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我们都有点怪
查看话题 >方家之殇
前两天方世千跟我的对话那个视频发出去以后,评论区收获了一堆的阴阳怪气,主要体现在微信视频号、快手、抖音三个平台。他们都大骂方世千,说这孩子作为后代,居然妄图跟家族割裂,实属不该;说什么“消费亲情,步步算计,人品相当有问题,还怪罪于原生家庭,真无语!”还有的说“缅北那是中国人害中国人,他这个更狠,专害自己家人啊。”还有的说:“这小两口居然合起伙来坑自家人,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孩子!”
一句话,这帮人都绕过了因果关系,抱着某种“父母无罪论”的原则,把所有恶毒的话都贴在后代的脑门上,故意对其家庭和父母的作为只字不提。
那么好的,今天我就让这类有选择性角膜炎的杠精无语得明明白白,我来讲讲方家的长辈到底做了什么孽,导致了有这么个后代的产生,反正他本人不姓方,你们也猜不到我说的到底是谁家。
首先,方家家族很大,比你们设想的还要大。他虽然是家里这一脉的长子,他父母的独苗,但他有一堆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堆的姑姑叔叔,一堆的姨妈和舅舅,家里子孙满堂,但,贵而不和。
说贵,是因为祖上曾是“皇商”,即便再新时代里,依然能保证每个家庭为单位,各家都有各家的产业,每家都是做生意而且是不小的生意,是可以留给子孙后代那种的,家族里10个家庭,有10个产业。
说不和,是因为10个家庭里有34个心眼子,每个三口之家里有三个心眼子,这就是30个;多出来那4个是指他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这家子人对外宣称是大家族,但全家最擅长的,就是在这个大院墙里继续砌墙,把偌大一个院子砌得跟走迷宫一样,甚至每个父母都会防着自己的亲生骨肉。
别的不说,光说方世千这一脉的一家三口,方世千长大了,成人了,知道自己家族庞大,跟父母提出要学东西,让家里给介绍能人,但家里不给介绍;他本科毕业了要进修,让家里拿钱,家里不给拿,说没必要;他要用家里的资源实习,家里产业众多,但无论是长辈还是老人,都一个机会都不给他;他要去外面实习,家里父母和爷爷奶奶又不让,说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咱家孩子不能成全外人。
但你不让流外人田,你倒是在家里给孩子预备个一亩三分地啊,也不给,各种借口各种理由各种拖,死活就是不落地执行,爷爷奶奶也防着自己的几个孩子,如同防贼。没办法,方世千只能心外求法,在外面偷摸给自己寻找机会甚至制造机会。
那么也就是这个头一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这些年方世千给自己打造得确实很用心,知道自己想不走寻常路的话,要如何成全自己,所以他是真正有备而来,不光自学了他觉得自己该学的必备理论知识,还给自己寻觅了好几个可以称得上是师父的外挂——这点跟杨森特别像,看过我视频评书《杨森传》的知道,杨森浑身上天入地的本事,没有一样是父母和原生家庭赐予的,都是一堆师父教他的。
所以短暂的时间内,方世千在家人集体拒绝成全自己的前提下,自己成全了自己,愣是把自己一个小虎斑猫真的培养成了大老虎,还如虎添翼给自己插上翅膀,飞了,飞到国境线以外去了,该进修进修,该交朋友交朋友,该做生意做生意,他在让自己的羽翼不断丰满的同时,也一直没忘了自己的家,也眼睁睁看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在集体没落、集体断崖式地走下破路。
期间他也回来过,挨家走访,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谈,给自己父母谈,跟七大姑八大姨谈,跟自己同龄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谈,想集结家里几个还有共同语言的人一起重整家族、东山再起。
可是,换来的却是家族里集体的冷屁股,就像蜡笔小新说的,那是一个“铜墙铁屁”,冷屁股们毫不留情地竖在自己面前,换了谁都心寒吧。家人都高度一致地认为:“你小子就是图谋不轨,我们全家上下老小10家人,没有一个能真正为了这个家着想,这已经是定论了,我们压根不相信你方世千就是个特别的,你的归来一定打好了小算盘,我们全家都不是傻子,我们绝对不会上你当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绝对自信。
相对于家族家人的“铜墙铁屁”,方世千一路走来,在家门之外积累了一堆能互相成就的合作伙伴、利益集团。所以,在方世千的内心里有一个界限分明分水岭,这边,是家族的铜墙铁屁;那边,是利益伙伴的互相成全。
换了你,你能对两边一视同仁吗?
你们看过电视剧《知否》吗,顾廷烨之前在顾家受到的什么待遇,你加倍平移到方世千身上就更好理解了吧?
方世千本想回过头来做一些对家族家庭有益的事,他飞了一大圈,对自己家族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知道自家家里就缺这么一个明兰祖母那样的人物,家里急需一个能把自家孩子当孩子的人物,他知道别人都指望不上了,自己想当这个祖母,然后培养出至少一个像明兰那样上得殿堂、下得厅堂的人,重整这个家。
但无奈这个家经过这么多年,院墙厚重不说,还对他竖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冷冰冰的钢门,好不容易打开紧闭的钢门,发现院墙里那些曲里拐弯的迷宫一样的小墙上都装上了一道一道的小钢门,其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知道方世千为什么不信这个家字儿了把?知道方世千为什么不信女人不信婚姻了吧?他对任何人都没有信任,这辈子也很难对人有信任了,他眼里只有一种亲人,叫利益伙伴。他一路走来的所得都是凭自己的时候,无数个大大小小成功案例也都在不断暗示他:只有自己和利益伙伴,才是最可靠的。
这不光是他自己的心得,他后来在澳洲遇到的那个所谓名誉前妻,其遭遇也是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俩孩子走到一起才发现,我去,我们的精力咋这么像呢,所以啊,人以群分——他和他那个名誉前妻一路走来,也都是心墙高筑,互加防范,所以在一起的名誉10年,这小夫妻俩之间没有丝毫的生意往来,他们深知道,两颗冰冷的心即便是贴在一起也热不起来,谁也无法成全谁,那不如还是都按照我们一路走来唯一的所得——互做利益伙伴来成全彼此,于是就有了收割全家的那一幕。
既然家人都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大难问题,那就让你们出钱解决问题呗,最起码我结婚了,不再是你们眼里、别人嘴里那个有问题的怪胎了,那么就让你们出钱解决问题,因为你们乐意为这个买单啊,那就投其所好、请君入瓮。
就像最近流行起来的所谓“全职儿女”一样——既然你做父母的都怕自己唯一的骨肉翅膀硬了远走高飞不给爸妈养老了,那做儿女的就飞回来呗,打着考公考编的旗号每天铆在家里啃老,这不是你们二老希望看到的结果么,那么就投其所好呗,其实跟方世千的战术如出一辙,只不过方世千玩了个Ultra、PLUS版的而已。
看了上一篇后,今天先提供个前传,了解更多的信息和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之后,接下来他方世千要下怎样一步大棋,还想把我拉进来一起操刀,聪明的人心里,是不是更有方向感了呢?
那天之后我也问过方世千:你拉我进来一起玩,有没有拉着杨森呢?
方世千说不会带杨森的,因为杨森和他太像了,两个人都是因为原生家庭靠不住,都是同一类型的“精神孤儿”,太像的人只能互相可怜,不会互相利用,因为于心不忍。
但我书生不同,我的原生家庭还是很幸福的,而且我书生也并不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助力而成就自己的,我也是一路走来依靠利益伙伴。所以方世千不会嫉妒我,且会羡慕我,这种友好的羡慕恰恰是我和他这类人的粘合剂,同时也是他可以加以利用的资本之一,互相有利用价值,就会形成利益伙伴,也就是他方世千眼里唯一的“血缘关系”。
所以,回到《杨森传》的剧情,有没有点理解了——他毕业的时候为什么放弃了司马兰兰?方世千本来可以带着原生家庭并不幸福的兰兰一起远走高飞,可惜,兰兰被他老爹一个电话就叫回去了,无比顺从,一个第一阵营的名校毕业、成绩没下过全年组前5的高材生,居然无条件听她爹的召唤回到家乡去卖木门,这根本不是方世千想要牵手的人。
司马爸爸跟闺女说了——但凡你是个男孩,你爱飞哪飞哪去,你是个女孩子,到头来还是别人家的人,你再有出息对我又有什么用?与其肉烂在锅里我一口干了也是在我肚里腐烂发臭,也总比你在外面飞黄腾达要强!
面对女方有这么个老爹,方说了,兰兰你既然这么迷信原生家庭,那你就回家去尽情享受吧,我就不信你爹真的会为你好。结果方世千又是对的,兰兰卖了20年木门,还是一贫如洗,要车没车要房没房,三年疫情还欠了债。
归根结底,为什么方世千对家族家庭彻底死了心?为什么对家这个字就是爱不起来?就是一路走来各种验证了他的观点,人都只会迷信自己经历的东西。
就好像一个人有病了,看了100个西医都没治好,就看了一个中医就治好了,他还会信西医吗?
同样另一个人有病了,看了100个中医都没治好,就看了一个西医就治好了,这个人还会信中医吗?
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请问,谁又能说服谁呢?
所以即便视频评论区里那些瞧不起方世千的人也是一样,它们对他姓方的各种鄙视的同时,请问,它们取得他那么多的成就了吗?人家20年缴纳的税金比你们一辈子赚的钱都多、人家的企业养着好几千人,解决了几千个家庭的就业问题,人家没借助家里一分钱还能养活自己、养活别人,同时还给一所大学捐了一座图书馆,藏书10万册。
如若你是凭借你的家族家庭站起来的还取得了比他更多的成绩,你可以名正言顺地瞧不起他。只可惜,我相信视频评论区里那老几位,真的,加在一起乘以10,都赶不上方世千的万分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