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onality
P46
目标之间的矛盾
人们有近期和最终目标。近期目标是意识经验,例如饥饿,权力,爱,恐惧,这些都是基因优胜劣汰,从而产生这些感情。我们有意地去实现这些目标。近期目标之间有矛盾,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我们列出这些目标的重要程度list, 有时需要牺牲别人,来成全自己。最终目标是要优胜劣汰,繁衍后代。最终目标和近期目标直接也有矛盾,比如我们找伴侣最终是要生孩子,但是现在是先想保持浪漫和尊重,因此理性告诉非理性部分:吃避孕药,来抹杀这个最终目标。同理,减肥不吃糖,当时发火,过后冷静下来,还是觉得为了长久关系和名声,应该忍忍。
P47-48 时间线之间的矛盾
不可能立刻完成所有目标,目标都是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完成的结果反过来让我们有错觉,仿佛我们同时有两个不同的自我:当下的自我和未来的自我。
1972年Walter Mischel作了著名的棉花糖试验问4岁孩子是现在要一个棉花糖还是等15分钟给两个棉花糖。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这种进退两难:现在看电影把温书时间推后,现在先花钱买喜欢的东西,推迟付租金。
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描述这种进退两难:例如自我控制,延迟满足感,时间喜好,不考虑未来。经济学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自我控制,是现在花钱还是先等等,这就是利息产生的根源。用利息来弥补人们现在先花钱,为了以后赚更多的钱。他们提醒: 理智的选择是现在放纵,人们只需要决定什么时候花钱和花多少钱。这个理念已经成为民间智慧的一部分,我们经常在格言和笑话中听到。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