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Q1.为什么报考清华⼤学美术学院?为什么选择备考科普展示专业?觉得美院越来越难考了吗?
A:从高中时考清华大学就是我心里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我心里一直埋藏着,直至考研。我本科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极其自由开放的艺术氛围中浸染了4年,也对理性科学的学习氛围产生了向往。选修课时常羡慕综合类学校的同学可以选金融、计算机等等不同领域的课程,所以想要突破一下局限性,体会综合类院校的学习氛围,但是又舍不得美院自由的艺术氛围,所以反复斟酌,最好的选择就是报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了。清华的科普硕士项目是国内极少数如此学科交叉的专业,它既强调文理交叉、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也注重对策划管理、设计思维、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我本科一直努力和未来想要发展方向非常契合。加上我本科是环艺,有空间设计的基础,所以我选择了报考科普展示这个专业。清华美院确实越来越难考了,从史论的改革,到线下复试人数回归1:2的比例,每一关都在卡人,所以学弟学妹们如果要考,一定要趁早!
清华大学二校门
Q&A
Q2.对于你的这个⽬标你有没有制定⼀个详细复习计划?觉得自己备考是否可行?
A:我在备考时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学习计划,因为我是从暑假班结束才开始正式复习的,时间很紧只有5个月了,所以我整体的月度周度计划,再到每日计划,还有各科的计划都有制定,如果不知道该咋制定,可以在b站上多看看考研up主的分享。(推荐蝶澈学姐、是长颈鹿鹿(英语非常推荐她!)、学长小谭)不过我也不是那种自制力超强的人,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小懒怠,加上计划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我11月、12月已经完全不按最开始的计划走了。所以说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我觉得还是必须有计划以及应对变化的能力。所以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就是:①、正式投入备考最好在暑期集训前就开始。②、计划一定要仔细制定,具体到每科、每天,最好可以可视化。③、任务最好提前,给自己留出机动时间应对变化。④、不断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计划,但是不能无止境地一直拖延给自己找借口。⑤、定时横向纵向比较每日学习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推荐番茄ToDo app)
Q&A
Q3.初试你发挥最好的科目是哪个?经验或教训是?
A:
我觉得发挥的最好的一门是史论,第一年裸考考了118,今年改革考了122。我觉得史论最重要的八个字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考题无论怎么变化,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核心考察的还是我们的基础知识,所以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分数就不会太低。我今年史论加了1张答题纸,一共答了14页,答的还是挺多的。但是大家不要盲目地去追求数量,如果内容丰富,就是锦上添花,没内容的话老师只会觉得你空空奇谈,抓不到重点。
今年最后一道的史论绘图题,我看到有稍微的惊讶了一下,然后就开始思考这个题本质想考我们什么。我抓取了“与所报专业相关”几个关键字,认为此题不仅想要考我们对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掌握程度,尤其还要考察我们在本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可能也是拉开差距的地方)。我的专业是科普展示,所以我马上在脑子里过我所储备过的科普展厅、装置、公共艺术等作品。我考虑到科普展厅在短时间内不太好图示出来,于是选取了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的一件当代的公共展示的互动装置作品。然后从作品的展示属性、功能、结构、材料、色彩,以及与科技的关系、与市场的关系、与美育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我的切题比较细,是具体从专业方向来谈的,此外还可以从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美术史、当代著名艺术作品几个维度来选取自己所了解的艺术作品。但是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了解且有东西写的,毕竟是最后一道大题,占50分,可不能短短写2页就结束。
Q&A
Q4.初试四门课程你是如何准备的呢?
A:
政治:
我感觉政治对我来说是比较迷的一门学科,第一年裸考了65,第二年认真复习了还是65,我本以为考得很差,结果发现大家今年的分普遍都不高,所以把我备考时踩过的坑和觉得不足的地方跟大家说一下,希望大家避避雷。①、我政治复习开始得太晚。网上一般都是建议从7月开始,但是大家别忘了7月我们是要上暑假班的啊!!其实是没什么精力弄文化课的,所以可以提前把这一个月的时间给补上,最好在8月底就把徐涛强化班全部听完(徐涛老师微博的原话)。我就是暑假班结束8月初才开始复习,10月初的时候才听完第一轮课,后面每一天都在赶进度。所以大家一定要吸取我这血的教训。②、刷1000题的时候容易出现假性记忆。尤其是史纲、毛中特、思修部分,刚听完课刷1000题发现正确率还行,但是隔了一段时间再刷就发现错误率很高。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帽子题知识点扎扎实实记忆好,可以在网上搜很多记忆口诀,例如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就可以记成“李倩只管四种手机”,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可以记成“始于慕容云海,终于张汉”。前期帽子题背好,后期做肖4肖8会轻松很多。
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口诀
③、我太执着于1000的2刷3刷,忽略肖8肖4选择题的重要性。我备考时有个错误的想法,就是如果肖1000的正确率高了,肯定肖8肖4选择题就没问题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后期刷1000题意义不大了。所以肖4肖8一出,大家就可以马上刷起来了,还可以配合着小程序刷腿4涛6米6。
英语:
我第一年裸考59分,今年认真复习了考了80分。所以很多学弟学妹说自己基础不好,本科没怎么学,或者4.6级没过,有抵触和畏难心理。其实这些早已不重要了,英语是从现在开始努力就完全会有回报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呀!单词:先说一下背单词最重要的意识就是:不要希望一个单词背2.3天就能记住,背单词的灵魂是重复。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循环,遍数多了,就在大脑中形成了记忆。我比较推荐扇贝单词APP,页面非常简单,也可以灵活调整背诵目标。我当时每天的计划是背600个单词,新词150,旧词450。一开始要背2-3个小时,过了20天只需要100分钟,再过一个月基本在60分钟左右,到最后最快的一次是49分钟就背完了600个。其实这个过程特别艰难,尤其在最开始的几天,像被凌迟一样。但是只要坚持下来,英语阅读就会有质的突破,其实每天不用一口气背完,可以整块+碎片时间累积着背,而像我来回图书馆的路上和洗澡的时候都会在b站上听考研单词速刷磨耳,夸张的是我当时从座位去厕所的路上也会拿着手机一直背,也能差不多背二三十个。
英语单词
语法长难句:这方面基础不好的同学推荐去听刘晓艳老师的课,把句子成分弄懂,不然后面做阅读时,连句子成分都划分不清楚会很痛苦。刘晓艳老师的课非常轻松易懂,建议在暑假之前听完。真题阅读:建议大家做真题之前学习一下系统的方法,意识是很重要的,不然一顿乱做,不仅会浪费真题,也会浪费时间,还容易自信心受挫。推荐听一下唐迟老师的罗汉班阅读技巧课。暑假就可以开始做真题阅读了,把最后3年的留出来12月份做。阅读在考研英语里占了40分,是比重最大的。而且阅读的方法一以贯之,做好阅读,完型新题型也就问题不大了。我一般是下午2点开始做阅读,考研也是下午2点开始考英语,前期时间一致后期就不用再适应了。做阅读前我会抽20—30分钟快速复习做过的前4篇阅读里积累的生词。接着严格卡时间做题,阅读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之内。然后我会拿出黄皮书挨着订正翻译整篇阅读,从生词、长难句、行文逻辑、选项各个方面把整篇阅读吃透。接着我会整理这篇阅读的生词到自己的真题词汇表里,以方便之后的复盘和背诵。
完型新题型翻译:完型与新题型建议9月开始,完成05-15年,一天完型一天新题型,刷真题前可以先听一下技巧课。完型的均分大概在4-5分左右,很多人都说完型是性价比最不高的一个,也是做题顺序里的最后一个,所以很多人都放弃了。但是我当时是想追求80+,所以没有放弃这个题型。而且15年之后的难度比之前是降低了很多的,所以我觉得没那么可怕。我做完之后会听易熙人老师的课,他讲的真的很好!如果想追求高分的同学可以好好弄一下完型,你会发现真的很有趣!!!新题型分为信息匹配题和小标题,难度不大,建议按题型刷。翻译一般是踩关键词给分,可以10月再开始。
作文:作文在英语二中占了25分,是第二大分值,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我小作文背的是石雷鹏,大作文背的是王江涛20篇,但是个人具体怎么准备还是推荐大家去b站上看看,根据自身喜好作出选择。作文练字还是很有必要的,我考前就是一边默写,一边练字,大家可以去某宝或者pdd买考研答题卡,以及在小红书上搜英语衡水体模仿。在北京这个旱区没办法,不仅要卷内容,形式也得卷起来,字迹好看起码能让改卷老师不头大哈哈。
英语作文练习
史论:
从这几年史论改革能看出来,出题思路越来越反押题、反套路、反模板,考察的知识广度也越来越广。名词解释是考察对美术、设计史的基本功掌握,简答题、论述题则是考察学生的综合思考、语言表达、行文架构等。从今年简答考的“蔡元培的美育观”、以及结合专业对现当代作品综述可以看出,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对设计、美术史等知识丰富的储备才是高分的关键。我大学时并没有接触过设计史,第一年只建立了基本的框架,第二年才开始深入学习具体的内容,基础也不算好,但是最后还是考了122,所以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而且一定要早点开始背诵,因为后期政治大题、史论、英语作文就是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能早解决一样是一样。我当时就是开始得太晚,10月在图书馆哭的时候都不能停下来背诵,只有边哭边背,所以一定要提早!!!!!这是我今年背书的记录(算很来不及的了,大家一定要提前于我)
背书记录
下面我跟大家说一下我这两年学习史论的经验:①、先建立史论整体框架。我第一年听了王博士的史论课,并根据王博士的课件整理了思维导图。建议大家在暑假班前整理好,了解史论的发展脉络。
史论框架
②、充分利用历年真题,明确复习与考试的重点。这一点很重要。我当时找教务老师要了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艺术概论的历年所有真题,整理出了各个知识点的考频。并根据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做了分类,做完之后,我就基本知道哪些是复习的重难点了,所以我建议大家自己试试。这一步最好也在暑假班之前完成,这样暑假班王博士讲课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带着重点去听,更加地高效了。关注历年的真题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踏踏实实回归基础文献、参考书目,这2.3年史论真题基本以简答论述为主,而且很注重论述能力,并不是浅显地从教材中挑选一些基础考点重点考察,大家千万不要抱有投机与侥幸心理。
整理各个知识点考频
③、整理自己专属学习笔记并背诵。我在明确各知识点的考频之后,就开始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开始整理背诵笔记了。如果一个知识点又考过简答、又考过论述,那就按论述整理。此外还可以整理一下知识点之间的包含关系,“五代山水主要成就”这个知识点可以融进“隋唐五代山水画风格演变”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我当时结合了王博士的课件、机构的参考书、论文、小红书上的分享做了笔记的整理,老师们不需要千篇一律相同的答案,而是想看到考生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所以大家一定要拓宽知识的来源,多积累素材并且灵活运用,不要只是死记硬背。④、多练习简答论述的写作思维,多积累论点例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我在练习简答论述时,会先在草稿纸上列出基本的框架,包括开头、3-4个分论点、相应的例证和结尾,以保证整个行文是逻辑清晰的。同时一个问题也可以练习从多个不同角度切入,丰富自己的素材库。此外不要仅仅局限对“作品”“物品”本身的认知,还可以从艺术外部要素(艺术生产、艺术接受、艺术理论、艺术传播)和艺术内部要素(作品、造物、功能、表意)等方面进行深挖与论述。这样整个论述就会是条理清晰、史论结合、有血有肉的,就很容易和其他同学拉开差距。
简答论述框架
⑤、考前模拟、练习书写、了解答题时间分配。考前模拟可以让自己对复习情况做一个检视,也可以帮大家检视自己的手速,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卷面分也是很重要的,历年高分试卷无一不是字迹工整,大家可以在某宝上搜索专业课自命题答题纸购买练习。我考前大概模拟了3次。
考前模拟
⑥、考场上沉着冷静,灵活应对题目。答题时看清是全部作答还是六选四,我模拟考时就踩过这个坑。假如遇到没有准备好的题目,可以灵活处理,旁征博引一下,用会的知识点来作答。还有就是能多写就多写点,今年我答了14页,加了一张答题纸,考完问了下其他同学,很多只写了6页、8页,那这个数量上就超过了很多,起码让老师知道你态度是端正的,是愿意把这个题回答好的,所以啊,大家手速也要提起来。
手绘:
手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可以说是“生死一关”。虽然23年分数线降到了100,但是之后真的很说不准,大家还是一定要把目标定在120以上。初试的滑铁卢之后,我找了很多学长学姐和老师帮我分析手绘的问题,转换了手绘的思维,基本上脱了一层皮,才实现了复试的逆袭。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转变就是脱离了单纯的套模板、背效果图,变为从一个策展人的思维去展示了我的快题设计。所以我也想给今年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建议。①、切题!!不要背一张大效果图,旁边只辅助点什么题都适用的分析图就行了,必须得从具体的题入手,从前期分析、效果呈现、交互装置分析等等各个环节都要展现你的扣题。②、在快题中展现策展思维,可以从策展主题解读-策展目的-设计目标-设计策略-...这样一步一步推导下来,展现你自己对于展览策划的思考。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环艺的竞赛、展板,学习一下他们的小标题逻辑。还可以看一下策展方向的论文,从目录里寻找我们要的内容。最后再通过图像的形式将它们可视化表现出来。③、从不同角度多积累素材,最好成为每天的习惯。可以不仅只找展示或者科普展示类的,还可以多看看环艺、信息交互、产品方向的快题,同时还可以多找找广美、同济、川美的快题,将好的地方为我所用。大家可以在Pinterest、花瓣、竞赛公众号、小红书上广泛地积累。
Q&A
Q5.复习之余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如何应对各种压力?
A:其实我二战这一年真的没什么娱乐生活。每天都是早上7点40到图书馆,晚上10点回家,磨皮擦痒一会儿,12点之前睡觉。唯一的休息可能就是看看b站喜欢的up主的视频,骑车回家的路上听听音乐。我压力大的时候会吃点好吃的安慰一下自己,每周疯狂星期四一下哈哈哈哈,压力实在太大了就只有哭了,宣泄完情绪又是一条好汉。我12月14—18号阳了,高烧很严重,完全没有办法学习,肖4也背不进去,不过之后的学弟学妹应该不会有这个问题。我是在成都西南交大考点考的,是公共课联排教室,座位有点窄,其他倒没有什么困难。
课程学习
Q&A
Q6.你觉得自己复试发挥如何?经验或教训是?
A:我复试其实特别的坎坷,从出分到复试结束经历了很多次从天堂到地狱又到天堂又到地狱的过程(肝已经被伤到不行了哈哈)。我是从清华出复试名单之后开始准备清华复试的,到复试结束其实只有短短10天,但这10天我好像走了一辈子。其中苦痛泪水就不言明了。所幸最后发挥的不错,有了好的结果。
当时在去北京的高铁上完成了我的作品集初稿
我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提前准备,作品集、个人7分钟陈述、陈述PPT、专业/英语问题从初试结束就可以开始,这样不管是进清华复试或者是调剂都有个准备,不会措手不及。我很庆幸提前好几天就来了机构,和姐妹们一起并肩作战。非常感谢当时为我手绘、面试提供意见的姐妹和老师学姐(感恩)。模拟面试时强哥和YJ学姐也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很感谢他们(爱心)。
线下模拟复试现场
Q&A
Q7.复试如何准备的呢?
A:专业问题问的比较常规,大家如果认真准备应该是没问题的。英语问题有点意外,是与我的作品集与专业相关的,难度有明显地增大。建议大家准备时,可以多准备一点与专业与作品集相关的英语问答。
线下模拟复试现场
Q&A
Q8.复试如何准备的呢?
A:因为初试手绘比较低,所以复试手绘我认真请教了老师同学们,分析了初试的问题,然后及时转变了方向,不再只注重形式,而是回归到快题考察的本质上来,给老师展示了我设计的思考和过程,所幸结果不错,也可以说是手绘逆袭啦。虽然考试时间更长,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考察我们的核心内容还是一样的,不过会更注重我们对设计的思考,对专业的理解。大家认真准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中午可以自带点小面包和水,休息时可以看看画面,下午及时调整。
作品集:
我作品集有4个大作品,2个小作品,以及摄影和手绘作品。选取的都是我本科的课程作业,然后加入了科普展示的一些内容,虽然不多,但是能让老师知道我是有意识往这个专业方向上靠的。还有就是尽可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可以从封面、目录、内容设置等等方面展现你的特色。大家一定要提早准备,从初试结束就可以开始做了。要预留出打印作品集的时间,在打印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错别字,可以让信任的同学帮忙一起看看(自己看太久可能看不太出来),还要留出血线以及调成CMYK模式。作品集打印有骑马订、蝴蝶装、无线胶装等等方式,大家到时候可以自行选择。
作品集展示
面试:
我在大学担任过学生会主席,组织过很多活动,也有过多次公开场合发言的经验,所以整体的面貌是非常开朗大方、自信健谈的。如果大家还在大一到大三,那可以有意识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面试可以对着镜子,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线上练习,可以录音方便自己计时与复盘。在正式面试前可以参加机构的模拟面试,会发现很多问题。还有就是一定要复习到最后一刻。今年手绘是24号,科普的面试是26号,中间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建议大家坚持好这最后一天,我是复习到26号凌晨的4点才睡,早上等待复试的时候也一直在复习(不建议大家像我一样熬夜啊哈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行)。在面试前一定要开启社牛开关,拿出开朗自信的状态。跟老师交谈时不要像在汇报,而是在亲切地聊天,听老师问题时,可以面带微笑微微点头,回答问题时分点作答。
Q&A
Q9.考研过程中有哪些推荐的神器?
A:①、红环0.3勾线笔。这个笔是我在准备复试时朋友推荐给我的。它墨水比较足,很顺滑。0.3就相当于其他牌子的0.5了。不过清华考试纸吸水性不强,用尺子容易弄花画面。②、台湾雄狮88勾线笔,线条比较粗,比较适合用来写标题或者是加粗。
好物推荐
③、Notability软件。我愿称之为iPad无纸化考研之神,可文字可画画可分屏可录音,选择用无纸化考研的可以试试。
软件推荐
④、ES文件浏览器APP。存在百度网盘里的课程资源可以免费倍速播放,还支持文件傻瓜式解压,当时倍速听网课就靠它,非常nice!强烈安利!
Q&A
Q10.有没有特殊经验可以提供给考生?
A:①、自我鼓励。都要上考场了,要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可以不断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②、积极求助。遇到什么问题不要纠结,马上找老师,老师会尽所有力帮助你。③、拒绝干扰。考场如同战场,要注意保持高强度专注力,不被外界所打扰。④、正视紧张。紧张是正常情况,这是大家普遍存在的情况,不要有太大心理负担,而且开始做题的那一刻紧张就会消失不见了。
Q&A
Q11.录取后,你觉得你的优势在哪里?
A:①、我很佩服自己的勇气,在考研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清华,无惧他人的目光,专注于自己想实现的目标,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②、沉下心且日复一日地学习。每天10-14h的学习、图书馆与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让我烦躁,反而让我内心非常充实,因为我知道,这些努力都会成为我考清华的实力与底气。③、坚持到底不放弃。我在考研中实在累了就歇一会儿、太困了就睡一会儿、压力太大了就哭一会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绝不是中途放弃。④、乐观自信,愿意表达,不怯场。这在线下复试中是帮了我很大的忙的,老师是会从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来考量的,所以我展现了自己最自信最开朗的一面,希望能让老师知道我是综合素质还不错的学生。
清华美院考研现场照片
Q&A
Q12.考上清华后,有没有什么计划?继续读博……or?
A:我希望能在将专业课程学好的同时,去多做一点实习,积累实践经历。也希望能去米兰理工交换,丰富自己的见识~
2022年暑期7月集训场景
Q&A
Q13.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点啥?
A:①、不要轻易放弃,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只要你不轻言放弃,在那段艰难的蛰伏期后,终会等来柳暗花明。②、不要太过焦虑,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如果焦虑了,那就找到问题根源,用行动去解决它。③、注意劳逸结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张弛有度才能更加游刃有余。④、不要拖延,什么事都做在前面。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一旦决定了就去做,一旦做了就要看到结果。⑤、时常复盘、及时调整计划。
Q&A
Q14.请分享一个自己本专业最欣赏的艺术家\设计师
A:其实有三位清华的校友在我的考研路上给了我很多的精神力量。第一位是青山周平建筑师,他让我看到了设计中的诗意与温度。还有就是我本科的一位清华建筑系博士毕业的老师,在日常相处中,她对专业的严谨,对学生的认真负责深深吸引着我,所以我也很想考上清华成为跟她一样优秀的人。第三位就是音乐人李健了,他腹有诗书气自华、坚韧执着、从容淡定的品质时时提醒着我清华人就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2020年11月开始,考清华是我做过最艰难、也最庆幸的决定,所幸天遂人愿,也祝愿所有的学弟学妹们都能不畏困苦,成功上岸!
水木
助你
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