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 不想加话题之十
“就向流星许个心愿” --《星语心愿》
连续的加班让我一坐到工位上就开始头疼,前段时间本来好像还想过后来头疼的问题好像有所缓解了。
周五打定主意要准时下班,倒数几分钟的时候到茶水间洗杯子,遇到了同组的一位姐在打水(很明显合不来;我的头疼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她在我背后尖锐的、喋喋不休的、莫名娇嗔的语气又咄咄逼人的输出)。她突然问了一句,诶你还不准备下班啊,我一时愣住,然后回了她说准备啦哈哈哈。洗完杯子回头她已经去加她的春秋大班了。有的人,真是能在瞬间让人徒生一股不满。
我就是很喜欢下班,就是喜欢准时弹射下班,就是喜欢电脑一合十秒钟内离开办公室。我就是很不理解,加班,带头加班,互相看眼色加班,到底是从什么角度什么意义,体现了这个人的价值,这个团队的价值,这个公司的价值?不要再教年轻人这些了。
今天也是打定主意准时下班,时间一到我又开始看眼色。老天爷,我每天最讨厌的应该就是这个瞬间的自己吧。居然还想过要不要背上电脑假装回家加班,让我好像显得合群一点,还是说谦逊一点,或者刻苦一点?深恶痛绝,又深受其害了。
“下班之后 总是错过日落 还好没有错过末班车”
今天在班车上想通了的一个点是,虽然话很烂,但就是说,如果你连自己都拥有不了,实在没权利拥有其他人事物,得来也复失。渐渐会意识到无力可能是我们的常态,或者是说接受有所不能为也是成长的一步。有序到乱序又再建序(熵增了是吧),而在这瞬息万变之中我常常好奇我们还能以什么为支点自居,应总是有个办法让我能伫立时间长河里的吧。今天想来答案或许就只有一个我自己。
不知道每个人如何定义,或许我无法如其他人伟大,但至少也要有本事对自己伟大。如果我已经伟大得可以守卫自己,也许就可以再伟大得足够邀请你一起共享我们的繁华吧。
前段时间陷入了一些混沌之中,今晚一回想发现我好像愈合的速度也变得更快一些了;以及无意之中我好像又完成一次断舍离。其实这次本来是面对着一个很庞大的话题,可能我也只解决了一部分;又或者这次就是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弦崩便也是一瞬间的事情。我至今不确定断舍离这件事情是否真的百分之百的有益(或许它的别名叫放弃?),但如果已经持续感到疲惫或者迷茫的话,以任何一种能自洽自愈的方式卸负应该是对的吧,即便只是短时间内也无妨,未来不得不重拾也无妨。
我最近没有一本书可以好好读完,实在看不进眼里,今晚好歹换了一本新书,类似随笔类,叫《躺着读书》,走马观花地看了半本。我买书不爱买大家都谈论的书,越说是必读的书,就越不喜欢看,常常就是到书店里随便翻,看看名字,看看简介,就觉得要买下来(主打一个眼缘了)。所以有时候会遇上很喜欢的书,有时候会遇上原来与想象大相径庭的书。但我以前执拗到什么程度呢,一是爱看非常艰涩难懂的,有时是专业性或者理论性比较强的书(可能觉得读完会加速长脑子……);二是这本书只要拆开,不管好不好看,想不想看,必须读完才看下一本(所以不适应心情的书真的会读得很辛苦)。现在就试着也改一改了,也许真的书就该躺着读呢。
我还有第三个执拗的点,我只能看得下全新的纸质书;所以在买书上真的花费颇高……我很心痛纸质书和出版社如今发展的困境,但另一边真的很想大喊,买书好贵啊!救救无知也贫穷的工薪阶层(仅指我本人)……
“人总是欲望着他人的欲望”
其中一本没读完的书是《消费社会》,是一本很好的书,推荐给大家。我没打算尘封,应该心情好一些的时候就会把剩下的内容都读完。
“—现代文学有什么作品,哪里值得研究?
—有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我不相信他们的文字会老。”
这个是今晚看书获得的点,这是一本谈论书和作者的随笔;话是这么一句话,但我不知道怎么感觉到一种现在少见的直接和坚决(看了书就会知道这个是老师从很朴实的作者生活里出发而说出的话,不容易)。然后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其实也想把它作为我对音乐的评价,我不相信音乐会老(应该说我相信所有真心实意的创作都不会老,而我尤其爱音乐这种载体)。真心会借创作载体永远直击观者的真心,所以我会重复重复再重复地被感动,然后也借机鲜活多几次,我也纷纷扬扬,我也喧哗嬉闹。
“这个世界,山可移。海可填,年轻人的任性却不可改变。”
别再下雨了拜托。
虽然分不清何处是归期,抱着期待。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