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章小蕙的直播,普通人很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前天看了小红书章小蕙的直播。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长时间的看一个人的直播。看完之后有了深刻的感受,感受到时代风格的扭转这么剧烈。不仅是大众审美,还有大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当章小蕙一出来,你就会发现,在经典面前,潮流马上败下阵来,显得那么肤浅。
我观察了人们在评论区对章小蕙的评价,大多数是羡慕,优雅,富贵名媛,学识底蕴。她当初的丑闻虽然也被人们拿出来说,但是新生代的年轻人明显不当回事,表现出明显的宽容。
当然,我们看到的都是媒体放出来的料,是用来娱乐大众或者被大众娱乐的。就我们能看到的这些料来说,发现大众的价值观已经有剧烈变化甚至走向了反面。当初章小蕙被媒体说成是一个败家女人,甚至由于她的败家,导致两任富豪老公破产。
这个形象完全不符合当时的人们对女人的社会角色期待。传统的女性必然是贤良淑德,相夫教子的。但如今,人们的关注焦点早已不在对她的道德评判上,而是人格魅力上。她散发出来的温柔,独立,强势,反而成了今天女孩子们追捧的对象。
所以,不要被时代的价值观裹挟,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清晰认知。
先把自己过的丰盛富足,流畅自如,同时好好承担自己承诺的社会角色该承担的责任。而有些角色责任,没有硬性标准,见仁见智,就看自己是否愿意了。
这么一想,发现我已经快活了半个世纪了,居然看时代风潮也就像看电视剧一样有启承转合啊,不禁觉得时间紧迫,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那么多,我要抓紧时间去感受啊。
普通人关注这样的人,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人,自己能获得什么启发。
我看完章小蕙的直播后,最深的感受是,她带着上个世纪的古典风度而来。其实她的直播间更多的是在介绍产品,知识性的语言并不多,但是艺术性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了每一个举手投足中。
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文艺繁荣期的我们,都在悲叹现在这个时代,真正的艺术多么荒芜。华语乐坛万马齐喑,图书出版中,好的作品越来越少,大家每天看的网络文章,为了追求阅读量和生活化,人们已经不再追求文笔的美感。
作者逐渐的被市场裹挟,乃至泥沙俱下。
我记得我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书店里的书散文和艺术还比较多。当时没钱,在校门口买了很多盗版书,除了理性思辨的哲学社会学,认识世界的一些学科知识,培养审美力的艺术也是必须了解的。
而如今,我也不可避免的沉沦在碎片化的短视频和网文中,由于博主们的素养层次不齐,高阶的永远是少数,看的时间久了必然受到影响。为了不降低自己的审美能力,还需要时不时的拿起沈从文,朱生豪读一读,拿起八十年代的女性文学,找一找感性的能力。
去看看艺术史,去感受一些艺术作品。蒋勋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很不错,优点是书中用简明的语言梳理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对美术品鉴的关键,更加重要的是,书中基本呈现了美术史上的优秀作品,且很高清。

真正的艺术作品必然有深刻的反思。 博斯的画作在描绘着人们如何在荒谬的颠倒世界里沉沦,他揭发着人们隐藏在虚假的伦理道德下的人性异变,看起来很恐怖,其实是人性表现出来的样子,也许扭曲,但也是有原因的。
普通人成不了章小蕙,但是读的书,感受到的美的滋养是一样的,只要你愿意,读书将是你最低成本,能拔高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