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之旅-行路一
去五台山原本有直达的火车——K601,但因为几个月前的大雨已经停运了好久。出发前查了很多相关的攻略,就算了坐直达火车,到站后离景区也还有50公里左右的距离,可能要包车去。北京也有直达五台山的大巴车,听一路同行的东北大哥说他就是坐的这班车,十几个小时就能到(也可能是七八个小时,记不清了),直达景区。因为我想在车上看书,加上之前的计划里有小伙伴和我一起去,约好了在大同集合,我也很顺利地就买到了票。因此也就选择了在大同市中转,不坐直达景区的大巴去。
比较好的一点是从大同到五台山的大巴有很早的一班车,八点就能从市区里出发,非常适合我的行程,最后也就在“晋通行”公众号上定了这班车。早上六点起床,洗了澡,吃了昨晚特异买的丰镇月饼和牛奶,再次整理了一遍行囊就退房出发了。自从开始比较规律的跑步之后,我发现我很喜欢在早上多喝一些牛奶或者是有意识的多吃一些鸡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吃饭几乎养成了习惯,点的还多是素菜,最多周末自己做饭的时候改善一下伙食。平时又会运动,生怕自己营养跟不上。这次知道会很费体力,所以出发前特意买了牛奶。
街上冷清,零散三五行人。早上七点的大同还是很冷的,短袖+冲锋衣的组合还是会感到一些寒冷,去年秋天逛迪卡侬时买的三合一冲锋衣在这次旅途中派上了用场,虽然不是专业级的冲锋衣,但是在这次旅行中我感觉还是很好用的,在防风保暖耐刮这几个方面上很有帮助。尽管户外徒步需要专业的装备支撑,这样会少受很多罪,但是对于中低强度的非极限活动基础的装备即可,没必要刚开始就买最好的,以后玩的多了可以根据需求一点点的提升装备质量。打了个车也就十几分钟就到了汽车站。新南车站离大同南站不远,也在城区的南边只不过更靠西。车站虽然不大,两间门帘房的大小,但是门口站了很多等待上车的乘客。二三十号人在北京不算多,但是昨天在大同简单逛了一圈一直没碰到过这么多人。车站门口已经停了好几辆大巴,一直有大哥在大声喊着张罗乘客,生怕乘客走丢了。我坐的班次要从北面的车站横穿市区之后再到新南站,所以我虽然到的不是特别早,但是车也没来,直到快发出车前车才到。
等车的除了游客以外恐怕还有一些是归家的游子。当天正是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好时候,来自家中不断的关心是游子与家看不见的纽带,牵引着游子的归途。人各有命,生活自是大不相同,有人留恋家中温暖,不远千里回到父母身边;有人渴望磨练身心,远赴山林寻找心中答案。不冷清也不羡慕。车上没有坐满,我自是选择了靠窗的位置。大巴驶出车站不远就停了下来,期间又上了四五个人,大多都是返乡的,可能是司机看没有坐满,想多挣钱,一直在等人。大概等了半个小时的受车上有人不耐烦了,开始埋怨起来,司机大哥才不慌不忙的发动了车子。我希望享受这次旅途的所有过程,所以没那么急躁,拿出kindle继续品读起来:
二〇二年新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疾病冲击社会,世界秩序重置,未来就算好过来,也要留疤。
一个普通百姓,不是富商贵胄,灾损有限,只需稍微离断网路喧哗,好好洗手,吃饭睡觉,按鲁迅告诉家人的:“管自己生活”,将之静静度过去,就算是大难不死。
一场大疫若能迫使太平盛世的娇人,重新面对生活基本技能,也算祸福相倚,实用的预习。人实在渺小,须尽量自强,喂饱自己照顾他人,以应人生万变,一直一直来。
猪肺有一种海绵胶感,满是空隙和软骨,有嚼头但乏味,我自小不爱吃。此外也不吃猪肝,觉得腥气。妈妈劝,说女孩多吃猪肝,有助补血。我不为所动。但仍把她说过的事折叠收妥。妈妈三年前过世,我长痛不愈。母后去切仔面铺,自动吃起了猪肝和猪肺,补血补气以形补形,自己照顾自己。
总之见识过不少感情成灾的事,是从生活里的碎石细沙开始崩塌的。事先有兆,不必自欺欺人。
网路时代,生活里尽是隆隆废气,吃成一碗直截的凉水,觉得竟是很不容易。像一个专注澄明的念想,同样的不容易。
、今日高速不通车,无奈走省道。盘盘山路弯弯绕,两侧山景真美妙。原本平平无奇的山石树木,会因为观者的心情被赋予不一样的意义,几乎没进过山里的我几次被窗外的景色吸引。

好几次大巴穿过隧道,周身的色调变为深灰色,我沉浸在书里短暂的忽视了周围的环境,只是。隧道里探照灯伸出长长的触角,爬呀爬,爬到了我的书上,爬到了我的眼睛上。车厢里几片细长的微弱黄光,随着大巴的轰鸣在书页上一闪一闪,我突然意识到,好美好有氛围,想要把身体完全浸泡在这种平和氛围中时,车驶出了隧道,都亮了。抬头向窗外望去,满眼是山西的大好河山。父爱深沉,母爱则像一团暖云一样会一直包裹着我。对于母亲的感情,除了最直接的爱和感激以外,还有心疼和理解。她同样向往欣赏这大千世界的美丽,奈何生不逢时,遇不到好时光。她能理解我心中的渴望,所以她能够给予她的孩子,给予我最大的支持。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力量,路是我一个人走的,在所有爱我之人的支持下。要和我一起感受,要和我一起经历。这份心愿要一直留在我心里。

因为是走的省道,沿途不时会路过村庄。途径千佛岭乡,看着公路旁有序排列的房子,劳作的身影,和我印象中的老家有些许相似,但似乎又完全不同。此次形成若是奔波返乡,长时间坐在大巴上势必会多增加几分疲惫,现在以一个旅人的视角环视周围,却是多了几分新鲜味道。一路上也带着耳机,留恋于山景的时候歌曲切到了一首前奏很迷幻的乐曲《Deep blue》,一路前行,沿途车景不断变换,乐曲旋律也从平静变得有些激昂,窗外的景色也多了一份味道,从险峻的山体,再到盘山公路,感觉这首歌很适合在漫漫山路上行进的时候听,彷佛是一场冒险,有彷佛置身于一部展现自然风光的震撼纪录片里一样,一台摄影机就在我身后,伴随着音乐,镜头拉远,人与这壮观的山景融为一体,感受来自山的稳重和寂静。打开APP把它加入到了我的歌单里。路上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些错的标语“苯鸡蛋”,有极美的景色——溪水两边种着大片的玉米地,像极了油画。一瞬间就过去相机来不及捕捉,只能留在眼里,任它随着时间一点点风化弥散。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来到了五台山附近的沙河镇。好多返乡的人在这里下车。看了一眼地图这里离五台山也就只剩几十公里,是通过北线前往五台山的必经之路。镇子上很热闹,也充满了许多佛教元素。我不禁在想,这里的人会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烦恼吗?他们心中的疑问都有答案吗?最震撼的时路边一个接近三米的半身佛像,印象中佛像通体洁白,双手合十低着头,眼睛似乎注视着前方的道路,用充满怜悯的眼神祝福着汇聚于此的各路朝圣者。我不信佛,但是在车上看到这座佛像的那短短几秒,我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庄严和虔诚。这是我前往五台山时第一次感到震撼。只可惜没来的及拍照,只能在心里暗暗将这份遗憾归因于缘。

即便是坐在大巴上,也会感觉到一直在爬升,那多半是到五台山了。前往北门的路依旧是盘盘绕。窗外景色也与路上无异。比较神奇的是看到了五台山的狐狸,两只,一只白色的,一只灰色的。在山路旁的一个小平台停着几辆私家车,游客似乎在拿着带来的食品喂狐狸,从车上远远的看似乎狐狸吃的挺香的(笑)。来之前就听说五台山有狐狸,但没想到没进山就看到了,那只白色的是真的白。可惜也因为在车上一闪而过,没有拍到照片。




不一会儿就到了北门,到北门要下车买票,似乎有纸质票。或者可以提前在五台山的公众号买好,但是也需要下车验票。过去很多人来五台山徒步走小路可以逃票,135其实也不算贵,毕竟里面景点很多,一张票可以用好几天,我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逃票。带着虔诚的心来这里就应该堂堂正正的玩。听说近两年景区加强了管理,套票的人明显少了,这是好事。
验过票后还要坐上大巴在镇里走一段。汽车站在镇子的最南边,如果坐大同来的大巴就要走北线最后横穿台怀镇,也有南线可以进山,但不清楚有没有相应的大巴。但我感觉如果不是非常赶时间,进山路线不是关键。
背起行囊从汽车站出来时已经是中午一点左右。也不算晚,和我的计划不冲突。对陌生环境的好奇在心中占据了上峰,冲散了心中的乌云,就像当时的天空一样,我的心情也久违的晴空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