究真相的马哲。也许看到这句话你还没有完全明白,没关系我们继续往下看。

“命运”
电影开场时的一段黑屏字幕
人理解不了命运
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
我换上神的那副愚蠢而又不可理解的面孔
——阿贝尔•加缪
什么意思?
也许我们一开始都不太明白,但我们细细回想一下可能会找到答案。
电影开头就是一个头戴警帽手拿玩具枪的小男孩,在阁楼玩“抓人”的游戏,他拼命的想要找到“坏人”,但苦寻无果,直到找到最后一个门,小男孩以及故事外面的我们都认为“坏人”在里面。
但是结果呢?
那是一个已经被拆到一半露在外面的房间,小男孩再想往楼下看去,只看瓢泼大雨和一群看不清的人,男孩不理解眼前看到的一切。
而画面一转便来到了河边幺四婆婆被杀的场景,接着便开始讲述马哲探案寻找凶手的故事,我们看完电影之后都知道在马哲的视角下,他并不认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凶手,他一直不相信想要继续往下探究。
这个小男孩和马哲又有什么区别呢?马哲何尝不是那个小男孩,想要去找那些“坏人”,却又在磅礴大雨中看不清人们,找不到“坏人”,自己陷入迷茫。

“河边”的错误
在幺四婆婆被杀害后,马哲开展调查,马哲就像小男孩一样到处寻找“坏人”。
在调查过程中,马哲先是通过现场遗落包里的磁盘听到了情话,也知道了这个姑娘一直念着“宏”。
马哲也经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这个叫钱玲的姑娘,紧接着我们也看到了“宏”。
但当我们看到“宏”时,坐在电影院观看着这一切的我们却笑了,这个原因不言而喻,那便是我们认为被一直念着的“宏”不该是这样的,而钱玲和他在一起也是不般配的,这也反映了钱玲家人反对的原因。
因为调查案件,他俩之间的感情暴露,钱玲妈妈阻挠两人的见面。
再后来“宏”的尸体也在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下午在河边发现,王宏和幺四婆婆的尸体一样都有刀痕,但在王宏尸体旁发现了安眠药和遗书。

那王宏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不得而知。
在王宏的事情发生之后,马哲无意间抓到了疯子,他手持刀,身上还残留着鲜血,经过鉴定认定疯子就是凶手,但马哲认为事件远不止于此,相信故事外的我们也这样认为。
(其实在这时马哲已经开始不正常了)
在这时马哲想到了从王宏那里得到的信息“大波浪”,他便再次去寻找之前的线索纺织厂的理发师许亮。
许亮对马哲说“什么时候走流程,还有多久给我判刑”,“走到哪步了”更让马哲和我们觉得事件远不止于此,所以急需去寻找答案,紧接着许亮吞安眠药了。在许亮被治疗的时候,马哲等不及了,他翻了许亮的钓鱼设备,发现了许亮的高跟鞋、连衣裙、大波浪假发,
许亮就是那个大波浪“女人”。许亮的秘密也瞒不住了。许亮也死了,但是许亮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他在马哲的面前跳楼了。截止到现在,马哲已经崩溃了,他已经完全不正常了。
(在许亮死亡之前,还有一个小男孩被逃跑的疯子给杀死掉了,仔细想想是否在小男孩被杀之后我们的思维开始不可控,马哲开始不可控。)

“坏人”到底是谁?
一切的起源是河边,几乎所有的事件也都是在河边发生的,除却许亮,幺四婆婆的死,王宏的死都是在河边。电影也名为《河边的错误》,但我们都知道肯定不是“河边”的错误。
疯子是那个“坏人”?也许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不是。
疯子杀人了,但他是“坏人”吗?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杀小男孩是因为小男孩对他的嘲笑、讥讽引发了他的愤怒。
王宏的死,许亮的跳楼是疯子吗?
我认为不是,疯子又何尝不是“命运”的象征。因为探案发现了钱玲与“宏”的不被理解的秘密,公开了许亮不被世人所接受的秘密,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命运”动的手吗?
所以,“坏人”到底是谁啊!
那一直不相信结果的马哲,那一直被执着的三等功,那享受被鞭笞并一直被拖累的幺四婆婆,那被公开的“宏”和“大波浪”,那有百分之十概率患病的孩子,那一个个被公开的秘密,那一直寻找答案的我们……
难道不都是在被“命运”推着走向结局吗?

一千个作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必拘泥于电影、书本、解析。以上仅为个人见解,大家如有问题或者不同意见欢迎评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