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十大问题一览
一、十大问题:
1、蕴处界摄法问题。
2、无间生心问题。
3、得心问题。
4、诸法得舍问题。
5、诸业业道问题。
6、因果问题。
7、见修所断问题。
8、随眠随增问题。
9、离系重得问题。
10、现在未来修问题。
以上十类是系统问题。系统问题不是细节问题,是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上所列十大问题,牵涉到对阿毗达磨架构的理解。这十类问题总体上不算特别难——真正难的是诸多细节。但初学者如果陷于细节,不能一窥阿毗达磨的全貌,则有害而无益。学《俱舍》最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重要的问题。这十类问题可以作为学习指引。不过,只有分类是没用的,必须示例。因此,以下根据上述十大问题,列出具体的十道例题。这十道题,如果一道不会,就没有入阿毗达磨的门。能会五六道,阿毗达磨可谓登堂入室了。会七八道,就是阿毗达磨专家了。以下题目,说“一题顶一百题”,是不过分的。
二、例题略说
1、蕴处界摄法问题。
例:业在蕴处界中是何所摄?
这道题考察对业的理解,和对蕴处界的理解。作答要将业分为三类,还要分表无表,确定其在三科中的位置。业只是一个例子,重点是对蕴处界摄法的掌握。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如果搞不懂,对阿毗达磨的理解就是一盘散沙,往下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2、无间生心问题。
例:三界异熟生心无间各生几心?各从几心无间生?
这是对心的分类。这个问题范围很小,《根品》有颂,容易掌握。重要而基础。
3、得心问题。
例:何心现前容得诸色界心?
心的分类和“得”结合在一起,就让问题变得稍微复杂了。这类问题其实是第二类问题和第四类问题的结合。《根品》也有颂。由于此类问题是从第二类和第四类中拎出来的,它的范围不广,但稍有难度,以至于《俱舍》本身的结论都不尽稳妥。《正理》《显宗》有修正。
4、诸法得舍问题。
例:五受根何时创得、何时舍?
这类问题很广。这道例题如能理解,这类问题也就思过半矣。相关问题,由律仪的得舍,到诸法的得舍,需要着重参考《业品》。“舍定生善法”等颂相当重要。
5、诸业业道问题。
例:不善业道六俱转有哪些情况?
这一类,是十类问题中最不重要的。只是它包罗内容较杂,如业道的分类、成就、现起等,所以也单独列为一类。这个例题也没那么重要,它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6、因果问题。
例:善等业以善等法为哪些果?
《业品》有颂,“善等于善等”后面的几个颂。像这种相连的包含一串数字的颂,是值得率先攻克的。它并不难,而一旦掌握,就会发现阿毗达磨水平肉眼可见地上了一个台阶。初学者把时间花在这种问题上,一天所得,要超过漫无目的地阅读一个月。学《俱舍》一定要率先解决性价比高的问题。
7、见修所断问题。
例:约九十八随眠,忧根相应者,哪些是见所断,哪些是修所断?约七十五法,忧根相应者,哪些是见所断,哪些是修所断?
这类问题太大了。但这道例题很典型,值得思考。这个例题一旦理解,阿毗达磨的框架就出来了。从此,你就能分辨出哪些是结构性的问题,哪些是细节问题。这类问题是基于第一类问题的,但比第一类问题更细。如果说第一题是阿毗达磨的地基,这道题就是承重墙。
8、随眠随增问题。
例:十五部随眠中,哪些于五上分结缘缘识随增?
这是阿毗达磨学习的一道槛。能否成为阿毗达磨专家,就看这道题能不能搞定了。就像盖楼,这道题解决了,等于房子封顶了。阿毗达磨的学习注定不会烂尾。
9、离系重得问题。
例:依第三静虑入正性离生,诸离系得有几时?
这是进阶问题。迈向高阶阿毗达磨必须直面的峻岭。它牵涉的范围没有那么广,看起来似乎没那么难,但越琢磨,越会发现其中的难度。通过这道题,你还会注意到阿毗达磨论师们的分歧。
10、现在未来修问题。
例:何时修无漏初静虑非净?
不过是其他问题的汇合。看起来似乎简单。阿毗达磨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其实没那么难,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却没那么简单。阿毗达磨的很多难题和“得”相关。但这绝对不是照搬书上“得”的定义,翻译解说一番可以理解的。读一百篇关于“得”的学术论文,对“得”的理解不如思考这个问题所得的百分之一。这个问题在《发智》《婆沙》中有相关段落,是哪种你看了三十遍都不可能记全的内容。到了这里,你就驶入阿毗达磨的寥廓大海了。
王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越过边境的少女 (4人喜欢)
- 我哪敢跟领导讨价还价 (9人喜欢)
- 半夜摸鱼的队长和会计 (1人喜欢)
- 林姐的钥匙:一段无法启程的旅途 (2人喜欢)
- 高档会所的合影和离岸公司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