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及碎碎念
散落的月光 穿过了云 躲着人群 铺成大海的鳞 (躲着人群 溜进海底) 海浪打湿白裙 试图推你回去 海浪清洗血迹 妄想温暖你 往海的深处听 谁的哀鸣在指引 灵魂没入寂静 无人将你吵醒
你喜欢海风咸咸的气息 踩着湿湿的沙砾 你说人们的骨灰应该撒进海里 你问我死后会去哪里 有没有人爱你 世界能否不再 (世界已然将你抛弃) 总爱对凉薄的人扯着笑脸 岸上人们脸上都挂着无关 人间毫无留恋 一切散为烟
来不及来不及 你曾笑着哭泣 来不及来不及 你颤抖的手臂 来不及来不及 无人将你打捞起 来不及来不及 你明明讨厌窒息
前天刚听到这首歌,《海底》。 一开始这首歌并没有抓住我,好像很严重的样子,但是又处处带有希冀。 这是很矛盾的状态,不清晰,但就是这样也可以导出一个结束,或者说,这个结束正是因为矛盾所致;不清爽,我喜欢的是一键到底,在那个瞬间,如果没有向内找寻可能性,结束是必然的结局。
我尊重任何一个结束。 这么多年,我压根没有想过自己选择结束,因为虚无。结束于我是一件必然但没有必要的事情。 但是近期我刚刚升级了。在虚无的基础上,至少有两条路,一条是存在主义,一条是荒诞主义,我并不是在路口——等我发现时,我已经在这两条路上反复横跳好几年了。升级在于我重新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决定把它扯得再清楚一点。
公理: 1、一切是无意义的。 2、世界是荒谬的。 3、上述两点均是反人性的。
存在主义: 1、存在即合理。 2、个人意义由个人构建,个人意义因构建过程和构建结果而存在。 3、个人拥有构建过程的绝对自由,并对构建过程和构建结果全责。
荒诞主义: 1、接受一切。 2、个人意义的构建过程即是反抗,个人意义仅因构建过程而存在。 3、个人拥有构建过程的绝对自由,但对构建结果存在局限。
以上仅为个人当下理解。
由此,我觉得让自己过得比较开心的活法是: 1、人需要为自己构建少量目标; 2、人需要为自己构建的少量目标而努力; 3、人尽量享受为自己构建的少量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4、人不为做到了上述三点而未达的结果而负责; 5、努力过程中,人尽量对一切外界选项开放; 6、拿到结果后,人对于新目标的构建,尽量符合自己当下的价值观; 7、上述六点不符合客观现实,但符合人类共同构建的主要主观现实。
因此,这也是一种在出世心态下的入世活法。 应该会成为这个阶段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