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明白到底犯了哪个天条

有一种视频在网上大行其道,想必大家都看过。老板带秘书和某领导在一个包间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板突然发话,小张,你去催一下主食。
小张刚当上秘书没几天,办事雷厉风行,不仅催了主食,还加了两道菜。三分钟后小张回到饭桌,跟老板说,主食马上就上。此时领导露出错愕的表情,老板无奈低头叹息。事后小张就莫名其妙丢掉了工作。
视频在这时候定格画面,画外音响起,噼里啪啦说上一堆。大概意思是你要不懂饭桌上的这些话外之意,早晚得丢掉工作。接下来是视频的后半部分。
同样是老板带秘书和某领导在一个包间吃饭,这次秘书换成了小李。小李是公司的老油条,知道老板并不是真的要他出来催主食。他告诉门外的服务员,主食半小时之后再上,说完自己也掏出一根烟,找地儿消磨时间去了。
视频到这里结束,看客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板和领导要谈些不可告人的事,借故把秘书支开而已。小李能如此体会老板心意,肯定前途无量。
这种事我也经历过,以前老爸在家里和其他叔叔说话,不想让我听,一般会给我点钱,让我去买盒烟回来。那会我还小,老爸可能觉得我不会理解。后来大些了,老爸会直接告诉我,你自己出去呆会,我和你叔说点事。
老板的秘书大概率不会是老板的儿子,能找到秘书的工作,头脑也不至于不健全。基于以上两个前提,老板为什么不能直接说,小张你先出去呆一会,我和领导说点事。
这显然不是为了照顾小张的情绪,不然小张也不会莫名其妙丢掉工作。也没有哪条法律规定老板和秘书说话不能说太明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并不会有坐牢风险。以上两个原因都排除,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在这种三方都明白的事情上故弄玄虚,纯属是闲得蛋疼。
或者还有另一种解释,该老板以前也做过秘书,因为没听懂话外之意吃过亏。现在自己做了老板,也要用同样的方式暗示别人,这是传承。
在这种传承机制下,小张在丢掉工作之后,若能及时明白个中玄机,日后就还有当老板的机会,否则可能永无出头之日。
美好的东西能够传承,糟粕也一样。传承美好应该大力提倡,传承糟粕就得想办法截断。因此,为了能光明正大地把话说明白,小张得当上老板,在他当上老板之前,还不能变成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