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实在是乏善可陈
之前看过夏雨主演的电视剧《莫斯科行动》,也知道吕良伟在1995年拍过一部《中俄列车大劫案》,对这个真实的故事还是很有期待。今天一看,真是乏善可陈。 邱礼涛近些年拍的电影经常有个毛病:全剧就以大规模动作戏为中心,故事讲没讲好不重要,人物立没立起来也不重要,反正就是打打打。《竞雄女侠秋瑾》如此,《扫毒2》如此,这次依然如此。这就是他不如林超贤也不如陈木胜的地方。 整件事情基本发生在俄国境内,尤其是莫斯科。这就意味着没有执法权的中国警察只能是斗智为主,斗勇为辅——其实《湄公河行动》也该如此,但那是在三不管的金三角,也就罢了。1993年的俄国,固然是在混乱之中,警方腐败无能,但也不是中国警察能随便飙车枪战的地方啊。这次可好,俄国特工直接发枪了,然后就大闹赌场,大闹下水道,简直成了007勇战莫斯科。 说起来,就没人告诉编剧,俄国联邦安全局,FSB,不是办这种一般犯罪案件的吗?还是香港导演自己过于想当然,把FSB等同于FBI了?俄国警方本来提供的合作十分有限,但最后居然大规模出动警力了,那为啥还要任由中国警察把搞赌场抢劫的犯罪分子带走?那可是在莫斯科犯下的罪行啊。 邱礼涛之前的作品,《扫毒2》,毛病是滥用大规模武力,最后非要搞出一场地铁大撞车。这回也是,居然战斗机都上了。然后再搞一场边境大劫车——热闹是真热闹,但除了热闹也真不剩啥了。 张涵予现在算是内娱第一硬汉,但在这里面显得谋略不大够的样子。黄轩演亡命之徒倒是挺合适,张本煜也挺合适。另外说一下,当年境外的中国人犯罪团伙主要欺负自己人,敢在莫斯科这个新生犯罪之都大搞抢劫是不可能的,设计这情节,属于一种“大战洋人”。 当年有个女匪首“二姐”,极有戏剧张力的一个人物。本以为文咏珊能突破一次,没想到她在片中只是个喽啰,而且就那么死了……按片中设定,似乎那个金发俄罗斯美女才是“二姐”,俄国二姐,但她又没什么戏……要说真应该好好塑造这么一个人物,而且,不能用文咏珊,她突破不了“软”这个特征,得用宋佳或者倪妮,要不春夏也行。 其他配角都乏善可陈,而且无论是警察还是匪徒,怎么一个个感觉台词都不过关似的,听着那么别扭。 最后刘德华下车见女儿,那小女孩真是女儿么……不会是警方欺负他看不见,随便找个小孩蒙他的吧,孩子的反应也太不正常了。要是小孩对他有印象呢,几年没见到爸爸了,得热烈一点吧?要是小孩对他没印象呢,莫名其妙被警察阿姨带过来见这么一个“爸爸”,那得有点害怕的感觉吧?就那么木着,不正常啊。 最后说几点小毛病吧。 这里面提到那战斗机,一概念“si外二七”,过于可笑了,也显得演员过于没文化了。跑俄国的人不可能不知道“Cy”是俄文字母,不是英文,而汉语中管那战斗机只能叫“苏两七”或者“苏二七”。 文咏珊不止一次说“1990年来俄罗斯”,这其实既不是历史真实也不是不太像当时中国人的习语。1990年,那个时候还得说——“苏联”。 黄轩强奸文咏珊那场戏有个穿帮镜头:文咏珊被扑倒在沙发上的时候,一直拖鞋掉在沙发上。然后她立刻起身逃命,镜头一转,两只脚上又都有拖鞋了。 张涵予跟刘德华说:法官怎么判是他的事,我只负责抓他回去。类似的话在香港电影里颇为常见,但这真不是1993年北京警察的思维和语言。 片中多次出现“打劫”和“搞定”。“打劫”这个词,我印象中1993年用得还不是那么多见。当时的人更是很少说“搞定”。 全片最牛逼的大概就是配的几首歌了,但也不是主创牛逼,是人家窦唯牛逼……
-
木木在呀在哪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02 1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