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之六百二十三——借荆州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令人费解之处。如小说中的荆州明明是诸葛亮智取南郡后,拿兵符调出曹军人马而攻取下来,为什么一直说是暂借荆州,鲁肃还一直来讨还,完全没道理。鲁肃的理由是:“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欲来图皇叔;幸得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今皇叔用诡计夺占荆襄,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未顺。”鲁肃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曹操起兵百万,只为图刘备,这样的说辞也太不专业了。就算在你东吴的帮忙下,杀退了曹兵,为什么荆襄九郡就是你东吴的?你这么说的逻辑是什么?荆襄九郡是我主刘备武力攻取的,按说诸葛亮应该在这一核心逻辑漏洞上义正辞严批驳鲁肃,而诸葛亮只是说公子刘琦尚在,以叔辅侄有何不可,显得软弱无力。 翻看《三国志》才能明白其中缘由。赤壁战后,周瑜和刘备联军追击曹操,共同拿下荆襄南郡,孙权以瑜为南郡太守。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鲁肃传》云:“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云:“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 从所引正史来看,荆州几郡的夺取是以东吴兵马为主,刘备为辅,所以刘备战后的安排只能听命于东吴。周瑜将油江口给了刘备,刘备嫌地少,直接向孙权求借荆州,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同意了,当然之所以借荆州,东吴也有自己的算盘。后来刘备也是为安抚荆州吏民之心,表奏刘表之子刘琦为荆州刺史,也正因为打着旧主刘琦的幌子,南征武陵、桂阳、零陵、长沙四郡非常顺利。尤其建安十四年,庐江贼寇雷绪败于夏侯渊,以数万部曲归顺刘备。刘备实力大增,这个时候,刘琦病死,群下推刘备为荆州牧。估计孙权后悔啊,《先主传》云:“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借荆州”这个情节体现了小说和正史的矛盾。小说不想把赤壁之战后的刘备诸葛亮写的如此狼狈,但却没有把正史的痕迹删除净尽,才会出现与小说自身逻辑相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