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热点备忘录丨七夕档不温不火,八月还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

随着各大高校逐渐开学,暑期也正式步入尾声。这个八月,最为瞩目的焦点依旧是院线电影,暑期档与七夕档争议与热度并存;此外,一些重要节展及影人影事依然值得大家关注。我们的八月热点备忘录准时更新,助大家手握行业走向,将热点揉进备考进程中!
此外,「后期实务班」早鸟价仅剩最后48小时!!!⏰今晚(9月1日)19:00,阁楼教务主管—麦麦学姐将为大家带来「后期备考答疑」公开课,课程将会对后期备考中的时间规划、公共课&专业课学习安排、实务班课程作出详细讲解。
往期「热点备忘录」请戳:
1月热点备忘录丨导演何平逝世;春节档火爆;“想象力消费”时代来临……
7月热点备忘录丨除了FIRST,还有这些影人、事件值得关注!
目录
- 影人影事:娄烨:《梦的背后》上线日本流媒体
- 影人影事:蔡明亮获洛迦诺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 院线电影:悄无声息的七夕档,爱情片何去何从?
- 院线电影:国产艺术影片的放映市场
- 电影节展:再续时光-经典香港电影修复发布会
- 电影节展: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
Part.1影人影事:娄烨:《梦的背后》上线日本流媒体
热点概览:娄烨导演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8)129分钟完整版及马英力执导纪录片《梦的背后》上线日本流媒体。在这一版《梦的背后》中,额外多出了4分钟当时在北京电影资料馆首映以及之后新闻发布会的内容。
考点关键词:娄烨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独立电影
娄烨,1965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00年以《苏州河》获鹿特丹影展金虎奖、威尼斯影展国际影评人奖。其后《紫蝴蝶》(2003)、《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及《浮城谜事》(2012)等皆入选戛纳影展。2014年以《推拿》入选柏林影展,并获金马奖包括最佳剧情片等六项大奖。
以《推拿》(2014)获得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编剧马英力,在纪录片《梦的背后》中执起导演筒,近身跟拍导演丈夫娄烨入围本届金马奖最佳导演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制作过程,从前期筹备、拍摄现场、后期制作。知名编剧张家鲁、摄影包轩鸣、演员秦昊、 井柏然、宋佳等主创人员也现身说法。除了见证一部电影的诞生,更侧面察看中国电影制作的现状,真实呈现摄影机外的疯狂世界。
《梦的背后》(2023)拍摄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8)制作的整个过程,从前期创意开始的地方,到后期制作和点映。这个过程的记录透露了娄烨导演的工作方法,他如何和创作人员沟通,和管理者沟通。当然也包括他和各个创作部门——包括摄录美服化道等部门的合作。这些合作决定了他这部电影的美学形成。

(一)“美术是发动机”
影片中有一段,娄烨和美术的沟通。美术觉得娄烨要的风格太难了,美术师说——“对于我来说比较难的是,导演要的美术是看不出来的美术。”导演要求某处角色住的房子的墙壁加进去灰色的成分,但仍然让观众感觉这是一面白色的墙壁。虽然创作者自己进去,会感觉到这个墙壁已经被加入了灰色。同样,导演对于化妆的要求也很具体,要让情绪不仅仅在演员的表演中发挥出来,还要让这一切在妆容上体现出来。比如肤色和眼睛下面的处理。
(二)纪录片与纪录片质感
娄导的作品看起来都是以文戏为主,但他的影片中动作导演的工作应该都很重要,既然他的作品中的人物情感都十分浓烈,自然会做出一些令人意外的甚至过激的身体动作,跳楼,跳桥,或狂奔……在《风雨云》中,人物的情感受到刺激,甚至被送入精神病院。这种强烈的情绪都需要演员身心的全方位参与。
宋佳说,导演要的就是一种真实感。一种纪录片样式的真实感。纪录片质感和纪录片的区别,就好比自然光和固有光的区别。我们要求自然光,其实不是真正的自然光,就是要求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我们有时候所以为的自然光,其实是固有光。固有光有时候很硬,看起来会有生理器官的不适感,也缺乏艺术性。但自然光不一样。
所以在这部纪录片中,灯光师在某场戏里笑着说,打了光比不打光还暗。记得在娄烨的另外一部影片中,暗处是看不见的,光线不透。但是娄烨就要这种感觉。因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黑暗,但并不缺乏艺术感。

这部纪录片也记录了娄烨导演和《风雨云》创作的其他过程,他的现实感觉,他为影片上映做的努力,这一切都呈现出一个电影艺术家与时代互动的鲜活感。(本文大部分观点摘自王小鲁老师的文章——《梦的背后》:无痕迹的戏剧性)
Part.2影人影事:蔡明亮获洛迦诺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热点概览:蔡明亮出席第76届洛迦诺电影节并获颁终身成就奖——荣誉金豹奖。洛迦诺电影节艺术总监Giona在大广场的露天剧院为蔡明亮颁奖,并问道:“从《青少年哪吒》(1992)走到现在的跨艺术领域,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蔡明亮表示:“一开始我就领悟到拍电影的困难,所以决心这辈子只拍十部电影,但上天眷顾我,让我完成愿望,甚至还多出一部,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
考点关键词:蔡明亮 美术馆电影
对于获奖蔡明亮表示,“这对我来说很特别,我很高兴,特别是我的电影不容易看到。来到这里接受颁奖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尤其是这些电影节。他们看到我走上了一条不同的创作之路。所以他们给了我一个展示我的短片的空间。”
“我觉得从开始拍片到现在,我有点像是一个研究员。我尝试着在社会里找寻有趣的人,或者更接近于去呈现这个社会的集体思维,今日社会的真实面。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三个阶段去看待我从一开始到现在的影片。
一开始,我试着去观察可以让我呈现于影片里的人物,但我很快地就了解到,我永远不可能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因为我永远只能停留在表层(从人与环境的关系,看时代问题:《青少年哪吒》)。
这就是为什么我进入到第二个阶段,那比较是呈现城巿居民的集体行为(从人的工作、交往、独处行为,看其内心缺失:《爱情万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会说,我比较像是一个研究员,我试着去找寻有趣的特征,这样我才能去呈现集体的行为。
在这么做的时候,我还是继续感觉到一种失落感,因此我迈向了第三个阶段。我现在开始观察我的演员,因为他们都是我所熟识的人,而且我认识他们很久了。现在,我已经可以进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我想看人内心黑暗、恐惧的那一部分:《河流》、《你那边几点》)。
直到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了有第四个阶段──我开始观察我自己(《脸》)。”

“我作品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同样的细节、元素,比如下雨、漏水等等,我对生活的体验也不过就是吃、喝、拉、撒这些琐碎的东西。我从不担心这种手法上的重复,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不断的重复。同一件东西在不同时间看,意思都会不一样。毕竟没有一个人知道生命明天是什么,永远不知道。”
自 2010 年代以来,这种“不同的创作方式”使蔡明亮越来越关注电影,比如在艺术空间和展览中放映的“行者”系列。“我一直喜欢自由,但当我拍电影时,我不指望能享受完全的自由,是因为市场。一直以来,我都想拥有并享受自由,这就是为什么我有更多与博物馆合作的项目,因为我对如何创作的概念正在改变。目前电影院不能容纳我的电影;至少是我最近的电影。
Part. 3院线电影:悄无声息的七夕档,爱情片何去何从?
热点概览:七夕档在一个周二的工作日,最终以3.6亿的票房成绩收官。这次的票房成绩甚至不如一个普通周末的票房成绩高,不仅仅是档期的问题,今年所有的爱情片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
考点关键词:爱情片 七夕档 电影宣发
像情人节档、520档,以及七夕档这样主打爱情片属性的档期,由于没有节假日的加成,且时间非常不固定,因此整体发挥也非常不稳定。“七夕档”的说法究竟是从哪一年开始真正被大众所熟悉的,这一点恐怕很难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内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档期规模的逐渐完善,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下,伴随着“七夕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七夕档”自然也应运而生。
2010年左右,“七夕档”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个概念。但是已经有影片利用自身的类型优势,在这个档期取得成功。比如2010年的七夕,8月16日是个周一,前一周8月12日,王力宏的导演首作《恋爱通告》上映,就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2013年,越来越多的爱情片开始有针对性的指向七夕档。当年的七夕是8月13日,电影《宫锁沉香》就在这一天上映,甚至连影片海报上都直接标上了“宫锁七夕,爱给你看”这样的宣传语。再加上前一周上映的《小时代2:青木时代》《一夜惊喜》等爱情片,以及好莱坞大片《环太平洋》的带动,当年七夕档票房首次突破了一亿元,来到了1.42亿。
2014年8月2日,《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闺蜜》等爱情片纷纷上映。其中,前者《白发魔女传》在七夕当天就取得了一亿元以上的票房。2015年,三部爱情片分别位居七夕当日票房的前三名。第一名是首日上映的《新娘大作战》,单日票房9000多万;第二名是上映一周额《滚蛋吧!肿瘤君》;第三名依然是首日上映的《恋爱中的城市》。那年的七夕票房也维持了前一年的体量。

2016年七夕,刚上映的《盗墓笔记》取得了1.39亿的票房。其他爱情片《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谎言西西里》《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等爱情片也都各有发挥。那时候的电影市场还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虽然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但是考虑到观众的较高观影需求,大多数依然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2017年的七夕票房相比前几年略有滑落,或许是因为临近暑期档尾声,且缺乏爱情片的进驻。整体而言,2014-2017年这几年,七夕档的票房表现都比较稳定,集中在2.4亿左右。
2018年,全年大盘进一步上涨,达到了600亿水平。暑期档也突破了170亿大关。2019年七夕档更夸张,单日票房5.69亿是历年以来七夕档单日票房成绩最高的。2020年,疫情突至。虽然电影行业整体停摆了半年,但是随着暑期档市场的重启,观众的“报复性”观影需求得到刺激。所以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七夕档档期大盘依旧保持在了5亿+的水平。其中,首日上映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以单日2.78亿的票房成绩,荣登内地影史的七夕档冠军。

但在今年,《念念相忘》《燃冬》《最遗憾是错过你》《爱犬奇缘》这几部影片,其实都是主打爱情类型的作品。虽然体量都不算特别高,但是撑起一个爱情片档期,理论上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事实上,四部新片基本上都没有特别好的首日反馈,排片倒挂现象严重。

观众们不爱看爱情片的深层原因,或者说爱情片不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本质上还是在于国内爱情片同质化现象严重。从早些年青春片的“出轨、堕胎、车祸”三板斧,再到如今的爱情片里对于现实的贫瘠展现,比如“青春片早恋不能成功,但是高中一毕业恨不得立马就进民政局”;而成年人的爱情片则无外乎异地恋、现实因素导致分手等等。这些套路化甚至悬浮的情节堆砌也导致了观众们对于国产爱情片的期待值也一再降低。
Part.4 院线电影:国产艺术影片的放映市场
热点概览:8月10由陈翠梅导演的《野蛮人入侵》的全国公映;8月18日大热纪录片《火山挚恋》8.18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越来越多的艺术电影在大银幕上呈现,我国的艺术电影放映模式多元,这个月一些电影的上映为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分析案例。
考点关键词:艺术电影放映 专线放映 院线上映
2015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中,明确将艺术电影放映纳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范围。尽管如此,绝大数观众及影院经营者,将电影看作为享乐消费,将观影目的停留在娱乐层面,忽视了艺术电影放映不仅可以提高观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趣味,更能促进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影观众的规模和观影习惯也产生了的改变,出现了一些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艺术电影放映模式。
(一)商业性艺术影院模式
中国大陆的第一家艺术影院在2009年在北京正式开业,即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其主理人是香港安乐电影公司的江志强先生。江先生将影院的使命归纳为推动电影文化,培养观众观看艺术片的观影习惯。其中拥有3个放映厅,共400个座位,和一个库布里克书店。与此同时,影院常常策划各种主题、不同国家的电影展映,组织讲座、讨论等活动。
百老汇电影中心放映的电影大多是有版权、有放映资质的艺术片和一些国际电影展的电影。运营团队擅长寻找各地区的高素质电影,为观众带来多样的电影内容。此外,也为许多的年轻导演拍摄的影片提供机会放映,让片子拿出来展示。在导演和观众交流的过程中,影院成了 “观看—放映”完成理解与升华的管道。

(二)电影节展放映模式
FIRST电影节,是国内一个专注发掘、推广青年电影人及其作品的电影节形态服务平台,举办城市在青海省西宁市。自2006年创办伊始,经过十一年的耐心探索与积极尝试,FIRST以电影节形态介入当下中国青年电影事业,确定其重点发掘电影人处女作及早期作品的发展方向。同时作为电影文化的交流平台,倡导青年电影文化介入当代生活。FIRST以其电影产业使命及公共文化事业责任,推动电影产业融汇电影艺术,为产业储备具成长空间的人才及电影项目,促成电影生态环境循环,既为业界提供电影创作的年度发展趋势,也为电影产业新陈代谢提供关键能量。

(三)公益性艺术影院模式
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影厅于1955年建成,早先进行的内部学术研究放映,后来用到了影视教育事业。现在的影厅已经全面对外开放,拥有了常规性的排片计划,亦是北影节的官方展映平台。中国电影资料馆是拥有极其丰富的电影资源,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交流甚多的合作使馆内现存有两万多部完好华语电影,每年还有六七百部的增量,这里的艺术电影放映从来不需要担心片源问题。

(四)艺术院线模式
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是在电影局支持下,由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多家电影及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发起的长期放映艺术电影的社团组织,是最具规模与实力的虚拟艺术院线。
“艺联”下属一个由电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选片会,每个片子都会用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放映。打分表里包括政治倾向、内容健康与否、艺术质量以及创新性等等,选片人观赏完影片后打出分数,并附上评语。“艺联”放映的所有国产片都要求拥有放映许可;而国外影片也都是经过电影局批复的影片和以电影节展形式来放映的影片。
“艺联”目前已经形成自己的针对放映模式,影片只在其下属的影院和银幕独家放映,以形成竞争优势。并且负责团队常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展览,每次的展览会选择一些城市的电影院进行开展,而且会根据每个城市的不同文化偏好与观影习惯,来进行相应的排片管理。
(五)点映放映模式
大象点映首创明确“点映”的观影模式,通过将电影领域的KOL组织起来,并让兴趣相投的人根据自己的位置和可安排的世界,主动地发起一场观影活动。
大象点映实则是一条虚拟的艺术院线,同时是一个基于电影爱好的观影社交平台,通过点映模式,帮助更多优质电影在影院获得排片,具体涉及影院合作、影评人合作、片源合作与常规点映。其始终在做的,就是为用户持续提供一种可依赖的确定性,从而帮助用户选对好电影、看懂好电影,并获得极致的观影体验。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让好电影遇见对的观众。”点映放映模式已经帮助了许多艺术电影完成了通过超前点映完成口碑发酵,通过长线放映机制延长了艺术电影放映的时长。
Part.5 电影节展:再续时光-经典香港电影修复发布会
热点概览:8月16日,中国电影资料馆、抖音、火山引擎在京举办“再续时光-经典香港电影修复发布会”。会上,三方正式启动“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一年内将100部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至4K版本。
考点关键词:香港电影 电影修复 流媒体上线
8月16日,中国电影资料馆、抖音、火山引擎在京举办“再续时光-经典香港电影修复发布会”。当日,4K修复版的《武状元苏乞儿》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进行了首场放映,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策展人沙丹和该片导演陈嘉上进行了映后对谈。据悉,《武状元苏乞儿》《A计划》《蜀山:新蜀山剑侠》等首批修复的22部电影已上线抖音和西瓜视频。未来一年,其余电影的4K修复版也将陆续在抖音、西瓜视频播映。
(一)视觉大模型引入老片修复
4k修复版《武状元苏乞儿》是本次“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的首部作品,该片的修复也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与抖音及火山引擎首次合作。
据中国电影资料馆制作部主任黎涛介绍,影片修复主要分为物理修复,数字修复,艺术修复三个阶段。近些年,AI技术使大幅提升老片修复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可能。

本次修复工作由火山引擎提供技术支持,与中国电影资料馆一起对电影进行“AI+人工”修复。火山引擎视频云技术架构总监王悦表示,火山引擎首次将视觉大模型应用于老片修复场景,实现了修复效果的全方位提升。王悦举例,限于拍摄时期的设备和技术,早期香港电影会有不少穿帮镜头,如画面出现威亚线。以往这种情况,只能依赖手工逐帧消除。而AI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到威亚的位置并进行擦除。
(二)赋予经典电影全新的生命和意义
焦雄屏表示,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展现着当时新的概念、新的叙事、新的节奏,对那一代年轻人影响很大,培养出了李小龙、成龙、吴宇森、王家卫等一批优秀电影创作者,也影响了全世界动作电影的创作理念。“我很感谢有这样的修复活动,可以把这些影像保留下来,我觉得这是文化传承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胶片拷贝修复能够让电影变成一种可以触及的记忆,这非常重要。”张小北认为,老电影修复能够赋予经典电影全新的生命和意义,也能够把光影感觉进行传承,“现在电影一块硬盘和另外一块硬盘之间没有差别,但是拷贝不一样,拷贝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当透光看的时候你能够看到很多人的心血、情感、记忆,我觉得这就是胶片修复的意义所在。”
“修旧如旧”在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如果我们去掉胶片的颗粒,电影就不太像是上世纪的东西,但要保留颗粒的同时去修复画面,在算法上就有非常多的难点。”赵世杰和他的团队摸索出了两种办法,“一是可以通过算法去别出胶片上想保留的东西和背景上的噪声或瑕疵。另一种是我们尝试先把它去掉,最后再把它还回去。”
Part.6 电影节展: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
热点概览:8月28日,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考点关键词:电影节 专业与群众
本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以“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新突破”为主题,举办时间为8月28日至9月2日。电影节期间,将举办开闭幕式、电影评奖、电影展映、电影论坛、致敬“摇篮”、市场融合6个单元主体活动。最佳影片奖、评委会大奖等十大奖项将在9月2日的闭幕式上揭晓。
本届长春电影节坚持专业鉴赏与群众喜爱并重并进,作品创作与产业发展互通互促。电影节期间将开展“学思想 建新功”电影公益放映,举办长春市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并持续开展“2023长影之夜”“光明影院”等活动,创新形式吸引业界内外广泛参与。
八月热点已完结,希望大家能好好消化,适时延展,我们下月再见~
更多电影学考研信息,可私信我或关注公众号【电影学考研阁楼】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