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噶尔的小孩
傍晚还了车,我们带着帕米尔高原残存的风和一点点高反的头重脚轻,绕过酒吧街,慢悠悠地走进了喀什噶尔古城某个入口的小巷子里。
因为不是主入口,也不在商业的主干道上,这条巷子里几乎没什么游客。取而代之的,是骑着自行车刚下班的男人,妆容完整、身着职业装的年轻女孩,和叉着腰、在门口站着发呆的妈妈……夜色像蓝丝绒的做成幕布,挂在古城上空,摸上去手感一定很好,暖黄色的路灯衬着性格各异的各色门扉,喀什噶尔此刻的温柔让我们觉得挺舒服。

“都说新疆的小孩喜欢踢足球,我们怎么没看到?”家属刚刚说完这句话,一个身穿印有“新疆足球青训中心”字样T恤的男人就飞快从我们面前路过,我们对视噗嗤一笑,这个人就走得没影儿了。

没一会儿,我们就见到了一个在巷子里踢球的孩子。他正在铲球,妈妈在对面充当尽职的守门员。孩子行动起来,“嘿!有点意思!”家属评价时,我小心翼翼地照了一张。

为什么小心翼翼呢?因为在新疆旅行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所谓的社牛属性在种族天赋拉满的新疆少数民族朋友面前有多么不堪一击。再加上之前看各类新疆旅行博主的视频们,也提前预习了喀什噶尔小孩子们的热情与直接。即便是E人(外向的人),我也缺乏和小孩子打交道的技巧,为了避免出现脚趾抠地、无法应对的尴尬局面,我决定保持一点对彼此,特别是对我来说,友好的社交距离。
尽管我非常谨慎,却仍然没有逃开喀什噶尔的小朋友。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热闹的主街,瞬间让人倍感亲切。因为这儿和我们在国内去过的任何一条能想象到的古镇、古城都相差无几,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的,或许就是格瓦斯、新疆的水果、民族表演和当地的小吃。途中,我们遇到了四五个一起踢球的小孩。我掏出手机准备记录一下他们的快乐,却被其中一个发现了。于是,这几个小朋友迅速向我们靠近,其中抱着球的“首领”,对我说出了一句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我们可以认识一下吗?”

纵然他看起来是个不大的孩子,可言语中的大人口气还是把我惊了一下,以至于我的大脑和嘴都没跟得上。这位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紧跟着我们,熟稔地问我,“我们可以认识一下吗?”
家属解决了我的尴尬,他找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话题,“你们在踢球吗?”这个话题立刻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提出一个新的提议,“我们来比赛颠球好吗?就是比谁踢得多!”
非常直接,但显然我们并不是热衷比赛的人,也不想和小朋友们继续在这个话题纠缠下去,因为总感觉如果答应了,就会有输赢,有了输赢就会被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给他们买饮料。于是家属说,“我不会。”
没想到这位小朋友立刻摆出一副讲大道理的派头,“男人不可以说不会,不可以说不行!”
啊,在电子产品和各类短视频大行其道的日子里,看来不管是身在北上广大都市,还是新疆古城里的小孩子,都毫无差别地被影响了。只是,比起善于在大人面前隐藏的孩子来说,这里的小朋友完全不加掩饰。这也让刚才被“认识一下”噎住的我觉得,嗯,看来不是我小题大做了。这位小朋友,你的汉语说得不错,下次别说了。
我们的不接话,让孩子们兴致缺缺,他们像小兽一样呼啦散去,去找寻下一个可以认识一下的朋友。
第二天醒来,我们又去了喀什噶尔古城。有了昨晚的经历,今天的我对小朋友们更谨慎。尽管各类社交APP上,都在夸赞新疆小孩的美好淳朴与天真,甚至在古城内的一条巷子上,都打出“这里的小孩最多”的标语,我也准备继续保持沉默。


喀什噶尔的古城里确实有很多小孩,有意思的是,女孩子们大部分都留着短发,有时候粗看过去分不出性别。这里的小朋友们也并不羞涩,眼神对上时,都是直勾勾地看人,像是野生的小动物,带着一股谁都不在乎的劲儿。也没看到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包围的小公主小王子,大多数都是和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精力旺盛地跑来跑去。或者是自顾自地坐在歇凉的地方摆出姿态各异的造型,独享着自己的世界。


沉默的观察很快被打破,我们经过一个写作业的小朋友时,他用标准好听的汉语发问,“你们要吃饭吗?”“啊,不吃,谢谢。”我说。小朋友捏着笔直直地看着我,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你在写语文作业啊。”“对!要把这个字,写十遍!”小朋友的本子上,正在写“假”,一笔一划,很是认真。
“那你们要吃饭吗?”咦,怎么又是这个问题。“不吃,谢谢。”我们俩说道,走进巷子逛了逛,然后返回。

“那你们要吃饭吗?”最后一次经过小朋友的时候,他又问了一遍。
“真的不吃,再见!”我们走出了那条街,感叹小朋友可真执着,或许家里就是在古城做餐馆生意的,习惯成自然。
然后,我突然想起在慕士塔格峰看到的一幕。慕士塔格峰的观景台和穿梭巴士的车站间大概有2公里的距离,游客可以选择骑马或徒步。去景点之前,我看到在一群牵马人中,有一个塔吉克族男孩儿,大概十来岁,挤在一群大人中大声地招揽游客。最终,一个年轻人选择了他的马。男孩牵着马,文艺青年打扮的年轻人骑在马上,两人向吹着冷风,下着雪,海拔4688米的慕士塔格峰进发。年轻人一直试图想和男孩交流,不停低头去询问,可是男孩已不见刚才招揽游客时的热情,只是沉默地牵着马向前走。看起来除了往返的价格数字,他并不想做任何的交流。而我也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想说话,还是不会更多的汉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