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雅小课堂 白兰地与名人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男孩喝红酒,男人喝波特,要想当英雄,就喝白兰地!”作为世界八大烈酒之一,白兰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历史上更是有不少名人义士都为之倾倒。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前首相,二十世纪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史上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他曾带领着英国走出了阴霾,并最终获得了二战胜利。

传闻中,丘吉尔极其爱喝酒,尤其是白兰地。曾有过报道,他说生活四样必不可少——热盆浴,冷香槟,新豌豆和陈年白兰地。
丘吉尔曾公开表示自己“海量”。1941年圣诞节,丘吉尔访问白宫前,罗斯福总统特地嘱咐要备足白兰地,访问期间欣然陪饮。据说访问过后,罗斯福总统连续三晚睡足十个小时才缓过酒劲来。工作人员戏称“丘吉尔时光”。
丘吉尔享年91岁,是政治界少有的长寿之人,而对于他长寿的秘密,丘吉尔是这样回答的:“我从白兰地中收获的,远比它从我身上掏出的要多得多”。
白兰地是一种需要反复观察、品味和分析的烈酒,正如作家需要反复斟酌笔下的每一个遣词造句。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就曾专门为白兰地写过文章,甚至还称赞白兰地“是一味众神的灵药,一滴生命之水。若你禁不住诱惑沾惹了一滴,就会一世成瘾。”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也嗜酒如命,对白兰地尤为迷恋。白兰地时不时出现在他小说的情节里,在《太阳照常升起》里,他留下了白兰地加苏打水的配方。

而对于白兰地的起源,大众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在公元12世纪,外国商船常来夏朗德省附近的口岸购买葡萄酒然后贩卖到其他地方。约在16世纪中叶,为便于葡萄酒的出口,减少海运的船舱占用空间及大批出口所需缴纳的税金,同时也为避免因长途运输发生的葡萄酒变质现象,酒商们把葡萄酒加以蒸馏浓缩后出口,然后输入国的厂家再按比例兑水稀释出售。这种把葡萄酒加以蒸馏后制成的酒即为早期的白兰地。当时,荷兰人称这种酒为“Brandewijn”,意思是“燃烧的葡萄酒”(Burnt Wine),它就是现代白兰地的原型。
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客家人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1896年,张裕公司开始酿造白兰地,1914年正式上市发售,命名为可雅白兰地。1915年,可雅白兰地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2019年3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Prowein酒展期间,可雅获得全球白兰地盲品赛冠军。

如今,可雅白兰地作为中国高端白兰地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正带领着中国白兰地创建让西方惊艳的“白兰地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