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宗教学
自从哈济生把和基督教世界对立的伊斯兰世界作为文明的一环研究后,西方世界基本上认可了伊斯兰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进入20世纪,世界性大帝国彻底崩溃,这些大的吓人帝国里“宗教相容性”却被洗尽铅华,变成了美好的“想象”,差点要想象成那个世界是“人间乐园”,还好历史学家的“良心”还在,至少揭示了这种“相容性”残酷的一面。
现在研究比较宗教学的,“相容性”变成一个最基本的要义,不论信什么宗教,都试图找到相似出-黄金定律就是一条。学者专家真的诚心相信到了现代社会,各种宗教信仰应该“相容”,“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可惜现实却不是这样,把大帝国的宗教相容性想象成美好的,就是在打现实的耳光。阿姆斯壮女士不认为是宗教本身的原因。而是世俗利益纠葛。
最新的“造神”的作者更加诡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回信。他自己觉得足以能够打通任督二脉,就是高达148页的注释(正文只有199页)。注释里广证博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读起来可就有意思了。干脆不读正文,直接读注释,检验一下自己的宗教知识和文化人类学知识,不亦乐乎。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