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三个广东话中的成语词汇集锦
2023-10-13 13:37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古代圣贤、名人的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俗语或口头故事等。成语的意思精辟,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大多由四个字组成。简单而言,成语就是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可以引经据典,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粤语因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也会产生一些四字成语,这些成语一般在粤语人群中使用,并约定俗成。如果不是广东人,看到这些词语,可能会不明其义。 1.奀挑鬼命——形容人长得矮小,瘦骨嶙峋的样子。奀:长不大,矮小的意思。 2.知悭识俭——意为会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地过日子。悭:为粤语中节约的意思。 3.吹须睩眼——即“吹胡子瞪眼睛”的粤语版本,意思是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 睩:眼珠转动之意。粤语歌有云:鸡同鸭讲,眼睩睩。 4.整色整水——通常形容人装模作样,做表面工夫糊弄别人。有一句粤语歇后语:豉油捞饭——整色整水。豉油捞饭即酱油拌饭,指在白米饭中加上酱油,使原来单调乏味的白米饭里,有了鲜味和颜色。指在不改变事情根本性质的情况下,通过加些调料,做表面工夫,使白米饭也有了色味俱全的假象。 5.整蛊做怪——形容将严肃、平凡的主题做到讽刺、幽默、搞笑、引人注意等效果。 整蛊,是作弄人之意,蛊:原是一种以毒虫作祟害人的巫术,后来被指搞恶作剧的意思。周星驰有著名电影《整蛊专家》。 6.隔离(篱)邻舍——指隔壁邻居。古时候的房屋通常都有一道围墙围住,所谓围墙,其实就是用竹子、茅草等植物扎成的篱笆。与邻居相隔就是一道篱笆,邻居的房子就是隔篱屋(隔着篱笆的那间屋)。随着社会发展,篱笆被坚固的土墙、砖墙取代。但由于“篱”叫惯了,“墙”也叫做“篱”。于是,邻居就是“隔篱屋”、“隔篱邻舍”。著名歌手谭咏麟与李克勤组成的组合“左麟右李”,就是取“左邻右里”的谐音。左邻右里也是粤语的成语,普通话应为“左邻右舍”。 7.鬼五马六——指某人的样子或打扮奇形怪状,怪头怪脑的意思。 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是鸡日, 初二是狗日, 初三是猪日, 初四是羊日,初五是牛日, 初六是马日; 初七是人日;初五初六两日, 按照旧的习俗是要去地藏庙去拜牛头马面的。因此,初五和初六总让人觉得蒙有一层神秘古怪的色彩,因此,人们就用“鬼五马六”来形容人的举动神秘、荒诞、古怪,让人琢磨不透之意。 8.眉精眼企——形容一个人机灵精明,懂得看人家脸色做事;精:精明;企:粤语中指站立的意思。 9.挑通眼眉——形容一个人精明,什么事都瞒不过他。 10.身光颈靓——通常指人衣着打扮光鲜亮丽,“身光”指服装高档,“颈靓”指脖子上戴有靓丽的项链。 也有引申为指衣着光鲜,身无分文的含义。 11.眼宽肚窄——指说肚子装不下眼里所看见的,形容人的能力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大,有点自不量力的意思。 12.乌眉瞌睡——形容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样子。 13.嘈喧巴闭——形容人声鼎沸,造成喧哗嘈杂的吵嚷环境。巴闭在粤语有两种意思,褒义有显赫、光彩、厉害的意思;贬义则有嚣张跋扈,不可一世,横蛮无理之意,因为嚣张逞强时必会提高音量,故也有嘈杂之义。故有“嘈喧巴闭”这样一句俚语。 14.腌尖腥闷——形容人形容诸多挑剔 喜欢挑三挑四,鸡蛋挑骨头。腌尖原文应为“殗殜”,意为小病;形容久病不愈的痛苦情状(孔仲南《广东俗语考》考云:“殗殜读若“奄尖”。小病曰殗殜);也有指“腌臜”,由令人生厌引申具指挑剔。 “腥闷”本来形容气味不佳令人生厌。广州话词典录作“腌尖腥闷“。也有将”腥闷“写作 “声闷”,形容唠唠叨叨发出令人讨厌的声音。 15.乌灯黑火——原义指晚上没灯没火,形容很暗。与”瞎灯黑火“同义。 16.无端白事——指无缘无故。也作“无情白事”。 17.捱更抵夜——指熬夜的意思。 18.生安白造——形容无中生有地诬陷他人。生安,指硬生生地安插;白造指肆意地制造。形容无中生有地诬陷他人。 19.阴声细气——形容说话的声音很轻柔。 20 横风横雨——即狂风暴雨,刮大风,下大雨。 21.手揗脚震——手脚都发抖震颤,形容人慌张、不知所措的样子。 揗:古同“循”,指顺从之意。粤语发音,与"腾”类似。 22.鸡手鸭脚—— 形容手脚不灵活或手忙脚乱。 鸡手,指鸡的翅膀;鸭脚,有蹼,脚趾相连,两者都不够灵活,形容一个人做事笨手笨脚。 23.刁侨扭拧——形容这又不是那又不是,令人无所适从; 广府俚语“扭拧”形容扭捏,“刁侨”形容刁钻古怪,不单独使用,只与“扭拧”组合。本作“刁乔”,形容刁顽且装模作样。“刁”的俗义指奸诈,例见《儒林外史》第五回:“但此刁风也不可长。”“乔”的俗义指装模作样,例见《红楼梦》第八十回:“宝蟾又乔装躲闪,连忙缩手。”




-
weiweiweil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30 1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