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三十岁
“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与希望!”——埃德蒙·唐戴斯
每每生活遭遇挫折停滞不前的时候,我就会在心中默念这五个字。等待与希望,等待与希望,等待与希望......
很快,三十岁便到了。在这不长不短的三十年里,想要的从来都没立刻得到过。一直在等待,永远在希望。美好的事情迟早会发生在我身上,对么?对,但迟和早,差别很大。回头看,愿望还是有在一个个被实现,只是大多来得迟了一点,导致本应该会有的狂喜被冲洗消解了许多。
大家都在说人生目标,而我却只有零星愿望。人生应该有目标吗?我不知道。如果一定要定一个,我想我的就是努力实现过去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的生日愿望吧。
去年这个时候还在写毕业论文。作为大龄学生重回校园,很难把握好节奏,对自身的能力也有所高估,选了个自认为感兴趣但有点挑战的题目,导致本应该八月底交稿的论文九月底还没完成。压力很大。有天晚上,我忽然想,写完这个垃圾,就去撒哈拉转一圈吧。
到达Marrakesh的时候,我已经不像几个月前第一次去Vienna时那样大惊小怪了。毕竟在这几个月里,我又长了一岁。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总是不停地走啊走,好像在寻找什么,又好像要逃避什么。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动机。
沙漠其实挺无聊的。就如同第一次看见大海,那种喜悦感只会维持一小会,接下来便是空虚与不过如此。恍惚间我有点记不起来自己为什么要来看沙漠。这个事情是什么时候被加到我的愿望清单里的?我躺在沙地上,看着头上被云层半遮半掩的月亮,忽然想起来这好像并不是我的愿望。我错把别人某天随口说的一个愿望加到自己头上了。应该是个很重要的人吧。
去Vienna是为了看Eric Clapton的演唱会。虽然后来Vienna站的演唱会取消了,但我依然历经磨难赶上了Munich的那一场。如同做梦一般的夜晚。实现这个愿望的意义于我而言远大于生活中其他的一些成就。当然,我在生活中也并没什么现实成就。不过,总而言之,这个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很难解释其中的原因,但光看这一场演唱会,就足以合理化我来欧洲生活这一看似冲动的决定。
人生最令人头疼的地方就是,你没法什么都想要。想得到点啥新东西,往往就不得不放弃点啥旧东西。能不能我都要?能,但难。
来爱尔兰生活是很早以前的一个愿望,早到甚至难以追溯其源头。大概是刚上大学那会吧。偶尔回头看过去写的一些东西,发现从萌芽这个想法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有重复这个愿望。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算是个目标明确且坚定的人了。虽然花了很久,但最终我还是实现了这个愿望。当然,如同其他所有愿望一样,实现后很快就觉得不过如此了,在哪里生活都一样,最终归于无聊。
但环岛骑行这件事,一点都不无聊。有时候想想,等你活到七八十岁时,回首这一生,有什么值得和人说的事情吗?对于我来说,人生里大多数琐事压根就不值得我记到七八十岁,但如果我能活到那个时候,我一定还是会很乐意和大家分享骑行路上的故事。从第一次广州骑去珠海遇上台风,然后广州骑去海口,继而环海南岛,到后来从广州骑回芜湖,再到去年环爱尔兰岛骑行。很多想法,很多情绪,仅仅在骑行过程中展现了瞬间的面目。我想,三十岁结束前,必须要给十八岁的自己一个交代了。川藏线再不骑,怕是这辈子不会再有勇气了。
人生里很多事情做起来都需要勇气。我不知道在适龄的时候选择结婚生子和选择不结婚不生子哪个更有勇气。无论怎样,对于一个清醒的人来说,都挺难的。这没什么对错,但很遗憾在有些人眼里三十岁没结婚就像是犯罪似的。但毕竟,生活最后还是自己在过。没有什么规定是不可破的。况且,压根就没任何规定。
我以前不相信观念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自然变化这个事情,觉得是天方夜谭。如果我足够坚定,怎么可能仅仅会因为岁数变大而改变立场了呢?但过去一年,很多想法都在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变化了。想不明白具体原因,只好归咎于年纪增长。过去大半年里,由于运气尚可,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三十岁前人生里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这只是开始,未来依旧许多变数困难重重。细节暂不表,但至少看见了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曙光。
时光飞逝。偶尔想起二十岁的自己,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定能看遍世界美景,历经美好爱情,走上人生巅峰。可如今回头看到那个青涩迷茫的脸庞,再看看当前的自己,很想和他说:“抱歉啊兄弟,十年后你还依旧是个迷茫的傻 x。”一切既变了又没怎么变。关键是这种情况发生了也不知道该怪罪谁,十年前还是十年后的我?抑或是这十年间每个瞬间的我?
老朋友们,渐行渐远,大多不再联系。新朋友,从来就没有过。即便是像阿May这样善良美好的人,如今也只是会偶尔敷衍地回几句我的消息,显得我像个滑稽的小丑。再厉害,谁又真的能抵抗孤独呢?自由自在地谈任何事情,始终是梦里的事情。
预祝三十岁快乐。放弃幻想,轻装前进吧。傻 x。
© 本文版权归 DefinitelyMa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