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克勒-怀特霍夫丨悼念瓦尔特·耶施克:没有独立阅读就没有独立思考
文章来源:法兰克福汇报
注释1:伽达默尔原文
注释2:他还蛮喜欢评论时事,有时很扯,有时又很所谓progressive。
注释3:另外两位学者都是早期黑格尔著作集的主编。
注释4:黑格尔在耶拿当上大学老师后的第一学期开了逻辑课,反响极差。不仅只有11个学生报了名,甚至后来大家都不来了,导致课程最终被取消。他在第一堂课上借但丁之口表达了激进的无神论倾向,直接吓哭了学生,活该没人上他课。而谢林就这件事约谈了黑格尔。研究黑格尔宗教哲学出身的Jaeschke反复说青黑派才是黑格尔思想的正统继承者。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这个角度来说 完全能理解他这么说的原因。
注释5:黑格尔逻辑学的存在论分成三个部分,其中“量”的部分大量涉及到数学,他对于微积分有独到的研究,这也是weithofer的黑格尔研究所主要关注的。
作者:皮尔明·施特克勒-怀特霍夫PIRMIN STEKELER-WEITHOFER
标题:没有独立阅读,就没有独立思考Ohne Selberlesen kein Selberdenken
准确地阅读哲学经典本身就是哲学的一种形式
悼念瓦尔特·耶施克
有生命力的文化需要一丝不苟的记忆(präzises Gedächtnis)。然而,准确的回忆(Genaue Erinnerung)是一门工作。在音乐领域,费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或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考订版作品集中,或文学作品(如歌德的所有文字遗产)的考订版本中,这一点都毋庸置疑。
但在自称为“分析的”哲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最初在昂撒定位是现象学诠释学的“欧陆”传统的对立面)中,人们则认为自己能够——借用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对“独立思考”的态度所做的精辟描述——“愚蠢得自行充当丑角”。【注释1】
这是一种量产数学家的方法,他们既不需要历史的教化也无需语文学家的文本工作。据说这样就可以分析出一种时间上普适的逻辑形式,作为一切理解活动的前提条件。不过在时代精神哲学的另一个翻版中,老白男们的版次和评注也享有坏名声,尤其是当有人仅根据个别引文就认为老白男们以“理性”之名为一切歧视之实辩护。【注释2】
曾在柏林和波鸿执教的哲学教授瓦尔特·耶施克(Walter Jaeschke)则可喜地没有受到欧陆精神历史逐渐贬值的影响。正因如此,他与格奥尔格·拉松(Georg Lasson)以及约翰内斯·霍夫迈斯特(Johannes Hofmeister)一道,属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尤其是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和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伟大编辑和评注家。他们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和教育、学校和大学的发展,以及对启蒙运动和科学主义批判的意义,不仅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甚至可以说,自两次世界大战的文化灾难以来,一直受到积极的压制。【注释3】
编辑工作的重要性恰恰体现在对根深蒂固的偏见的纠正中。例如,建立在无数前人辛劳基础上的《早期文集II》在2014年终于正式出版,它第一次为黑格尔在耶拿之前的神学批判提供了真实的图景。【注释4】
如果没有瓦尔特·耶施克的不懈努力,不仅是这本《黑格尔文集》的第二卷,还有即将完成的整个黑格尔著作的历史考订版全集都是不可想象的。
最新的评注显示出经过准确阅读和精确呈现的文本的重要性。即使是史蒂芬·霍尔盖特(Stephen Houlgate)的两卷本《黑格尔论存在》,也出于语言上的困难错过了黑格尔在微分学和积分学的论证中对牛顿的“成就”的讽刺性批判。黑格尔对对象域的抽象定义形式的见解至今仍遭到误解!【注释5】
因此,真正的科学就像瓦尔特·耶施克在其令人难以置信的高产工作中以及他对考订版本孜孜不倦的质量控制中所体现的那样,如此朴实无华而又如此开放,如此严格而又如此谦逊,如此一丝不苟而又如此聪慧,如此富有批判性而又如此充满思想。
瓦尔特·耶施克于 2022年7月14日去世,享年 77 岁。
Walt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黑格尔丨大学哲学教育何为 (56人喜欢)
- 曼弗雷德·鲍姆丨先验方法 (32人喜欢)
- 瓦尔特·耶什克丨思维与存在的诸原则 (58人喜欢)
- 埃尔米洛斯·普列夫拉基斯丨悼念汉斯·弗里德里希·富尔达 (45人喜欢)
- 瓦尔特·耶什克丨“精神的见证” 或:论传统公式的含义变迁 (4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