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书五经
这个周六二刷杭州国家版本馆,看到第一次去没看到的细节和展览。
盼问起:五经中的书是指什么书?
查了下,原来是指”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四书的学习顺序,先《大学》,次《论语》,再《孟子》,最后是《中庸》。《中庸》是总结性的。有一定的积累才吃得透。 《中庸》一开始,就提到了“慎独”。因为“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你独自一人时,就离道,那可以证明你还没有得道,学习并不成功。 《大学》是立志于学的人要读的第一本书,是启蒙之书。当然,这不意味其幼稚,相反,它气势恢宏,结构精密,诵读一遍,酣畅淋漓,身心愉悦。朱熹非常喜欢它,研读数十年,将其地位升格。 有意思的是,《大学》也用了大段文字论述“慎独”的重要性,指出在无人监督时的个人,其真实状态,决定了一个人是小人还是君子。在中华文明里,君子不单纯指地位高的人,更多指向负责任的、有学问的、有成就的、受人尊重的人。 四书,以“慎独”始,以“慎独”终。“慎独”是我们一生修炼的最基础功夫。慎独即意诚。不诚实的人,有人在身边的时候就伪装,监督一失去,自然原形毕露。这样虚情假意,一时可以占便宜,时间一久,必然无人尊重,必然一事无成。诚实的人,才能直面自己的无知、缺陷、错误,一直用功,真到豁然贯通,通体透明。诚于中,形于外。你没有的东西,你是装不出来的。正如没有钱,装不了有钱,装几几天就破产。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没有爱,也是装不出来的。想骗别人,一定先骗自己。不慎独,则先失去自己,后失去一切。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